APP下载

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2014-09-11于博邢月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

于博++邢月

摘要:本文主要从就餐座次、上菜顺序、饮食观念、餐具的使用、就餐氛围和礼仪与禁忌等方面分析中德餐桌礼仪文化的异同,并对此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

一.共同点:中德两国人文地理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两国的礼仪区别交大,但在餐桌礼仪方面,优雅得体却是共同的礼节习惯。无论是在中国餐桌还是在德国餐桌,宾客们用餐时都应坐姿端正,上身正直,昂首挺胸,切勿低头凑食,或者在够不到食物时起身取食。双腿不要交叉或翘腿,餐巾布应对折放于膝上。身体应与餐桌约一拳距离,两臂向内收且不要置于桌上,以免影响他人用餐。女士们出席宴会,常把自己打扮得亮丽动人,但也应该注意过浓的化妆品和过浓的香水味道会影响菜肴的香味。在喝东西之前,女士应用餐巾纸擦去口红,以免在杯子上留下痕迹,给人以不洁之感。当主人或宾客敬酒时,应遵循先长后幼,先宾后主的原则。敬酒词后,与其他宾客轻轻碰杯,辈分低者或地位较低者碰杯时杯子要低于年长者和地位较高者。出于礼貌,至少要喝一口不可直接放下酒杯。

二.不同点:1.就餐座次。在比较正式的宴请活动中,中德都非常重视座次的安排。中国人自古讲究等级制度、英雄排位,所以宴请的时候也是请年长者、主宾和地位高的人坐正对门的上座。其他宾客依次坐偏座。男女主人因为要接待客人和提供餐品,所以常坐靠近上菜位置的下座。德国是一个典型的西方绅士国家,谦恭礼让,女士优先。德国人宴请时使用长桌,女主人坐主位,男主人则坐餐桌另一端下位。主人为了方便大家相互了解,常把宾客们男女穿插着安排入座。但如果有情侣如胶似漆不舍得分开的话,主人也是很乐意关照的。德国绅士们总是最后落座,他们在帮女士们挂好外套,推好椅子后,才走到女士左边坐下。同时,从左入座在西方是最得体的入座方式。这体现出了德国“女士优先”和“右为尊,左为次”的礼仪观念。当宾客们都落座完毕后,在中国通常是由男主人宣布宴席开始,在德国则是以女主人打开餐巾布为信号宣布宴席正式开始。2.上菜顺序。中餐菜式多样,种类齐全。宴席中一般先上凉菜,后上热菜、主食和汤品。这样先凉后热、先淡后咸地循序渐进,让宾客既不会在刚开始就吃饱,也不会因为上一道菜的味道而影响下一道菜的口味。最后主人会提供茶水和水果。西餐则先是上头盘,也称为开胃品。顾名思义,开胃品目的在于开胃,用咸酸唤醒食客们的味蕾,刺激他们的味觉。然后是汤品,西餐汤品营养价值高,很符合德国人对营养价值的追求。接下来的副菜一般选择鱼类菜肴,因为鱼肉肉质鲜嫩且易消化。肉、禽类菜肴作为主菜,是西餐的重头戏,热量高,能为人体提供所需能量。最后用沙拉和甜品来调节肉食给人带来的些许油腻感。至于餐后饮品,咖啡和茶是再好不过的了。当然根据客人意愿有时也可以是葡萄酒或白兰地。3.饮食观念。美味与营养,谁更重要?这是中国人与德国人在饮食观念上的一个重要差异。中国人注重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认为给人以味觉、视觉、嗅觉等全方位的感官享受的菜肴才是真正的美食。所以中国人在菜色和烹饪样式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追求舌尖上的美味。经过历史长期发展,中国就区域特色形成了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其独特的美味誉满全球。相对而言,德国人更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搭配,不像中国人这么讲究烹饪技艺,菜品也相对缺乏特色。为了保持食物的自然属性,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他们经常生吃各种新鲜蔬菜。德国人把精力更多地关注于科学营养的餐饮搭配,来为身体提供其所需的维生素。德国人的饮食观念属于比较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4.餐具的使用。中国人习惯用筷子,德国人习惯用刀叉,这是中德餐桌礼仪的最基本差异。这种差异与中德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刀叉和筷子表现出的不仅是中德进食工具的差异,还反映出了中德的生活观念。中国自古便是血缘社会,家庭观念根深蒂固。通常都是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用筷子合餐,一团和气。中国人也因此很注重人际关系与情感交流,是比较感性的民族。而刀叉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后,形成了复杂但分工细致的一套体系,各式刀叉各司其职,反映了分析哲学的思维。德国餐桌上,每个人都优雅地使用自己手中的餐具,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分食制。这也使德国人学会逻辑理性思维,讲究独立、强调自我,而且有探索新世界的勇气。5.就餐氛围。会餐时,中国餐桌好热闹,而德国餐桌喜静。6.礼仪习惯与禁忌。中国传统家庭认为饮食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犯了禁忌,就会带来厄运。德国人在用西餐时,当需要暂停用餐时,无论是要停下来短暂休息,还是聆听别人说话,抑或是离席去打电话,都应该把叉子和刀子稍向内,呈八字,一左一右的斜放在盘子上。如需离席,还应在起身时把餐巾布搭在椅背上,表示一会还会回来继续用餐。在西餐结束时,要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在盘子上,而且要把柄放在盘子内,以便于服务员收拾。用餐完毕后,应把餐巾布从中间拿起,随意放到盘子的左侧,不需要叠整齐,以免服务员误认为是未使用的。

三.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原因。中国古代长期保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血缘关系组合成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生产劳作,重视协作配合,深刻意识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中国人喜欢聚餐共食,也是为了加强群体联系、人情往来和感情沟通而德国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宣扬个人力量,看重个人价值,强调个人主义。中德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餐桌礼仪的差异。

结语:通过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对比以及原因分析,人们加深了对中德不同的文化传统的理解, 而且对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也有很大帮助。学习德国的餐桌礼仪文化能使中国在跨文化交流中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从容,更是多一份对彼此的尊重。这样才能继续传播“礼仪之邦”的美名,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蔡玳燕.餐桌上的德意志:饮食文化与德国人的民族性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张文娟.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差异的原因[J].现代商业,2009

[3] 刘芳本,叶本度.莱茵浪花:德国社会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于博(1988—),女,现供职于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教,研究方向:德国历史与文化;

作者简介:邢月(1995—),女,现就读于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本科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
美式幽默文化研究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跨文化交流中的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探析
《中国合伙人》跨文化交流中的民族寓言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浅析英语学习中的语用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