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
2014-09-11游咏,田英,桂庆军,沈元琼,李熠,尹凯,文格波
游咏,田英,桂庆军,沈元琼,李熠,尹凯,文格波
摘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是“5+3”培养模式的关键。本文基于医学人文教育在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性,拟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园氛围及拓展式教学四个方面探索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临床医学;卓越医生;医学人文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53-02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与医疗体制改革攻坚时期。为了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由教育部、卫生部共同实施、不同类型医学院校参与的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于2012年正式启动。
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和方向。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卓越医师的关键。如何加强五年制临床医学的人文教育是我国医院院校,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医学人文教育在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性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我国近几年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从面向基层、到医学教育标准、再到“5+3”培养模式的设计,不难发现“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不仅仅是拔尖计划,而是针对不同层面的医学教育提出的教学改革、提高质量的要求。根据区域教育、卫生规划,地方医学院校是开展五年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主体,其主要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强化培养医学生的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新型医患关系的形成,临床工作出现了新变化和新趋势。据调查,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占不到20%,其他80%均缘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忽略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有可能造成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不能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1]。而目前,医学教育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比较普遍。医学生往往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训练,而对人文知识的兴趣不足,其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相对薄弱[2],这些都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目标相悖。因此,在加强医学生自然学科和临床诊疗技能学习的同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将医学人文教育置于卓越医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要的地位。
“5+3”培养模式中,前5年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后3年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内容。其中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阶段的重点不仅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相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也应是学习的重点。作为开展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主体,必须立足本校办学定位,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扎实医学基础、深厚人文底蕴、高尚职业道德、全面医学理论和牢固临床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为进一步的临床培训打好基础。
二、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
医学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如何加强五年制临床本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卓越医学生的前提。
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理念引导,建立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五年制临床医学生的摇篮,首先应充分认识医学人文教育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性,在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南华大学将医学人文技能教学模块纳入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毕业实习之前的必学课程。构建出了以医学具体专业课程为主导,以医学伦理学为中心,以医学心理学、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哲学、医疗卫生法规等课程为辅助的贯穿于医学教育始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程体系。并且相继联合国内几所大学编写了一系列医学人文教育教材如:《医学人文素质导论》、《医学生临床沟通教程》和《应用卫生法》等,开设了相应的课程。通过课程教学、拓展式教育等方式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医患沟通技巧等医学人文技能。我校把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内容,形成医学与人文并重的办学氛围。制定出了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行动规划,不断完善、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2.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唯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医学不同于单纯的人文学科,临床医学教学不仅是课堂上的、理论的,而更应该是在病床边的、情景的,具有感性、形象等特征。因此,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以及临床工作经验的教师更适合临床医学人文的教学。医学专业教师通过对人文素质培训,参加各种人文学术活动等加强自身的人文知识学习。在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启发、引导和感染学生;将临床实践与人文素质进行结合,在传授自身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临床实践工作经验,将临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医学人文情景融汇、贯通于教学之中。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高尚的职业精神。
3.营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以独特的人文魅力浸润学子。医学院校以及临床见习、实习的环境和氛围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形的制约或激励作用,也是大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设置人文景观,在教学楼道和实验室悬挂众多医学大家的肖像或格言,营造精术济世、救死扶伤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将人文内涵融合于学校建设之中,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内化每一个学生。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讲座、辩论赛、演讲赛、临床技能竞赛等拓展医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塑造自我。通过校园的整体氛围与医学生的群体心理对于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4-5]。endprint
4.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拓展式教育模式。在国内我校率先建立了基于网络,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医学人文素质课外拓展式教学。“拓展式教学法”就是在素质教育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型“人文”教学方式,“拓”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展”就是展开、发展,拓展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发展新的自我。我校的医学人文教育是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拓展诸如现实问题、课外读物、网络资源等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我们通过应用拓展式教学,提高医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开拓医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医学生的思维领域,培养医学生的职业兴趣,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实践中,我们建立了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课外拓展式教学模式,在指定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按照“阅读文本教材→问题提出→情景模拟→拓展式阅读(自主探究)→互动拓展→讨论拓展→总结延伸”的方式开展教学。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兴趣、法律法规意识、人文素养。我们将“以人为本、德术并重”的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临床医学教学的整个过程。
通过建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建设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网站,开展多形式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为原则,实施医学人文教育全过程渗透、分块侧重、集中强化的教学举措,为卓越医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的培养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贾伟华,周立春.医学临床教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0,(3).
[2]吴朝明,钱掩映,金建,陈浩.强化临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现代医院,2010,(10).
[3]徐国斌.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6).
[4]陈英群,于德华,盛红华,蔡巧玲.发挥综合大学优势?摇发展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
[5]郭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析[J].法制与经济,2012,(7).
基金项目:1.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教高[2012]4号-112);2.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2]401号-228);3.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0]243号-197)。
作者简介:游咏(1978-),女,湖南岳阳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医学诊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