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资环专业“校企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4-09-11栾义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3期
关键词:校企结合毕业校企

栾义波,于 嘉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学校与社会】

新形势下高校资环专业“校企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栾义波,于 嘉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通过分析高校资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校企结合”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最有效方法,是解决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冲突最好的方法,可实现社会、高校、企业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

资环专业;校企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大学生在校人数的逐年增多,高校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滑,这一现象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据有关机构调研和统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实质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基于此,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须改革,逐渐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生中心的新模式。因此,必须探索出一条以“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根本、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有效与企业结合,加强实践环节,建立新的培养模式。

一、高校资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都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但多数高校仍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差甚远,特别是一些资环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特色。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实验教学经费不足。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这种倾向在近几年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长期以来由于办学资金相对匮乏,导致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相对不足,造成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更新缓慢,不能满足高校实践教学的需要,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毕业后无法适应实际工作要求的学生。

2.没有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很多高校的毕业实习和教学实习没有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走形式就近安排或临时找一些实习场所,并缩短实习时间。有的实习场所没有实习内容,没有指导师傅,组织和管理也跟不上,这种实习既不能保证实习质量,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实践教学环节与社会需求脱节。资环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明显的特色,实践教学技能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样的实践教学导致学生所学的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4.毕业实习与就业相冲突影响毕业实习质量。目前,由于学生自主择业,再加上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剧增,出现就业难的局面。而高校的毕业实习大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一学期正是学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大学生都利用毕业实习的时间找工作,因此学生的毕业实习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资环专业实施“校企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校企结合”是高等院校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最有效的途径,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最有效方法,是使日常教学更加贴近社会、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校企结合”是高校办学特色和提高质量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毕业生“零距离”上岗最有效的育人模式。把“校企结合”作为高校资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资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推动和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积极探索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校企结合”把学校、企业等市场主体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动态地加以组合,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学校教育模式,建立了开放的、有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校、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资环专业“校企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针对目前高校资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部分企业、学校进行调研分析发现,“校企结合”方式可以解决高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矛盾,“校企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将学校、学生、企业三者有机地结合,由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的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专业技能实训提供保障,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开放式合作,这为资环专业办出特色、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搭建了平台。

1.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使毕业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由于目前高校的毕业人数较多,学生大都在毕业实习期间找工作,使得毕业实习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可采用毕业生到“校企结合”的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加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了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2.多种途径开展毕业设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毕业设计是资环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很多院校的资环专业在“校企结合”思想的指导下,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模式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为拓展毕业设计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校企

结合”把毕业设计从校内延伸到了企业,使毕业设计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面向社会办学的教育理念。

3.利用寒暑假、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当前资环专业的很多学生的家庭生活相当困难,而且就业压力也比较大,他们可通过寒暑假进行顶岗实习获得企业提供的生活补助,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接受企业文化、培养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精神;有助于学生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校企结合,真正实现教师与岗位、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接近。推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中的指导作用,为课改教师在企业搭建了解、研究生产过程的平台。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从校外实训基地聘请技术人员和专家到校内讲授专业课、开办讲座,校内专业教师每年安排1个月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等等。

“校企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院校正在蓬勃发展所产生的一项新事物。通过校企结合,构建新的办学模式,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学改革,达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熟悉科研、生产过程,提高实践创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拓展了就业空间,缓解了就业压力,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1]叶之红,罗汉书.论三农问题与就业创业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4,(6):12-15.

[2]饶凌平,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4):17-22.

[3]孙群智,敬菊华.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企业创新与大学生创新教育[J].热点分析,2009,(4):30-33.

[4]高扬帆,孟景舟.新形势下高校农科专业“校企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广东农业科学,2011,(23):193-194.

G646

A

1674-9324(2014)13-0234-02

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12015)。

栾义波(1964-),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资环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校企结合毕业校企
我们今天毕业了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校企结合培养应用型服装设计人才
校企结合推动八公山豆腐品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