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模型建构案例中教师合作反思的实践探索
2014-09-11王梅丽
王梅丽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江苏 昆山 215300)
生物学模型建构案例中教师合作反思的实践探索
王梅丽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江苏 昆山 215300)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主成长的有效途径,它是一种社会性实践活动。我们尝试组建反思实践共同体,并以模型的建构为例,进行以案例为载体以及以同课异构课为载体的反思实践活动,探索一些可行的路径。
合作反思;实践;模型建构
我们从教师成长的规律中看到,教师的实践经历不会自动生成科学经验,只有反思性学习才会有效地促进自我更新取向的专业化发展。反思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意志,具有内隐性,又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合作有助于激发和强化教师发展意愿,提高教师个体反思能力。借助于群体进行的合作反思需要组织一个活动群体,我们称之为“反思实践共同体”。它以平等合作的对话关系为前提,从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实践、反思和对话交流的方式,改善教师的认知结构和教育教学行为。我们教研组共有高中教师8名,其中5人在35岁以下,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教师比例为3:2:3,有三人为市级学科带头人。这8名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有着较高目标,关系融洽,组成反思实践共同体有着实际的可行性。因此,我们尝试组建生物学科反思共同体,以模型建构为切入点,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
索。
一、以案例为载体的反思
1.初步设想。案例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之间以课例为中介,展开反思、同化、顺应、内省、嫁接与迁移的过程。案例讨论中,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与挑战,能增加彼此对于各自实践的信心、不满和反思,使之更关注自己的工作结果。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官网的“名师课堂”栏目有丰富的资源,我们以这些课堂实录为案例进行了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反思。
2.实践过程(以“DNA分子的结构”课案为例)。第一步,抛出中心问题。为了呈现的是诸如“二期课改”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我们确定了“课堂究竟是谁的?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来进行模型构建”的主题。第二步,观看课堂实录。第三步,群体讨论。为了使群体讨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推荐一名骨干教师为主持人。经讨论,对赣榆一中的成洁老师引导下学生对“DNA”分子的构建,运用了以下条件:一是学生已有知识为基本。利用学生高一已有的DNA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组成入手,从搭建脱氧核苷酸的模型、标注C的5个排序位到让学生尝试连接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都是在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要求学生主动回顾旧知识。二是教师的“脚手架”作用。老师在资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做出假设,构建模型或手绘模型,同时要求学生利用人体模拟脱氧核苷酸,再由6个同学用人体模型搭建脱氧核苷酸链,12个同学搭建2条反向的脱氧核苷酸链,然后再由富兰克林到沃森、克里克的双螺旋,提供工具供学生搭建两种DNA的双螺旋结构,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两种模型的共性和差异。三是对学生的充分信任。成老师的课堂从开课到结尾,学生几乎都处于动手或动脑的过程中,动手是为了更好地动脑,动脑又跟动手互为呼应。不仅如此,还原创地用人体模型构建脱氧核苷酸链。多种形式的动手和动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DNA的结构,不同的活动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强化了DNA的结构这一学习的主题。第四步,反思感悟:老师讨论结束,写下自己的感悟,并相互交流。
3.获得的启示。我们选择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优质课,通过分析和研究,学习了他们的经验,体会了他们在教育教学中贯穿的理念。通过反思自己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间的差距,反思理性的课堂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进一步提高了群体各成员的反思能力和反思水平。除了精心准备或选择案例外,中心问题是否有针对性,骨干教师是否具有引领作用,教师是否勇于袒露自己的观点等都是顺利进行案例反思的重要保证。
二、以同课异构课为载体的反思实践
1.初步设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经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获得的对教育的各种看法、所接受的各种新理论和新学说,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嫁接和融合,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公开课为实践者提供了精神诉求和精神相遇的机会,创设了“传播教育智慧,创生课堂文化”的情景“场”。
2.实践过程(以细胞核的模型建构为例)。第一步,公开课准备和展示。以“学生如何自主构建细胞核的模型”这个问题为突破口,我们选择高一两位任课教师作为实验对象,每人准备一节公开课: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二步,生成式听课。成员带着问题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要始终处于积极的反思状态,积极寻求改进措施;要及时把生成的“惑”或“感”记录下来。第三步,合作反思评课。首先,被听课教师上完课之后,首先要对自己的课进行评述,比如,你设计哪些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到细胞核的功能?实验资料的设计意图是什么?细胞核的结构比较抽象,你是如何突破的?学生能否顺利构建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构建存在困难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你的引导“支架作用”体现了吗?教材、学生、教师三者和谐统一吗?然后,主题性反思:针对我们设置的主题,全体成员采取不同的视角对公开课的进行全方面的反思。如问题解决的方式、提问的有效性、资料的组织和呈现、对学生的评价等等。第四步,延伸和推广。在“公开课评价记录表”中,我们专门设计了“研究课题”一栏,引导教师深化思考,撰写论文。教师将通过公开课实践活动总结形成的研究成果推广运用于“家常课”,使日常的教与学的行为发生相应变化。
3.获得的启示。课题要选择“真问题”。共同体成员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或重点问题,才具有启发性、典型性和较高的研究价值。公开课要体现“真状况”。叶澜教授说过,一堂成功的课是留有遗憾的课。真实暴露出的不足和缺憾,才值得共同反思,才能改进教学,提高实践智慧。评价和反思要以“学生发展”为基础。是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是否都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获得进步,应该成为我们反思的出发点和归宿,否则很可能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研究指出,教师对自身发展充满期待,但是教师的专业意识和与行为自觉仍需进一步提高。通过群体的合作反思实践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自主反思的有效途径。
G635
A
1674-9324(2014)13-0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