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09-11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江西 新余 338004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0例临床疗效观察
王建华周萌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江西 新余 338004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与复方丹参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0例,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对照组20例给予复方丹参片(每次4片,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症状改善及脑血流变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后改善脑血供等方面疗效较好。
脑梗死;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片;临床观察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现代化和老龄化的日益增长,发病率逐年增高,如何有效地控制脑梗死面积是降低梗死致死率及梗死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2007年2月~2009年2月笔者采用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生产)治疗脑梗死20例,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塞诊断标准[1];②经颅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者;③年龄在 80 岁以下;④脑血管病事件发生时间在7至28天以内。
1.2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颈椎病及其他功能障碍患者。按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7.5岁;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8.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用药,为生理盐水300ml加胞二磷胆碱0.75g,静脉点滴。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日3次,连用4周;对照组在基础用药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每次4片,每日3次,连用4周。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前后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②全部患者服药前及服药1个月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4.5ml,加入3.8%枸橼酸钠0.2ml于玻璃试管中,分别测定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 、红细胞变形能力、纤维蛋白原。
1.5 疗效判定标准 体征评分和疗效评定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评定。基本痊愈:恢复工作;显著进步:生活大部分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0%;进步:生活部分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50%;无效:生活不能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30%;恶化或死亡。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 TC 、TG下降 、HDL-c 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 TC、TG、H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表(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率增高的一大因素[3],临床常采用抗栓溶栓药物改善和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本研究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能有效改善脑血流供应[4],降低脑梗塞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及改善血液高粘滞状态,改善缺血缺氧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和微循环,对促进缺血脑组织的恢复及预防再发梗塞有一定潜在作用。这可能与通心络胶囊增加抗凝血酶活性、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抑制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4],对脑梗死预防、梗死后脑供血及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 :379.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陈可冀,廖家祯,肖镇祥.脑血管疾病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8-319 .
[4] 董志领,邵汝生,李建华,等.通心络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04):66-67.
王建华(1962-),男,副主任中医师。E-mail:wjh9012@126.com。
R743.33
A
1007-8517(2014)08-0068-01
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