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未来的甘肃儿童文学

2014-09-10李利芳

人民周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甘肃童话

李利芳

甘肃的地理与文化位置在整个西部地区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此相适应,当代甘肃儿童文学在“西部儿童文学”本土精神特征的建构方面也有其突出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西北民间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对西北特殊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与艺术升华;“乡土性”的凸显;现代童年精神品性的勘探与弘扬等。“本土”内容特征相应决定了“本土”艺术特征:民间智慧与乡土气息的进入,形成了作品纯朴无华、稚拙真诚的审美品性;西部辽阔壮美的自然景观,建构了作品粗放爽朗的硬汉气质,兼具浪漫主义的精神风气;瑰丽的历史文化遗产则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民族精神底蕴,生成了儿童文学民族想象的诗性空间。本土精神特征奠定了甘肃儿童文学在全国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也为其未来可持续发展蓄积了丰富的能量。

甘肃当代儿童文学有优良的传统。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赵燕翼、金吉泰、王家达等知名作家就已在此开拓并取得了代表性的成果。后来更有王守义、法兰、李百川、浩岭、谷德明、冉丹、文素琴等作家的加盟,使得儿童文学这一美丽的文学版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甘肃著名的成人作家都曾不同程度涉足过儿童文学,如浩岭、林染、张弛、柏原、许维、阎强国、吴季康、高凯、陈自仁等,这表明甘肃作家普遍具有较强的为儿童写作的意识,且他们均保留着纯真的童年情怀。

赵燕翼是甘肃儿童文学的领军人物,也是省内重要儿童文学活动的主持者之一。甘肃儿童文学观念的普及、作家的培育等与他积极的文化举措密不可分。1986年夏天举办首届儿童文学创作讲习班,结出《丝路新童话故事》(1988)的硕果。1997年第二次儿童文学创作讲习班的举办,激励了一批年轻作者的成长,同时策划组织了《双体童话》(1999)与《青春雨丛书》(1998)。1999年由他主编的《1949~1999甘肃文学作品选萃·儿童文学卷》更是对50年儿童文学成果的一次集中总结与巡展。

曾任职于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汪晓军,不仅是甘肃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也是省内重要儿童文学活动的主持者之一,更是儿童文学理念的实践者。少儿读物编辑、出版、写作等多重身份赋予了汪晓军宽广的文化视野与丰厚的艺术体验。他精神上的对话同伴一直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发展我国儿童文学事业的重要人物。他前瞻的视野所创建的甘肃少儿出版的亮丽文化景观,曾引起了儿童文学界相当的瞩目。由他策划组织的《少年绝境自救故事》丛书(1996)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及第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当代中青年儿童文学学者论丛》(1994)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三等奖;《荒诞科幻系列故事》丛书(2001)获2001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奖;《敦煌童话》丛书(1998)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三等奖。1995年,汪晓军与赵燕翼共同主持了甘肃省儿童文学研讨会。1986年和1997年,他俩还共同主持了两次儿童文学创作讲习班。

著名诗人高凯,是新世纪以来甘肃儿童文学文化推广活动又一个重要的人物。2002年5月,他的童诗《村小:生字课》获得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该诗的获奖及其被全国儿童文学主流界及大量读者的肯定,都为甘肃儿童文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高凯曾参加过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儿童文学作家班)的学习。他与知名学者王泉根一起策划组织的《中国新儿童文学大系·选集卷》“特一代系列”于2008年出版。2013年,他担任了“甘肃儿童文学八骏”评委会秘书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总结推动甘肃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成绩。高凯目前是甘肃儿童文学从业人士的重要代表,也是推进当下和未来甘肃儿童文学事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儿童小说与童话是甘肃儿童文学各文体发展中的重头,童诗、科幻文学、儿童散文、寓言等虽然在作家作品数量上不成规模,但均自具特色,在作品质量与实际影响力方面都很突出,也是甘肃儿童文学未来发展的主要构成力量。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赵燕翼在儿童小说中持续创作出系列西部少年英雄形象,这些形象在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藏、哈民族的少年身上体现出典型的“西部”精神风气,是西部民族情感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化身,在国内原创儿童文学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80年代是儿童小说的又一个初盛期,在乡土题材的开掘,以孩子或平民视点生成浓厚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方面取得了成绩。90年代长篇儿童小说获得了喜人的成就。由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汪晓军、郑洁策划的《少年绝境自救故事》(1996)一套10本,其中6本是甘肃作家创作的,这套书因精彩的创意与对儿童主体性的充分尊重获得了肯定。《青春雨丛书》(1998)包括浩岭的《历险青藏高原》、李中和的《绿豆芽》、阎强国的《英子为什么》三本,以“青春励志”为丛书主题表现了西部少年的精神成长。跨世纪之际,汪晓军的校园荒诞小说《双木老师的荒诞故事》(2001)标志着儿童观的拓进已达至一个新的高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赵燕翼立足于西北民间大地所创作的民间童话,在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80年代以来,作家的艺术心智又凝结于纯美童话的原创工作;老一代作家金吉泰的童话创作具有鲜明的本土性。他的童话集《田园童话》(2007)极具个性的署名方式——“中国农民金吉泰”清晰地彰显出他自觉的本土文化意识;对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学资源成功利用的另一个作家是黄英,他的《九眼泉》(1981)是民间童话创作的代表作,曾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90年代童话领域取得的成就是甘肃儿童文学观念革新的标志。汪晓军的一组题为“熊公公”的系列童话标识出其儿童文学观念的深化。于军的童话《呆小猪、笨小猪和蠢小猪》(1997)是一篇很能体现儿童文学基本审美品性——“幽默与游戏性”的优秀作品;曾任职于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郑洁与杨旭青的童话创作也很有代表性;《双体童话》(1999)参与的作者主要是甘肃作家,该丛书融童话与儿歌两种文体的优长,它丰富的艺术性与鲜明的原创性显示出甘肃儿童文学所具有的实力与水平;张琳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创建出了清新可人的童话审美意境。自新世纪以来,她的童话创作已自成一体而走向成熟。

甘肃作家一直擅长利用西北特定的人文资源优势去开垦童话的艺术空间,早年赵燕翼的民间童话堪称前驱与表率。新时期以来,这个传统被进一步发扬。除去对民间文学营养的积极汲取外,“敦煌艺术”作为一种标志性的人文资源也被勘探与挖掘,产生了代表性的成果,许维的童话《飞天》(1988)将莫高窟艺术中“飞天”壁画的涵义具象化,体现出较强的艺术原创力;以“敦煌童话”的思路系统开掘敦煌艺术的儿童文学表现力,这还得益于汪晓军的文化自觉意识。1997年,他的这一设想终于付诸实践,十篇“敦煌童话”作品于1998年出版,这套书成为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很有特色的一个品牌。

寓言也是甘肃儿童文学发展的一种特色方向,当下活跃的作家是金雷泉。

林染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创作儿童诗,其童诗内容广泛,构思奇美精巧,风格清新自然,体现出鲜明的“西部”气息;高凯的乡土童诗写出了中国乡土童年的样态,展示出一种较为典型的童年生活世界模型,典型代表了本土原创童诗发展的一种方向。

汪晓军从1991年到1999年持续致力于用散文对“大西北”作儿童文学的发现与表达,散文集《大漠细语》在艺术探索上具有开创性;周丹波的一组题为《童年的歌唱》的散文于1996年获“第四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地质工程师的身份为刘虎的散文创作铺设了坚实的自然与土地根基,使其作品呈现出朴素的平民意识与深厚的哲理性。

“科幻文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甘肃儿童文学曾有不同程度的探索,自新世纪以来异军突起。陈自仁的作品既有科学含量,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并且善于对人性本身作出探究与反思;苟天晓的“人体王国科学奇幻小说”游走于医学与文学两个世界,创造出了一个建立在五脏六腑之上的空前的人体王国,体现出较强的原创性。

近年来,一批80后、90后作家的加盟,为甘肃儿童文学带来了新气象。赵剑云、曹雪纯、张佳羽、张元四人以各自独特的童年心性与青春体验,赋予了甘肃儿童文学更为现代鲜活的审美蕴涵,标志着甘肃儿童文学正以健康蓬勃的姿态,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甘肃童话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甘肃卷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童话镇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午夜童话镇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