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连青山马蹄疾

2014-09-10叶延滨

人民周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诗坛甘肃诗人

叶延滨

甘肃诗坛是中国诗歌的重镇,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甘肃诗人们一直给中国诗歌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涌现了数量可观的优秀诗人和优秀作品。几年前我为《飞天》杂志集中推出十八位参加过诗刊社青春诗会的诗人作品专辑撰文,写过这样一段话:“在当代中国诗坛有个甘肃诗人群体,在相对偏僻的西部,却盛开着诗的奇异花朵。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说甘肃是中国诗歌的重镇,一点也不过分。尽管新时期中国文学特别是新诗的重要演变和重要事件大多发生在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但是当新闻与事件过去之后,回首文化积淀与文学成果的时候,甘肃却认认真真地给当代中国文坛提供了重量级的成果。”甘肃诗坛老中青共代诗人共同构成了一个壮观的诗歌生态,老诗人高平、李老乡、林染、张书绅等提携后进,中年诗人阳飏、人邻等以及以“诗歌八骏”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诗人,都在以各自不同凡响的诗篇驰骋当代文坛。此次《诗刊》集中刊出“诗歌八骏”的作品专辑,不仅展示了“甘肃诗歌八骏”的创作风采,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甘肃诗坛“良性生态”的范本:正是一群不同艺术主张、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艺术追求的人互相包容和学习,互为参照和互相映衬,共同完成了丰富而多样的诗歌生态。

娜夜是甘肃诗坛代表性的女诗人,作为一位女性,她的诗歌以现代意识和女性意识而独具一格。跳跃、拼贴、突兀,来自灵魂深处的叹息,使她的诗歌极具感染力:“它是饥饿/也是打着饱嗝的涉及灵魂时/都带着肉体”给读者强烈的冲击。同时,形式上的散漫与自由,使得她的一首首诗作,也像一只只“装满水的筛子”,充满意外,给人以想象空间。

高凯在这个不断现代化的世界面前,是一位坚持回首大地和守望乡土的歌者。乡土诗歌古老的传统在高凯的笔下得到“复兴”和“传承”。浪漫歌吟的乡土诗歌在他的手上得到了改造,他保留和珍藏了乡村的韵味、节奏和趣味,却以文人化的笔触让乡村真实地呈现了苍凉、凄美和温情的色调。他的写作也像开着一辆乡下拖拉机在现代诗人成堆的诗歌之城游荡:“灰头土脸的拖拉机/虽然夹着一条黑尾巴逃也似的/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形迹可疑的小偷/而是像一个满载梦想的乡下兄弟/孤身来闯荡这个天堂里的城市/乡下一台施拉机破帽遮颜穿城而过/像一个突发事件让人措手不及”,是的,每次读高凯的新作,对于我都是一个“突发事件”。

古马的诗歌总在证明诗人的想象力,读古马的诗是一种享受,如同欣赏敦煌壁画那些妙曼的舞姿与大胆的线条。他诗歌的意象总是明快而鲜亮的:“青青的阳光漂洗着灵魂的旧衣裳/蝴蝶干净又新鲜。”读到这样的诗句,好像能闻到晒过的被褥上那太阳的气味。如果只是这样,还不是古马,古马会紧接着用诗句的闪电让读者警醒:“青海柔嫩的草尖上晾着地狱晒着天堂。”我在想从地狱到天堂,还有什么不能进入古马的诗歌呢?

第广龙最早是以“石油诗人”的名头进入诗坛,尽管他目前还是与油田关系密切的人,然而他的诗歌却少了工业尾气的影响,形而上,像个哲学家一样地写诗,他的诗歌给甘肃诗坛增加了思想的分量。说到思想,也容易发生误读,第广龙诗歌中的“思想”,不是上级的,不是通用的,也不是流行的,而是一个思想着的诗人闪电般掠过读者脑海的光:“轻视死的人/轻视他人死的人/为何在人群的顶端//死在沉积、传递/寻找新的容器/在持续、分解//一代人的死/两代人的死,惨烈的死/还是无声的死/也会在百年后,千年后/浅淡如墨//屠者被勾勒/为伟人,为神//送上颂辞的,不是别人/是死者的后人。”这首《后人》让我想起了臧克家先生的《有的人》,也许它比《有的人》更清醒地提出了问题。是的,从《天问》开始,诗人就是一个提问者,提问是良知在发言。

梁积林是用诗歌描绘西部风景的高手,他是一位大自然的歌者,他的诗仿佛一幅幅水墨风光画,只是和传统歌咏自然的抒情诗不同,在风景后面是人,在一幅幅风景映衬的画面上展示的是平民世界的风情百态,支撑着梁积林的是中国文人的悲悯情愫:“是不是住着一个小小的小小的小小的爱的小国度/是不是住着一个大大的大大的大大的爱的大虚无”?

离离的诗歌让我们感受到抒情的力量,尽管许多主张现代诗歌的诗人以为抒情传统已经过时。其实,我以为处理情感,永远是诗人的第一要素,无论是冷处理还是热情洋溢,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读离离的诗能感受到内心深度的疼痛,只是这疼痛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静静地展开,如一朵“命运的花蕊”。

马萧萧在甘肃诗人中,应该居于高声部的位置,明亮、高亢、自信、坚定。也许湖南的老家让他对于西部多几分热烈,也许军旅生涯增加了他的责任与使命感。正如马萧萧诗中写的:“从灵魂中出走的水/都在不停的出走中不停地叫/出走得越远,叫得越远/出息得越大,叫得越大/听——/那溪在哼叫/那河在吟叫/那江在长叫/那湖在喊叫/那海在吼叫/他们叫的是/自己的/魂呀!”我以为这能帮我们读懂马萧萧,读懂一个从“校园少年诗人”到西部军旅诗人的成长,读懂从悠久的边塞诗中承续的那份家国情怀。

胡杨的诗几乎都与阳关相联系,成为一篇篇诗化的阳关风物志。那些似乎苍老的意象:风沙、壁画、关隘、羊群……都能在他的笔下展现人们没有发现的美和独特的生命存在。胡杨的诗歌显示了西部诗人对足下的土地执著而深切的爱恋:“敦煌之西,玄奘悄溜过去了/像一块石头,被风吹着滚过去/没有了棱角/他的棱角都留在史书里了/我在敦煌之西,孤零零的/不如一只老鹰。”

读甘肃诗歌八骏的作品辑,读出这样一些关键词:现代意识、守望大地、想象力、思想者、悲悯、情感力量、家国情怀、执著与热爱……这些诗歌精神在八位诗人的作品中,也许各自体现的力度不一样,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各自有独特追求同时又共同组成一个诗歌群落的“甘肃诗歌八骏”,让我感到欣喜和鼓舞。甘肃省文学院在有关方面领导下进行的“诗歌八骏”推选活动,回顾和总结了甘肃诗坛的成果,正是这样一些优秀诗人不懈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诗歌可喜的甘肃生态,同时也看到了中国诗坛富于希望的明天。

猜你喜欢

诗坛甘肃诗人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关于推荐《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入选诗家的启事
甘肃卷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荷珠乱滚:诗坛重现唐大郎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