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凤丽的三十年“秦腔梦”

2014-09-10江有汜

现代妇女 2014年1期
关键词:秦腔唱腔剧团

江有汜

一个人的坚守是品德,一群人的坚守是力量。

——“甘肃省2013年度“巾帼十杰”荣誉称号获得者苏凤丽

2010年6月,北京长安大戏院连续演出了两场《锁麟囊》,大获成功,不同的是,这次演出的不是经典的程派京剧,而是秦腔《锁麟囊》,主演是一位来自甘肃平凉的秦腔演员——苏凤丽。在这次演出中,苏凤丽斩获“表演奖金奖”,两年后,《锁麟囊》成为甘肃省首部秦腔数字电影,并在央视播出,圆了几代秦腔人的梦想。2013年5月,苏凤丽凭借《锁麟囊》捧得戏曲最高奖梅花奖。

梦 想——————————————

30年前,在黄土高原上,收音机是最有魔力的东西,小小的电子机器中,会发出最为高亢的声音——秦腔。那个时代,秦腔是秦陇儿女心中最神奇和亲切的音乐,连12岁的苏凤丽也为它着迷。

1983年,听到平凉市秦剧团招收戏曲学员的消息,苏凤丽放下书包,直奔考场,一首简单的歌曲,就让老师们看中了她的天分。但是,一听女儿要去学戏,父母死活不同意,虽然苏凤丽的家人全都酷爱秦腔,但是,哪个父母会放心把刚满12岁的女儿送到离家上百里的戏校去吃苦?

苏凤丽从小性格倔强,认定的事情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她的生活注定要和戏曲连在一起。禁不住女儿的央求,父母最终同意了,把小凤丽送到了平凉市戏曲学校。

4年的科班学习,使苏凤丽打下了坚实的戏曲基本功底,而且她一有时间就琢磨唱腔,苦练基本功。

16岁的时候,很多同龄人还在父母怀里撒娇,苏凤丽已渐露头角,成为剧团的一名专业演员,一出《探窑》,让大家喜欢上了清丽秀美、唱腔成熟的小王宝钏。秦腔在甘肃的农村有着最忠诚和可爱的观众,所以,下乡演出是剧团每天最重要的工作。

第一次下乡演出,苏凤丽和一同毕业的小伙伴来到庄浪县万泉镇。在苏凤丽的梦想中,舞台是灯光辉映让人心醉的地方,但是,此刻呈现在她面前的却是一个光秃秃的土台子,难道自己的梦想就要从这样的地方走下去吗?苏凤丽和同来的小伙伴不由得坐在台子下哭起来。

虽然距演出的时间还早,但台前已经陆陆续续站满了看戏的群众。苏凤丽很奇怪,这些人为什么来这么早?剧团的老师告诉他们,为了看戏,很多人都是赶了一两个小时的路,翻好几座山来的。痴迷的观众让苏凤丽突然清醒了,肩头突然感觉沉沉的。

那次演出,苏凤丽演的是拿手好戏《探窑》。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团里通知让她再演一遍《探窑》。苏凤丽很吃惊,难道是自己哪里出错了吗?团长微笑着告诉她,是观众太喜欢她了,非要她再演一遍,这可是对一个戏曲演员最高的褒奖。

这个不起眼的土台子和热情的观众,让苏凤丽第一次感动,感到了秦腔演员的价值,她认认真真地重演了《探窑》,那个小小的土台子,成了她秦腔梦想的起点。

拼 搏——————————————

秦腔演员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每年100多场次的下乡演出,经常把人弄得筋疲力尽,当大家演出结束休息的时候,苏凤丽却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戏曲钻研上,她最喜欢的是秦腔艺术家肖玉玲、敏派传人杨凤兰的唱段,常常买来她们的盒带,边听边揣摩。为了丰富唱腔,苏凤丽还潜心研究京剧程派的唱法,看了无数遍程派的光盘和录音带。

付出总会有回报,秦腔名家肖玉玲看了苏凤丽的演出后,非常喜欢,答应收她为徒,还为她精心指导了《探窑》和《玉堂春》等戏。经过10多年的努力,苏凤丽的唱腔绵长深厚、柔和纤巧,逐渐成熟起来。

1997年,在甘肃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苏凤丽的《探窑》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获得表演一等奖。两年后,苏凤丽被调入甘肃省秦剧团,《探窑》再次成为她戏曲人生的新起点。

苏凤丽很快成长为剧团的中坚力量,主演了大型秦腔现代戏《大河情》、《山魂》、《梨花情》、《敦煌恋》,还主演了《飞将军李广》、《四贤册》、《断桥》等。繁忙的演出并没有让苏凤丽满足,她越来越渴望有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戏,能把自己对程派的独特理解融入秦腔表演,用秦腔的表演方式演一部程派的戏,塑造出个性鲜明的秦腔人物。

爱思考、喜欢动脑筋是苏凤丽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她不会把自己拘泥到程式化的表演中,而是把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悟和理解,都融入到自己的戏里,她也相信,只有这种结合了生活的表演,才不会被淘汰,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2005年,机会终于来了,苏凤丽移植京剧《锁麟囊》的想法得到了剧团的支持,那一刻,苏凤丽悄悄流下了眼泪,这个她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有了机会。

为了演好这部戏,苏凤丽找到北京京剧院的程派老师,一个身段、一个眼神地学习京剧《锁麟囊》的表演。随后,苏凤丽又前往西安,找到秦腔音乐大师吴复兴先生,请他设计唱腔。苏凤丽知道,一部好的戏绝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大家的努力和配合。

在改编过程中,苏凤丽遇到的难题还是秦腔和京剧结合的问题,既要有程派的神韵,又要有秦腔的味道,为了充分体现秦腔的身段和唱腔,苏凤丽还在“舞”字上下足了功夫。

2009年,秦腔《锁麟囊》第一次演出,苏凤丽一开口,韵味独特的唱腔就引来满场喝彩,而中间的长水袖表演,更是技惊四座。

随后,在西安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锁麟囊》获得多项大奖,更是为三秦父老所热捧,苏凤丽关于秦腔的梦想再一次被照亮。

坚 守——————————————

《锁麟囊》的成功,为苏凤丽带来了很多荣誉,包括戏曲最高奖“梅花奖”,并被评为甘肃省2013年“巾帼十杰”,获得省文艺突出贡献奖。

但是,在《锁麟囊》的所有成功中,苏凤丽最看重的是来自普通观众的喝彩,《锁麟囊》被拍成数字电影在农村上映的时候,很多农民观众都来看,苏凤丽似乎看到了20多年前首次登乡村舞台的景象,她相信,只有被老百姓喜欢的戏,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就在苏凤丽迎来新的机遇、准备在舞台上倾注更多心血的时候,甘肃省秦剧团也迎来了全省院团转企改制工作启动。很多演员为了更加安逸的生活,放弃了继续演出的机会,选择了退休,苏凤丽成为团里唯一一个放弃退休机会和事业单位的身份,勇敢留在舞台的人。

在很多人都怀疑秦腔能否走下去的时候,苏凤丽坚定地说:“好的戏永远会留在舞台上,只要真诚地对待戏曲,认认真真地演戏,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出路。”

苏凤丽的信心来自于对秦腔的热爱和观众的喜爱支持,《锁麟囊》这部戏不但为团里带来了很多荣誉,也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在新的市场机制下,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给秦腔更多的扶持,时间终会给每一个耕耘者一个公平的回报。

记者手记: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喜剧之一,早在先秦时期,“秦地有咿咿呀呀之音,”说的就是秦腔。秦人不但在给周人养马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而且还创造了秦腔。但是,今天的秦腔随着观众的流失,正变得越来越孤独,秦腔需要和现代艺术形式去结合,更需要一个平台把田间地头的老百姓请进像样的剧院去感受现代艺术的魅力。作为秦腔演员,苏凤丽是孤独的,采访的过程中,虽然兰州已经供暖,但苏凤丽还是会不时地紧一紧珊瑚绒的家居服,为了秦腔的梦想,为了一个“爱”字,苏凤丽选择了做一个勇者,当然,她也会成为一个强者。

(责编 米子)

猜你喜欢

秦腔唱腔剧团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革命话语下的左权戏剧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