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朽

2014-09-10刘以林

读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大人物言语纪念

刘以林

纪念一位人物,每赞他“不朽”。何以不朽?却往往不大追究。每到祭日,鞠躬如也,行礼如仪罢了。这事好像从来如此。

传旧时一位大人物在中山先生纪念会上高呼:“孙中山先生不死!”后面秘书着急提醒:“精神,精神。”大人物若有所悟,乃继续高呼:“还有精神呢!”台下哄然。这样的纪念,反不如我们幼时上周会背诵“总理遗嘱”,虽未必知其所云,总还记得“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革命尚未成功”,“唤起民众”这些好言语。

其实,中国人讲“不朽”,有内容界定,即《左传》所谓“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无论其德行、功业、言语,总要虽久不废,才可称为“不朽”。

前些时去桂林,独游龙隐岩,见有《龙图梅公瘴说》的刻石,为先前不曾寓目。细辨其文,道是“仕有五瘴”: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昏晨醉宴,弛废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陈姬妾,以娱声色,此帷薄之瘴也。他认为,这“五瘴”,有一于此,便会民怨神怒,即便在天子脚下也不可免,何况僻远之乡!

“龙图梅公”,指北宋梅挚。曾任龙图阁学士,在广西当过地方官,《宋史》有传。他为人正直,但无大创制;薄有政绩,但无大功业;小有诗名,但无大才。这一篇《瘴说》,却令他不朽。细思其文,核以今事,查处之“贪官”,何者能脱此五“瘴”?瘴存文在,历久不废。历代那些逢迎阿谀之文,颂德歌功之辞,而今安在!

猜你喜欢

大人物言语纪念
特别的纪念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新黄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大人物也曾是猫奴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日纪念广岛核爆6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