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判也是一场秀

2014-09-10暗蓝色的海

方圆 2014年16期
关键词:德里梅花鹿狮子

暗蓝色的海

作者试图论证的并非是审判之于每个时代的特征,而是希望借审判这样一个侧面,表现人类行为模式的特征

前段时间有本很实用的书,名字叫《商业就是一场秀》。商人要想把自己的商品推销出去,商品本身固然是一方面,但营销手段同样是制胜的关键。“热卖的产品或服务都是演示出来的”,说到底,如何让人们关注某个产品,并将关注的热情转变为购买的动力,才是现代商业经营的制胜之道。

制造一个热点——运作所谓的一场“秀”引起众人的关注,并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是人类商业活动的模型。殊不知,这样的模式似乎可以套用在许多人类活动上——譬如审判。这个说法看上去有些吊诡,但在读过萨达卡特·卡德里的这本《审判为什么不公正》后,聪明如你,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

写了这本很有趣的书的卡德里自己也是个很有趣的人。他的生平经历很丰富,1964年出生于伦敦的他却有着半芬兰、半巴基斯坦的血统。起先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历史和法律,之后取得哈佛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现在的他是纽约律师协会会员,又是伦敦道提街律师事务所成员。他曾协助起诉过前马拉维总统海斯廷斯·班达。同时也是一名记者和作家,曾有作品入围1991年度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丰富的文化背景使他在看待问题时往往会有不同寻常的眼光,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又使他积累了扎实的司法经验。他曾因协助起诉前马拉维总统海斯廷斯·班达而声名鹊起,这也暗合了他在书中关于司法正义的核心观点——“假如一个国家成为了海盗洞穴,那么从船长到船员都要经历世俗的审判。”他同时也是一名记者和作家,以自己的经历写成的作品还曾入围1991年度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

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当属卡德里对现代陪审团审判制度的深入剖析。作者借助翔实而确凿的历史案例,从陪审团制度最初的尝试与挫折,到其日臻完善,成为守护正义的重要途径的整个过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合理的想法上升成为一套合理制度的曲折经历。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但倘若方向正确,曲折过后总能通往光明。

通常来说,在谈论某一侧面的历史时,我们总会“知世论事”,即将需要讨论的课题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剖析。这样做往往事半功倍,因为一个事件的特征往往与时代特征相契合。这样做来多少便会有按图索骥的意味。但法学背景丰厚的卡德里并没有采用这样的方式。尽管本书堪称是一本“西方审判史”,但作者更希望将它演绎成为一部“现象的集合”。事实上,本书归纳了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审判,从苏格拉底到O.J.辛普森,作者试图论证的并非是审判之于每个时代的特征,而是希望借审判这样一个侧面,表现人类行为模式的特征。

并非专业历史学者的卡德里,竟将研究方向与现代史学设定得如此契合也并非偶然。从一开始他便确信了“审判”的不可能公正,“不是无罪推定,而是定罪的可能性刺激了刑事审判。而惩罚的欲望,隐藏在每个起诉的核心中。”事实上,审判的过程越堂而皇之,愈加证明其不合理性与对惩罚欲望的拙劣掩盖。卡德里将斯大林时期的恐怖政策直接定名为“审判秀”,体现的正是对这一行径的唾弃和嘲讽。

这一思想的源流,其实起自古典时期。那个时期人们的行为,始终与宗教相关联。而每每有人触犯宗教权威时,便需要借助于“审判”——因而这种行为,更像是对人为设定的权威进行的、有必要的维护。为了权威人们极尽“折腾”之能事,审判的罪名五花八门,手段骇人听闻,甚至审判的对象也从人类自己拓展到了万物生灵——这些篇目读来倒也新奇,人类的“创造力”自古便展现出了这般天赋。

“规则”,或者说是统治的合法性成为了审判的核心,这一看倒也背离了司法以“正义”为核心的常识,却也符合人类行为模式中“趋利”的志向。这样看来,“审判为什么不公正”这一书名,完全可以作为贯穿整个人类审判历史始终的课题。其实,但凡一种行为是以“私利”为出发点,“公平”、“正义”便无从谈及了。

有一个故事,发生在森林里。这座森林中生活着一只狮子,因为方圆之内并无对手,狮子得以尝尽森林中的美味,却独独无缘一啖梅花鹿肉的滋味——它太快了,逃起命来竟比狮子还要快。苦恼的狮子终日烦闷,只好求助一贯足智多谋的狐狸。狐狸献计说,梅花鹿逃跑的秘密在于他们的尾巴,倘若您可以把梅花鹿的尾巴剪掉,它們就没法跑得那样快了。

狮子听了很开心,可是掌握了梅花鹿的秘密之后,狮子却依旧无法如愿。要想剪掉它们的尾巴,不也需要先捉住它们吗?

审判的奥义,也许便如剪掉“梅花鹿的尾巴”一般吧。其实审判从未开始,因为正义从来只在人们心中。这本书的文笔风趣而又翔实,充满各种历史轶事……无愧于《卫报》“使读者获得道德和政治上的洞察力,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今天这个不平静的时代,堪称一部真正的历史杰作”的评价。

推荐者:高在敏

法律人书架

高在敏,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著有《商法的理念和理念的商法》、《商法部门论》等书。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凯恩斯著 华夏出版社

即使是在商事法领域浸淫很久的人,读到凯恩斯的作品依然会觉得大开眼界。凯恩斯解决经济困局的办法是作无用的投资:如果我们的政治家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那么建造金字塔、地震、甚至战争都可以起着增加财富的作用。既然无用,就不会降低效用,一旦投资有用,收益递减规律就会抑制投资。从法律的角度看,未尝不是如此。法律之于商事,必须“无用”,如果有用,就会抑制商事,而这并不是立法者的初衷,也不是人们的期望。

《公司法论》

施天涛著 法律出版社

对中国公司法体系自身的关注和讨论是本书最基本的定位和终极目的。本书作者注重引进了国外成熟的理论和制度,去理解诸如在当时比较具有争议的“揭开公司面纱”、“一人公司”的问题。虽然时过境迁,但本书以及所详介的司法经验都是值得借鉴的。是“本土化”公司法,还是在供鉴国外公司理论与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公司法,是作者留给我们的考虑。

《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

萨维尼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非常欣赏的一部法理著作。萨维尼的这本书有很强的历史观。他认为,不从历史中寻找法律,必将导致失败,任何国家不能草率立法,“一蹴而就”。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我国的意识形态一直是一种理性建构的形态,它的理论是倾向于改造社会的,然而历史上又有很多诸如刑不上大夫、畏讼等情节,十分矛盾,这就要求我国的立法者留其精华、弃其糟粕,既保留民族性格,又不受民族劣性影响。不过立法的需求是会持续改变的,再往下说,世界上可能不管是中央和地方的立法体制,还是在司法中判例与成文法的作用,甚至是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国家结构,都时刻面临着被重新检讨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德里梅花鹿狮子
心似彩云归
梅花鹿和棉花
加油,中国
贪玩的小梅花鹿
贪玩的小梅花鹿
狮子的喷嚏
穿梭德里新德里
论德里罗小说的藏传佛教渊源
梅花鹿养殖又一人
威风凛凛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