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
2014-09-10
“好奇号”发现火星陨石
美国宇航局日前发布了“好奇号”火星车近日在火星表面发现的首块陨石。这块重重的闪亮陨石被戏称为“黎巴嫩”,其主要成分是铁,宽度达2米。“好奇号”拍摄的图像还显示出“黎巴嫩”附近的一块较小陨石,后者被称作“黎巴嫩B”。科学家表示,“黎巴嫩”及“黎巴嫩B”附近可能还有一块宽度也是2米的陨石,但这一点尚待证实。铁陨石在地球上发现的陨石中并非罕见,但它们不如石陨石常见。而在火星上,迄今为止发现的陨石中绝大多数都是铁陨石,部分原因是铁陨石能更好地抵御火星上的侵蚀过程。
2014年初,一些科学家声称破解了火星上的“蓝莓”之谜,认为这些弹珠大小的物体是小陨石在火星大气层中分解后的残留物。之前有科学家认为,“蓝莓”是数十亿年前火星上有液态水流动的证据。这些小小的球状物是十年前由“机遇号”火星车在“奋进”陨击坑附近发现的,此后科学家一直对它们的来源感到困惑。
近看彗星
欧洲空间局10年前发射的“罗塞塔”飞船不久前已飞到距离“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位于火星轨道之外)不到1000千米处,并且向地球发回了它所观测到的这颗被戏称为“橡胶鸭子”的彗星的模样。“罗塞塔”最近测量到这颗彗星的平均表面温度为-70℃,比预测值高了20~30℃,这暗示它的表面不仅多冰而且多尘埃。最值得期待的是,“罗塞塔”搭载的“菲莱”探测器预订于2014年11月尝试登陆这颗彗星,一旦成功就是一项创举。“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看起来由两堆组成,这是科学家之前没有预测到的,但如此双星结构的彗星此前已被数次探测到,说明它们并不鲜见。而在这颗彗星据信的发源地——柯伊伯带,具有双星结构的天体可能多达30%。“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长约4千米,每六年半环绕太阳一圈。目前它正朝着太阳飞行,其表面将因此融化得更厉害。
咸海东瓣消失了
2014年夏季,标志着咸海(中亚地区的咸水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又一个里程碑:这座曾经开阔的湖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剧烈缩小,而这次是它在现代史上失去东瓣(东面部分彻底干涸)。在这两幅由人造卫星拍摄的同方位图像中,右图显示的是2014年8月19日不见东瓣的咸海,左图为2000年8月25日的咸海,黑色轮廓线标注的是1960年咸海的大致湖岸线。这也很可能是咸海东瓣600年来第一次彻底变干。当时,阿姆河(中亚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内陆河)流向转往里海(位于前苏联与伊朗之间的内海),这造成了所谓的“中世纪干燥”。20世纪50和60年代,苏联从阿姆河和锡尔河(中亚地区的两条主要河流)引水灌溉农田,导致咸海逐渐退缩。到了2000年,咸海已经分裂成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北部(面积较小)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南部(面积较大)。随后,咸海南部又分裂成更多瓣片(也称裂片)。
2009年,咸海南部的东瓣接近干枯。2010年,东瓣湖面大大恢复。随着干旱和湿润年度的交替,水位也持续波动。2014年的东瓣消失之所以发生,可能是因为始于遥远帕米尔高原的集水区中的雨雪等降水减少,这大大降低了进入阿姆河的水量。另一方面,大量河水被持续抽取用于灌溉。此外,跨越博格海峡(连接咸海北部与南部的航道)的一个大坝可能也起了作用,但它这次不应该是一个主要原因。科学家指出,由于咸海东瓣显示出取决于阿姆河流量的年度间变化趋势,因此预计这种模式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发现巨型蚯蚓
国际媒体日前公布了在厄瓜多尔苏马克火山山脚下森林地带发现的、长达1.5米的巨型蚯蚓的照片,当地人称这种蚯蚓为“吃狗和小孩的虫子”。不过,这种蚯蚓既不是最长的也不是最大的,生活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黏土中的一种蚯蚓长达2.8米,寿命可达10年,但它们很少钻出地面。不过,它们在地下移动时会发出汩汩声,科学家由此能找到它们。此外,一条长达6.7米的巨型蚯蚓1967年在南非被发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蚯蚓。根据发布的图片,这种蚯蚓的身体是卷起来的。
喝咖啡或真能保护肝脏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不管咖啡因含量多高,多喝咖啡都与较低水平的异常肝酶有关,这暗示咖啡中咖啡因以外的化合物可能会保护肝脏。此前的研究发现,喝咖啡或许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最新这项研究有27793人参与,他们的年龄在20岁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喝咖啡至少三杯者受益最大。
为什么长颈鹿的舌头是黑色的?
长颈鹿舌头的颜色有点类似萨克斯管,比雪青色深,比深黑色浅。那么,为什么长颈鹿的舌头是黑色的呢?多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动物学家。难道它们是吃树叶吃成这样的?新的研究发现,还真是这样,这款黑色基因早已深埋于它们古老的祖先身上,一直保留至今。远古长颈鹿的舌头能轻巧地避开植物外围密密的长剌,卷食隐藏在里层的树叶,为了能够到最新鲜的树叶,它们往往将舌头伸得老高。在那里,舌头距离炙热的热带阳光最近,而深颜色的舌头不仅有助于保护舌部的敏感组织而且还可以防晒。于是,长颈鹿的祖先慢慢学会了利用色素来抵御阳光,从而进化出了黑色的舌头。
废弃羽毛用起来!
废弃羽毛除了被直接丢弃外,还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哦!近日,陈昶乐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在处理废弃羽毛领域上有了重大突破。羽毛不再只被制成生活用品(少数羽毛被制成羽毛球、床垫和枕芯等),而是转化成价值更高的稀缺“化肥”。当然,羽毛在土壤中不能自然降解,不能直接作为化肥使用。但在陈昶乐团队的努力下,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在600℃的高温下处理近3小时,这些废弃羽毛便被转化为外形规则的碳微球和碳酸氢铵——尿素的原料——优质肥料。
目前,传统的哈伯博斯制氨法(氮肥)需要极高的压力和温度。每年产生的5亿吨氮肥却要消耗全球近1%~2%的能源。而这种“羽毛尿素”却可以大大节省能源消耗。
陈教授的“鸡毛尿素”将来也可转化成塑料、防水涂层以及氢燃料电池。另外,也可用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如印刷电路板和时尚材料。“将碳储存于碳酸氢铵或尿素是相当聪明的想法,”最近,美国马里兰州贝茨维尔的美国能源部部长沃尔特·施密特由衷称赞到。未来的育种者有可能会养无毛的鸡,但这肯定不受陈教授的欢迎。
水下钢铁侠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潜水服,准备帮助寻找世界上最古老的电脑。
这款可穿戴的潜水服相当于一艘微潜水艇,有自己的推进器,潜水员可在大洋深处300米的地方安全操作。这款让潜水员看上去像钢铁侠的潜水服,在本月早些时候,接受了第一次水下测试,地点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最近,它又将接受新的科研任务:即研究所准备进行一项大胆尝试,利用来它挖掘在希腊安提凯希拉岛附近的一艘古罗马沉船。这艘沉船在考古界的名声很大程度上来自上面发现的一些锈蚀的金属部件。一个世纪以前,考古学家发现,这些部件能够组装成一台复杂的计算机,用于预测天文事件。于是,今年9月,研究所希望他们会发现第二台世界已知最古老的计算设备。
通常,海洋考古学家会穿着水下呼吸器,亲自进行海洋探索。但是,由于时间限制(最多只能潜伏工作10分钟便要上浮)以及减压病等风险,他们下潜的深度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大多数研究员只能依赖可携带相机的海底遥控机器人、潜艇以及声纳扫描来探索发掘海底的沉船残骸。例如1986年,就是“阿尔文”号潜艇发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水下钢铁侠的发明将使发掘人员在时间上享受到极大的自由。用深潜实验室现场操作负责人布兰登·福利的话讲,潜水员仅在需要吃喝拉撒的时候才不得不上浮。
雾凇景观是如何形成的?
雾凇晶莹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银树,清新淡雅。那么,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呢?它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的。不过,这些过冷水滴不是从天上而降,而是悬浮在气流中由风携带而来的。这种水滴要比形成雨凇的雨滴小许多,称为雾滴,实际上,也就是组成云的云滴。当它们撞击地面物体表面后,会迅速冻结。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因此雾凇呈完全不透明的纯白色。
葡萄酒中也有益生菌
研究发现,葡萄酒中的细菌也许对人体健康有利。西班牙的研究人员从葡萄酒中分离出11种菌株,其中包括酸奶中也有的乳杆菌,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酒球菌以及片球菌。研究人员在人工配制的胃液、胆汁和溶菌酶中,对葡萄酒细菌的生存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细菌的生存能力与以上菌种类似,甚至好于以上菌种,对健康大有裨益。
不过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每天喝几杯葡萄酒就能得到和喝酸奶同样的健康益处。因为即使一天两杯,葡萄酒也不能像酸奶一样提供足够数量的益生菌,因为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即硫化过程:向酒中添加防腐剂亚硫酸盐)会杀灭酒中绝大多数的细菌。
发现“蝴蝶龙”
科学家最近在巴西南部岩层中发掘到近50只“蝴蝶翼龙”的化石。这些生活在白垩纪的翼龙中从年幼的到成年的都有,其翼展为0.65~2.35米。经过检测后,科学家认定它们属于一个新的翼龙进化枝,并且戏称它们为“蝴蝶龙”。“蝴蝶龙”的外形有别于其他所有翼龙,包括从眼睛前方大开口里伸出的一个骨质扩张物、腭部外表面上的多个圆形凹坑。年轻“蝴蝶龙”与年迈龙的主要区别在于头骨冠的大小和倾斜度:年轻龙的骨冠较小,倾斜度也较小;年长龙的骨冠较大,倾斜度也较大。骨化石分析还暗示,这种翼龙喜欢群居,很可能还在很年轻时就能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