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能与狐狸共处吗?

2014-09-10钱亚民

大自然探索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家犬野生动物狐狸

钱亚民

随着地球上人类数量的增加,人类与野生动物潜在的冲突也会不可避免地随之增加。难道我们就简单地杀死它们吗?NO!我们必须找到共存的方式,并享受野生动物的陪伴。

每次只要发生狐狸“攻击”事件,英国媒体就会马上震怒。其实,家犬远比狐狸危险得多。现在,应该是澄清我们与狐狸之间相处的事实真相的时候了!

2013年5月,英国利物浦一位领取退休金的老人在他的花园中被他那“失去控制”的狗咬死。后来这条狗被警察打死。2013年3月,一个14岁的女孩在曼切斯特被一群家犬攻击致死。这群家犬后来同样被击毙。让人倍感悲哀的是,这些事件并不让人意外,英国每年均有一些因家犬致人死亡的事件。这些悲剧时常发生,已经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构成了威胁,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据估计,每年英国有21万人受到家犬攻击,很多受害者都因此留下了伤痕。大多数攻击事件都未被报道,只有当有人被咬成重伤或死亡时,媒体才会出现短暂的狂热,但也仅此而已。

尽管人们小心谨慎,但生活仍充满了各种风险。2004年,在英国有超过800多人受到蜜蜂和马蜂的攻击,其中8人致死。尽管这种意外事故很悲惨,但为了满足公众对蜂蜜的需求, 英国非但不减少,反倒增加了蜜蜂的养殖数量。

尽管有媒体在大肆炒作与狐狸相关的所有事故,但在静下来仔细对比与被昆虫叮咬的事故之后,人们不难发现,狐狸对人类的危害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在英国,狐狸最初大约在1930年入住城市,与半独立郊区被扩张成为城市的步伐相同,因此它们在人类的花园里也生活了将近80年。在这段时间,尽管记者一直声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们甚至没咬死过任何人。事实上,来自狐狸的咬伤事件很罕见,而且幸运的是,伤势通常都不严重。

有关狐狸的消息

在英国,媒体对狐狸的偏见是近期才开始的,近10年来反对狐狸的人群逐渐上升,政府面临着巨大压力。媒体将狐狸塑造成过于丰富、需要控制的形象是影响公众意见的关键。媒体将每一起涉及狐狸的偶发事件都定义为“攻击”,“攻击”是一个贬义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个有失偏颇的一边倒的现象。

众所周知,通常捕食者捕杀猎物时,一般都是尽可能快地结束猎物的生命,它们经常都攻击猎物最脆弱的部位。因此,狗发动的攻击事件总是骇人听闻:狗总是攻击人的脸部和上半身。但狐狸即使在极端情况下攻击小孩时,它抓咬小孩的方式也会完全不同。当出现一个陌生物体时,狐狸显得既好奇又恐惧,它们在快速撤退前,会冲出去先嗅一下,或者用它们的嘴去试探。这是探查性的,不带攻击意图。

因而,与专门集中攻击脆弱的脸部相比,狐狸更趋于抓咬四肢,常常是手掌。2013年2月的时候,一名四个月大的婴儿被狐狸咬到了手指。如果狐狸不是试探性的话,这么小的婴儿受到的伤害肯定会严重得多。

问题是试探行为常常是辨认新食物来源的一个前奏,但如果没有受到及时干预的话,也可能会导致情况往坏的方向发展。幸运的是,如果狐狸一旦进入室内,它们经常好奇地到处闲逛,甚至对孩子的存在也视而不见。在近期的一个电话采访中,一位女士诉说,她听到门铃声和附近儿童房中传来新买的玩具发出的声响。她还以为是孩子在拨弄玩具,当她走进房间时却看到一只狐狸,狐狸正被玩具奇怪的声音和形状结构所吸引,正在开心地撕咬玩具。 看来新玩具比不知所措的孩子有趣多了。

狐狸的适应能力很强,它们探知新鲜事物的习性是它们得以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狐狸这种好奇并非什么新鲜事儿:近年来,伴随城市的扩展,人类与市区狐狸日益增长的矛盾归根到底是由于人类的改变,而非狐狸行为的变化。

研究人员发现,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刚刚开始研究市区狐狸时,那时人们更愿意观看它们,而非试图将它们驯服。人与狐狸之间仍保持一定的距离:与它们休戚与共,但很少直接接触。在很多城市,狐狸比现在还普遍,但却从未听说过狐狸咬人或者进入室内。

现在,很多人觉得他们必须与狐狸直接接触,训练它们,以便它们会从人们手中取食,或者直接进入厨房、客厅去接受食物。有人训练过狐狸进到他们的厨房中,甚至坐到他们的膝盖上,以便喂食。其实,这是不提倡的。

观看,但不要触摸!

同样令人担心的,是那些不负责的野生动物恢复家们。他们对待生病或受伤的野生动物的态度值得高度赞赏,但他们必须负责任地去做。如果你要将一只狐狸放归野外,关键的是不要去控制它或减轻它对人类固有的谨慎和防范。如果你一定要坚持已见,你将会给狐狸和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带来麻烦。即使狐狸已习惯不去咬人,它们也会接近陌生人或进入人类居住区而制造出很多麻烦。

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往往主要受媒体的影响。遗憾的是,一些逼真的拍摄,比如有的节目主持人曾试图蹑手蹑脚更近距离地靠近野生动物们,或者为追求镜头效果去捕捉并逮住它们。这样的拍摄非但让人震惊,简直觉得可悲。因为人们容易受电视节目影响,或者被媒体天花乱坠的宣传所误导。

问题狐狸其实很罕见,但当问题一旦出现时,反响总是一成不变,政治家们都加入反对狐狸的媒体浪潮。前面提到的2013年2月,在伦敦一名孩子被咬伤时,市长将市区狐狸描述成一个正在“增长的威胁”。另外一个保护组织的负责人则走得更远,他认为,不控制动物的数量其实对动物来说是残忍的。突然间,似乎因为狐狸本身的缘故,它们就应该被处死。

令人沮丧的是,英国很多地区对野生动物问题贸然提出的回应都导致了动物的死亡。比如说有“太多”的市区狐狸,携带牛结核病的贝吉獾, “窃取”鸣禽蛋和小鸟的喜鹊和其他乌鸦类,捕食雉鸡的猛禽,或者抓淡水鱼的鸬鹚和鹰,只要意识到麻烦,通常惯用的解决方法都是“杀、杀、杀”!

随着地球上人类数量的增加,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潜在冲突会不可避免地随之增加。这是将来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必须找到共存的方式,并享受野生动物的陪伴。事实上,很多国家面临着几乎每天都要做出生死抉择的危机。例如,野生大象每年杀死500人,还大量损坏庄稼和财产。相对而言,问题狐狸在英国或许制造的麻烦并没有造成任何太大的影响。

在北美的一些城市中,郊狼总被认为是顶级捕食者,它们的体重超过狐狸两倍,理所当然对居民的生活存在威胁。但在那里,攻击事件尤其是涉及攻击幼小儿童的事件,相当少见。所以,其实狐狸更不会带来什么巨大的威胁。

改变我们的方法

在英国,现在是到了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更自然的方式来看待我们与市区狐狸的关系的关键时候了。大面积猎杀狐狸的方法确实在之前已试过,可以追溯到1940年。在今年发生孩子被咬伤的城市,曾经有一名全职的害虫控制官员,他之前每年要杀死上百只狐狸,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当地的狐狸数量。猎杀狐狸既费钱又费时,而且只会让情况更遭。更不是一个长远对策:只要你停止猎杀,你就会回到原点。

当然,如果某一只特殊狐狸对孩子有威胁的话,将它除掉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更多情况下,我们必须改变方法。我们尤其需要返回到过去“那些美好时光”,与狐狸朝夕相处,关注、但不去打扰它们。

尽管反对狐狸的呼声很高,我们中还是有不少人仍喜欢看到这些哺乳动物们出现在我们的花园里。它们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喜悦,特别对那些无法离开家或者不能到异国他乡旅游的人们更是如此。幻想着在马赛马拉一头非洲猎豹坐在你的汽车引擎盖上兜风的景象,与梦见一只狐狸睡在你的院子里其实是差不多的。

与英国市区狐狸接触(保持安全距离)是人生不可错过的有趣经历。

猜你喜欢

家犬野生动物狐狸
家犬常见寄生虫病的危害与防治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寓言问答
家犬的前世今生*
中非科学家揭示非洲家犬祖先为灰狼
狐狸和猫
狐狸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