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征文:那一点点的光亮
2014-09-10绿茶
绿茶
一
接到好友的电话,她说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湖北一个9岁农村男孩,因为想买一套价值三十几元的书而不能如愿,于是上吊自杀……
这孩子,怎么这么傻!
其实,那孩子应该不仅仅只为了一套书而自杀的,他的生活中,也许有其他更多的辛酸、不满、绝望。
果然,好友告诉我,这孩子的父母离异,父亲在南方打工,母亲在北京打工,留下他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想必在他9岁的人生里,已经经历过太多的分离、孤独、苦涩与绝望,一套求而不得的书,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好友说,网上有人组织捐书给农村贫困儿童。我说,好啊,我家的书也有不少,我也送些过去。我真心盼望那些书能被及时地送到农村孩子的手里。因为我相信,有的时候,也许只是一本小小的书,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二
我来自农村,我体验过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匮乏,我也深切地知道那种对于书本的渴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没有电话、电视,更谈不上电脑网络,课外书也难得一见,最常见的是那种手掌大小的连环画,我们叫它娃娃书。
班上最调皮的男生,某天故意在教室门口使绊子,让我摔了一跤,被老师捉了现行,于是批评他,要他向我道歉。
我说,把你的娃娃书借三本给我看我就原谅你。这个男生有一个木头匣子,里面装满了娃娃书,那是他的宝贝,从来不借人的,可那天他破天荒地借给我三本,让我觉得那一跤摔得很值。
三
从同学手上借来一本杂志,上面刊有《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电影剧本,我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人物命运的悲剧性让我为之涕泪横流,浑然忘我。
突然,我听到窗外传来笑声,抬眼一看,是村里的几个同龄的伙伴,其中领头的正对其他被她招来的人说,看啦,君雅看书看得都哭起来了。大家都一起冲我哄笑,而我还沉浸在悲伤中,泪眼朦胧的我看着她们冲我笑,一时间有些恍惚,我与她们那一刻是两个世界里的人。
她们怎么知道,那一刻的阅读,给我的带来怎样的情感冲击与心灵震撼。
四
家里不知道从何而来一本砖头般厚的《列宁回忆录》,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这无异于是一本天书。但是,除了已经快翻烂的语文课本,我真的没有其他选择。
这书太厚了,捧着很吃力,于是,我将它放在我房间的衣柜抽屉里,那抽屉的高度很合适,拉出来,摊开的书页刚好在我的视线之中。于是,我没事了就拉开抽屉,看上几页。母亲唤我去做家务活了,或者是要去找弟弟回家吃饭了,一听到唤我的声音,我就把抽屉关上,转身出门。
等做完事回来,天色已晚,光线暗淡,我已不能再看了。不过,那本书还在那里,这给我极大的满足。现在想来,这本书简直就像是某种人生的象征。
我到现在都记得书作者是列宁的妻子,她叫克鲁普斯卡娅,照片中的她目光深邃,很美。
终于,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课外书。10岁那年,因为每天放学后帮着父母去采桑叶养蚕,在蚕茧卖了之后,爸妈给了我一笔零花钱,让我自由支配。我给自己买了一本《叶永烈童话选》,而其中便有一篇童话是以蚕宝宝为主角来写的,这让我读得津津有味。
五
村里同龄的女孩读完小学的很少,一方面是家里需要劳力,父母也认为女孩读书没用,另一方面,她们似乎也并没找到读书的乐趣。她们纷纷辍学,务农,学手艺,早早嫁人。
而我,最终考上了大学,改变了命运。
不过,现在我觉得,那不是改变命运,那就是我的命运。我想,就算当年我辍学了,我也不会放弃读书。我可能会像多数我的小伙伴一样,去学裁缝,因爱读书,我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裁缝。或许,我会在村办小学当一个民办老师,因为爱读书,我一定会继续进修,自考,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即使务农,因为爱读书,我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农民。
我一直相信,是阅读给了我幻想,给了我希望,它们引领我往前走。
我相信,这些书也会在某一天遇到了某一个孩子,然后,在这个孩子的眼里与心里增加一点点光亮,而这光亮,会让他往人生更远的地方看过去、走过去。
(编辑 李婉莉 njlw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