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学问
2014-09-10李桂文
李桂文
朱仲南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版
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生活?
不久前,一个女童暑期在父母的馒头摊档帮工,上了新闻。一位同事看见了很感慨,撰文批评儒家文化传统下的生子养老“陋习”。文章写道:“如果是在欧美日这样的发达文明社会,小女孩自己不打電话报警投诉父母每天让自己做童工的话,周围邻居一早也会打电话替小女孩报警了。”
距离与文化的隔阂可以理解,这位同事成长于城市,留学于美欧,更熟稔于西式理念和分析逻辑。我生长于中国农村,年幼时帮父母干活这种“违法行为”,是千千万万中国农村孩子的成长常态。后来读了些书,也不觉得“在儒家文化秩序中,未成年子女是没有价值权利的”,恰恰相反,这让我们自小感觉到了自身的价值与责任担当。
人的价值解放,须以生存为条件。别忘了,就在我们的爷爷奶奶一代往上,贫穷和灾祸还是非常普遍的,若秉持“无能养活就无权生养”的观点,那就约等于认同了穷人没有繁衍后代的权利,这是荒唐的。
无疑,世界无限,生命长度有限,一个人无法做到事事亲历,不读理论就站不到巨人的肩膀上。但如果脑子里仅有理论,则又容易进入另一个更严重的怪圈,那就是,分析问题很可能沦为某种形式的“算命”,在看似严谨的逻辑下演绎出荒唐的结论。
理解中国,要把自己放入中国的现实,把理论投射到中国语境,用中国的话语来谈问题。超脱中国谈中国的文章与书籍汗牛充栋,而摆在面前的朱仲南先生这本新作《环境·语境·心境》,用地地道道的中国话语、在中国的语境中来谈论亲身经历与思考的许多中国问题,构成一个不同的对照。
朱仲南先生的人生阅历可谓丰富,他大学毕业后当过教师、记者、总编辑,后入仕,官拜厅级,知“江湖之远,庙堂之高”。而他的本色着于“江湖”,不强调文章的身段,而是用老百姓的话来谈老百姓的事。比如书中有一篇《好戏不愁没人看》写到,早年下生产队给社员们开会,因为不了解农民,第一次遭遇冷场;第二次吸取教训,先放电影《地道战》,中间趁换片的时间说,社员同志们,带子还没有好,趁这个机会跟社员们说几件事……结果电影看得津津有味,“会议”也开得相当成功。以这个例子,说明“思想转变了,端正了,事情就变得和顺了”。讲话有没有人听,得看场合,得看对象,还得靠双方感情的沟通。
辜鸿铭说过,中国人一直过着一种孩子般的心灵生活。某种程度上,中国的很多群体,一直都是孩子,注重线性思维,这就是语境。这种语境显然不能简单用“愚昧”去反对,而要用道理去改造。本书许多文章从亲身成长经历和感受出发,也不时戳一下文化的陋处。比如批评国人好抱怨,“喝点啤酒,开始发牢骚、批判现实”,以宣泄为乐事,行动上则百无一用。这种状况至今未改,表现为社会共识缺乏的同时,人们无法合作,干实事的人也往往会被怨谤击垮。文章认为这正是传统文化中应该剔除的糟粕。
官场有许多禁忌,但朱仲南先生几乎没有“忌口”,喜怒笑骂,收放自如,殊为难得。能够在真言无忌的同时保持着自己各种场面上的得体,这是一种境界,也是学问的一部分,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容易,从心所欲则难,这需要真心去对待规矩,就像我们应该真心去对待现实一样。
一个圆融的智者,怎么面对年轻人成长的烦恼?书中也给出了建议:“不必苦恼,读些好书,交些好友,做些好事,以平常心对不平常事,以不平常心对平常之事。”
用涓流聚合形成的习惯来解决问题,这恰恰是我们当前的社会缺乏的。喧嚣的言论市场,各式的思想、文化和制度批判,需要一点平常心和不平常心,有耐心去感悟生活,等待习惯的成型,而不是用什么理论,试图急切地格式化他人的脑袋和生活。
刘海影 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9月版
目前的中国经济隐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体制性因素导致过多投资,过多投资导致过剩产能,过剩产能受到巨大的债务杠杆的支撑,但却难以长久持续。如果现有问题得不到本质解决,中国经济将迎来大变局时代。作者是经济学者,国际对冲基金经理。
王京生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1月版
古希腊、近代欧洲、美国和中国都曾在创新、智慧、包容和力量下迎来过国家发展,但南宋时期的临安和古罗马的另一种形式的“文化繁荣”导致国家走上失败之路。作者认为中国文化发展正在迎来一个伟大的时代。本书作者是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文化学者。
【美】张少书 (Gordon H.Chang)著 顾宁 刘凡 李皓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8月版
尽管美国政府从杜鲁门开始到约翰逊时期在公开场合没有承认中苏的分歧,但大量文献表明,这几任总统不但认识到中苏的不同,而且还利用这种不同和分歧。本书重点分析了冷战时期的复杂问题并对以往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作者是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