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群:追问“金银花”

2014-09-10李少威

南风窗 2014年26期
关键词:花农银花隆回县

李少威

陆群20多年来,一直仗义执言,不惧压力、不畏繁琐,身体力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在2014年的金银花改名事件中,陆群挺身而出,力图纠正他认为的错误决定,体现了身为一名公务人员以及一名共和国公民在依宪治国要求下的责任担当。

2014年,与“御史在途”这个网民们熟络的微博名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普罗大众都很熟悉的“金银花”。

就中国民间百姓的传统认知而言,“金银花”是一个不需解释的名词,南北皆有分布,药理药性一致,同为忍冬属的不同种类金银花在药品、食品领域可以混用。然而,在2005年新修订的国家药典中,金银花只剩下主产于山东的“忍冬”一种,而主产于南方的几种,则被命以“山银花”之名。

这就意味着,广大南方地区基本上“不产”金银花了。

名字的改变只是一个表象,紧随而至的是利益格局的彻底重新划分。原本南方金银花可以作为原材料用于480种药品的生产,被改名“山银花”之后,只剩下36种。干花价格一落千丈,南方千万花农损失惨重,更多诡异的利益和逻辑怪圈浮出水面。

“御史在途”,是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他在今年5月获悉这一情况,用两个多月时间深入调研,前后阅读了与金银花相关的论文2000余篇,于8月12日连发13条微博,举报南方金银花被命名为“山银花”毫无根据,其实质是权力为利益集团代言的腐败行为。

川、渝、桂、湘、黔五省区市,分布着大面积的山区,山区百姓以少数民族为主,因为土地贫瘠,耕地稀少,世代生活艰难。

金银花,这种每个放牛娃都认得的美丽花朵,在这些地方随处可见。因为金银花入药、入食均应用普遍,山区百姓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便把它作为一种经济作物进行人工种植。改革开放以后食品、药品市场不断扩大,种植金银花,成为武陵山区和秦巴山区不少百姓的致富门路。

2003年的非典疫情,让金银花的功效被市場广泛接受,金银花种植户迎来了空前的经济利好期。此时,南方的金银花产量,占据全国的60%以上。仅湖南隆回县,2001年种植面积已达13.7万亩,年产干花750万公斤,占到了全国金银花总量的一半左右,为此,当年隆回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

灰毡毛忍冬是隆回金银花的主要品种,而在整个南方种植区,主要品种还包括黄褐毛忍冬。

那些南方种植户不知道,由于国家药典委更名,他们种植的早已不是“金银花”。“中国金银花之乡”,也基本“不产”金银花。

因为在1963年版的国家药典名录之中,“金银花”的来源只有“忍冬”一种,主要产于河南、山东。1977年修订过的国家药典名录,“金银花”的植物来源扩容,增加了“山银花”(广西岭南地区一种金银花)、红腺忍冬和毛花柱忍冬三种。虽然扩大了范围,但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两个南方主打品种,仍然不是“金银花”。

“非典”后,灰毡毛忍冬的产量已占全国金银花总产量近70%,隆回县政府为了让灰毡毛忍冬进入国家药典,多次向上级政府部门陈情,甚至不惜花钱“公关”。

2004年,正在修订的2005年版国家药典,终于收入灰毡毛忍冬,但并没有进入“金银花”植物来源,而是与原来属于“金银花”的“山银花”、红腺忍冬、毛花柱忍冬(两年后增补了黄褐毛忍冬)一道另取一名,统称“山银花”。“金银花”,又只剩下主产于山东的“忍冬”一种。

“山银花”,听上去就像“山寨金银花”,身价不到金银花的1/5。国家药典委对此的一个解释是,为科学计,实行“一药一名”。

“‘金银花’是一个沿用千百年的民间俗称,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品牌,中医界常用的金银花就有17种,凭什么仅仅归之于主产山东的忍冬,而南方的众多产品却以广西一个特定区域的名称‘山银花’呼之?你如果有证据证明这些金银花存在差异,为什么不在‘金银花’大项下进行细分?‘山东金银花’直接简称‘山银花’,不是更方便吗?”陆群的质疑从这里开始,“而且既然是想实现一药一名,为什么山银花下面还有5种植物?”

陆群说,原本南北金银花完全可以混用的制药市场,因为名称一变,格局彻底重建。以往可以进入480种药品原料的南方金银花,改名后可以合法使用的只剩下36种,南方金银花的出路基本被堵死了。

然而,真实的需求格局没有变化,南方金银花对市场的供给仍然稳定在70%左右。

这种满足,是通过对山银花的“洗白”行为来实现的。北方金银花商人到南方收购山银花,运到北方之后混同为金银花一起售出。南方种植户将山银花卖给金银花商人,每公斤仅20元左右,商人再把山银花当作金银花卖给制药企业,每公斤价格在120元以上。

陆群认为,这显然是在命名的文字游戏之下,对南方花农赤裸裸的掠夺。

改名之后,国家食药监总局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十分尴尬的逻辑怪圈。因为70%的市场供应由山银花承担,具体的市场运作事实上也默认了这一情况,那么,如果山银花入药与金银花入药并无区别,改名就是多此一举,还人为造成了南方花农和制药企业的法律困境;如果两者入药确有区别,则市场上以金银花为原料之一的药品,大部分都是符合质量要求的“假冒伪劣药品”,必须查处;如果严肃查处,那中国药品、食品市场的金银花又会出现人为的巨额短缺。

此外,很多药厂当年在做药品试验时使用的原料就是“山银花”,现在批量生产了就不能使用“山银花”了,那么这些药品是不是必须全部下架,重新进行试验?

“一种中药多种来源的情况,在国家药典名录中比比皆是,专门拿金银花说事,时间节点又是在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金银花身价大涨之后,显然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利益阴谋。”

陆群指出,2005年主持修改国家药典名录的两名主要负责人,都是山东人,这部分印证了其阴谋论推断。隆回县当时的一名常务副县长曾亲口说出,2005年修订药典之前,曾有专家向隆回县领导索贿,“给200万元就可以把灰毡毛忍冬放到金银花项下面”。

在没有司法定论之前,这些都还属于现象。明面的交锋,看上去还是从医药专业的角度展开的。

陆群引领下的社会追问,也让国家药典委不断出示新的改名理由。陆群说,最新的一条理由是,山银花中含有大量皂苷,用于注射针剂可能导致溶血反应。“这条理由在当年修订药典时根本无人提及,近年来才有学者提出这个问题。溶血反应是要命的事情,所以这样一解释,老百姓觉得改名也就好接受多了。”

“问题是,注射针剂的制作,难道是直接把山银花熬水后打到人的血管里头去?那是一个严谨的提纯过程,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针剂只提取其中需要的成分。”

陆群说,人参、田七、柴胡都含有大量皂苷,但中国现在还有人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甚至人参田七注射液,如果按照对方逻辑,那么这些久已有之的注射针剂早就是非法药品。“以前难道你就不管百姓死活?”

11月份,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向湖南省食药监局发出了复函,称为避免产生新的“同名异方”问题,相关生产企业应直接将处方中金银花变更为山银花投料生产。

这一结果,等于是从市场角度确定了山银花的合法地位。尽管它依然不是“金银花”,但对于南方花农和制药企业,都是一个市场利好,至少走出了法律困境,重新找到了出路。

“在原则和是非面前我绝不低头,无论受到何种压力都不会屈服。”

猜你喜欢

花农银花隆回县
雪之韵
浪漫之都
春天
“玩”和“王”的争吵
森和众
《花农》:弦歌未止,薪火相传
《花农》:一个美丽的童话——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花农》的笔记体叙事
我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