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陲小城额敏新疆国境线上最神秘的风景

2014-09-10荣楠楠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牛魔王弹唱哈萨克族

荣楠楠

这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冬季,当塔尔巴哈台山和吾尔喀夏尔山被白雪覆盖,夹在两山之间,有着相同海拔高度的海航山,竟然没有一片积雪;无底湖没有进出水口,无论旱涝,湖面既不上升也不下降;野生灌木自然形成了一幅“中国地图”,并清晰地展现了大陆板块之外的台湾岛、海南岛以及南海诸岛。

这里有着奇特的婚俗,举行婚礼时,新郎的父亲要化装成牛魔王,母亲要化装成铁扇公主。婚宴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是熏马肠。当地牧民制作的一根长1111米,重4572公斤的熏马肠,已被列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在中国的大西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额敏县实在小得有些不起眼。这个位于新疆伊犁州塔城地区的小县城三面环山,在那些连绵起伏的山峦下,有绿草如茵的牧场,而额敏河像一条洁白的哈达横贯全境,县城也因此而得名。在回语中,“额敏”意为“清净平安”。仿佛得到了这个吉祥名字的庇佑,额敏在漫长的历史中度过了清净平安的岁月。

这里处处呈现神秘的色彩,无论是海航山上被风吹得一干二净的积雪,还是既没有进水口,也没有出水口的无底湖,抑或是那由野生灌木自然形成的“中国地图”,都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而生活在这里的哈萨克族人,用独特的习俗展示了这个民族的精彩风貌;保留至今的岩画和古城遗址,将额敏人先祖的文明活脱脱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神奇的海航山和无底湖

灌木自然形成的“中国地图”

额敏县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短暂宜人的夏季是最美的季节:生机勃勃的大地披着一层郁郁葱葱的外衣,绿色的草原上,黄色、白色、紫色的野花星星点点,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漫步,清澈的额敏河水一路欢唱着奔向远方。

不过,如果你在冬季来到这里,则会领略到另一派迷人的景象:县境内的两座大山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北面的塔尔巴哈台山银装素裹,南面的吾尔喀夏尔山也是白茫茫一片。不过,当你惊叹眼前壮美的风光时,你会发现这样一个奇异的现象:夹在两山之间的海航山,竟然没有一片积雪!几乎相同的经纬度,相差无几的海拔高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对此情景,初次来到这里的游客有种种猜测:有人认为山上有地热,较高的温度导致了积雪融化,还有人认为是神灵在作怪。其实,这些猜测离真正的原因相去甚远,当地的居民会告诉你真实的答案:海航山上的雪都被大风刮走了。

海航山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正好在塔尔巴哈台山和吾尔喀夏尔山之间的山口处,沿两座大山吹来的风在此处汇集,形成了特有的“杰勒得么”( 哈萨克语“风多”、“风大”之意)风线带。在这条风线带上,只要刮风,至少会持续3天,有时能连续刮上十几天,一年里有200多天都充斥着呼呼的风声,因此,别说是轻飘飘的积雪无法在山上聚集,就连草木和稍小的石块都难以立足。

尽管海航山上没有积雪的秘密揭开了,但无底湖的水从哪里来,至今都还没有找到答案。无底湖位于额敏县城以东100公里处的巴依木扎谷地南端,湖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关于这个湖泊,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之处。

无底湖的水含碱,水质跟大名鼎鼎的死海非常相似,所以湖里也和死海一样,没有任何生物存在的痕迹。没有人知道无底湖到底有多深,在当地的传说中,它深不见底。而最让人疑惑的是,人们不知道湖水从哪里来,又要流到哪里去,因为无底湖没有进水口,也没有出水口,无论旱涝,湖面既不上升也不下降,始终保持不变。

人们宁愿相信,无底湖是千年前一位英姿飒爽的女性留给额敏的纪念品。相传唐代有名的女将樊梨花为平定西域,率领大军征讨突厥人,行军至巴依木扎谷地时,见此地水草丰茂、地势险要,便安营扎寨,无底湖便是她某次梳妆后遗留在草原上的铜镜化成的。至今这里尚存的樊梨花点将台和刻有樊梨花头像的拴马桩,似乎也默默地证实了这个美丽的传说。

奇特的地图山是额敏县的另一个未解之谜。在这个边防线上的小山丘顶上,野生灌木自然形成了一幅惟妙惟肖的“中国地图”。这幅“地图”呈暗褐色,与周边的绿地形成极大的反差,不仅形状、比例与中国地图极为相符,甚至还十分清晰地展现了大陆板块之外的台湾岛、海南岛以及南海诸岛。巧合的是,这幅“地图”正好处在边防线上,边防战士们日夜守护着它,犹如守护着960万平方公里不可侵犯的神圣领土。

欢乐盛大的阿肯弹唱会

世界上最长的熏马肠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多能歌善舞,居住在额敏的哈萨克族牧民也不例外。一年一度的阿肯弹唱会,是哈萨克族人流传了几百年的盛大节日,“阿肯”是哈萨克族人对民间歌手的称谓,在一年中最美好的夏季,散居在草原上的牧民们骑着骏马汇聚到一起,参加阿肯弹唱会,那时,各地的阿肯都会一展歌喉,歌唱美好的生活。

当阿肯们身着节日盛装,弹着冬不拉意气风发地登场时,阿肯弹唱会的序幕便拉开了。歌者中既有初露锋芒的英俊后生,也有饱经沧桑的前辈艺人;既有风采依然的中年妇女,也有黄莺初鸣的年轻姑娘。他们边弹边唱,即兴创作,用优美的歌声唱出牧民的幸福生活。除了弹唱,赛马、摔跤等游牧民族传统活动,也是阿肯弹唱会的保留节目。此时,平日难以谋面的亲友们欢聚在一起,在美丽的姑娘和勇敢的小伙之间,甜蜜的爱情悄悄萌芽……

除了充满欢乐的阿肯弹唱习俗,额敏的哈萨克族人还沿袭着奇特的婚俗。当一对恋人成婚之时,新郎的父母可要为难了,因为在举行婚礼时,他们必须化装——父亲戴上牛角,穿上盔甲,化装成“牛魔王”的模样。有趣的是,“牛魔王”手里拿的,不是自己的武器混铁棍,而是猪八戒的钉耙——这或许是因为在《西游记》中牛魔王曾变化成猪八戒,从孙悟空手里骗回芭蕉扇的缘故。新郎的母亲则要化装成铁扇公主,手里拿着芭蕉扇。这个奇特的风俗从何而来,延续了多久,当地人也说不清。据民俗学家推测,大概是因为古时额敏县的牧民们把这里当作了牛魔王夫妇的故居。当初孙悟空熄灭的火焰山,离额敏也不远,因此牛魔王夫妇曾经住在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婚礼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婚宴。在哈萨克族的婚宴中,菜品都极具民族特色,其中熏马肠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据史书记载,额敏的熏马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冬季,当地哈萨克族人都要选取一批膘肥体壮的马匹,宰杀腌制后供过冬食用。熏马肠选用马肉中肉质最好的肋条肉,撒上盐、大蒜等调料,拌匀后灌进洗净的马肠,两头扎紧,用散发自然清香的苹果树枝和杏树枝熏干而成。熏马肠色泽酱红,肥瘦相宜,香味浓郁,是当地牧民最爱的食物。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初,当地牧民从44匹宰杀的马中整整选用了4吨肉,制成了长达1111米,重4572公斤的熏马肠。这根已被列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世界最长熏马肠”面世时,被盛放在一个直径6.5米的大盘子里,一圈一圈地盘成毡房的形状,总共71层,高达4米,看上去就像一座熏马肠盘成的小山。这根熏马肠,最终卖出了每米1.2万元的高价。

古代岩画中的游牧生活气息

失落的也迷里古城遗址

作为西域最丰茂的牧场之一,长年饱受雪山滋养的额敏河畔,早在3000多年前就成了游牧民族钟爱的放牧之地。在大风经年不息的海航山背风面,古代的牧民就在岩石上刻画下他们的生活,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想象。

海航山的岩画散落在临近山顶的黑色巨石群上。这些黑色的岩石仿佛是大自然斧凿而成,多为平整的方形,顺着山势倾斜,尽管岁月的侵蚀将这些巨石龟裂成大大小小的矩形,但3000年前留下的那些岩画作品依然清晰可见。

岩画群朝向正南方的牧场,可以想象,3000年前的放牧人正是站在这个位置上,将方圆数里的牧场收入眼帘,守护着牛羊的安全。在放牧的闲暇,平整的黑色岩石便成为了天然的画板,以尖锐的石头作为画笔,放牧的牛羊成为最好的模特,在不经意间创作了这些岩画。

也有人认为,岩画群所在的地方,也许是当年游牧民族的祭祀场所,这些岩画是为祭祀而创作的。因为在岩画中,“画家”将祭祀的场景一一记录了下来:一组男女混杂的人群正手舞足蹈,像是在庆祝什么。还有一幅岩画,是一名男子手持长矛,单腿前倾,矛头正对前方的鹿,这显然记录的是狩猎场景。正是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让我们仍能感受到当地先人们的游牧生活气息。

在岩画产生之后的许多年里,额敏县一直是西域的重镇。1132年,金国灭辽之后,带着辽国残余势力西逃的耶律大石以额敏县为政权中心,建立了西辽。1218年,西辽为成吉思汗所灭后,成吉思汗将此地分封给三子窝阔台,窝阔台便将其王国的首府设在了额敏。在继承汗位成为蒙古大汗之前,窝阔台率部在额敏河南岸大兴土木,建成了一座四方形的都城,并命名为“也迷里城”。在窝阔台及其子孙继承汗位时,也迷里城作为窝阔台汗国的首府呈现出了空前的繁荣。不过,随着窝阔台一脉在权力斗争中的落败,也迷里城逐渐败落,仅剩下一处遗址,见证曾经有过的辉煌。

现在还能看到的也迷里古城遗址,坐落在额敏河东南侧不远处,遗址长2000米,宽1800米,面积约3.6平方公里,夯土的痕迹还依稀可见。窝阔台时期留下的敖包历尽风雨,依然默默守候在那里,无言地诉说着曾经辉煌的一切。

在离古城遗址不远处,还有一座西域少见的大型古墓,其封土高20米,周长192米,除了大汗和王侯一级的人物,我们很难想象还有谁能拥有这样高大的墓冢。这不禁让人感叹:在额敏这片土地上,究竟还埋藏着多少秘密,有待人们去发现?

猜你喜欢

牛魔王弹唱哈萨克族
论乐理视唱对幼教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的影响
牛魔王
哪吒失手
让魔王消失
不会乐器也能“秀”弹唱“玩”编曲
新疆哈萨克族鹰舞
适彼乐土
南山赋
做妖不能太牛魔王
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与饮食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