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鹰猎,守望古老的苍穹

2014-09-10白静航

莫愁·时代人物 2014年4期
关键词:猎鹰满族主人

白静航

鹰屯,奉旨鹰猎

秋冬季节,走在白山黑水畔的吉林打渔楼村的街道上,总能看到北方汉子,一身翻毛羊皮猎装,头戴长毛狗皮帽子,脚蹬高腰雪地鞋,胳膊上架着目光炯炯的猎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猎鹰高傲地仰着脖子,威风凛凛,目光敏锐地注视着周围,时不时地扑几下翅膀。

鹰,是北方民族心中的神鸟,驯化猎鹰是吉林人古老的传统技艺,其渊源可追溯至满族的先民女真人。女真人狩猎以鹰犬为伴,他们把猎鹰叫作“海东青”,意为从大海之东飞来的青色之鹰,驯鹰的传统在此流传了近千年。

据史料记载,长白山下,松花江边有个叫打渔楼的村子,由努尔哈赤亲自命名,它是金代文明的发祥地。1658年,清朝顺治年间在乌拉地区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这里便成为“狩猎八旗兵丁”世居的基地。自此,为皇宫驯养猎鹰成为打渔楼村满族男子光耀门楣的使命。数百年间,打渔楼村传承古老的鹰猎传统,培养了诸多驯鹰和养鹰能手。

至今,这里三百多户满族人家仍然保持着捕鹰、驯鹰、养鹰的传统,全村有驯鹰人七十余名,其中著名的驯鹰人赵明哲已被认定为中国民间文化“海东青驯养”的杰出传承人,并被誉为“鹰王”。居住在此村和罗古村的满族关、赵、杨、奚、付、曾、刘等家族,都是满族鹰猎文化的直接传承家族。打渔楼村已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活态文化基地,并且有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新名字——鹰屯。

驯鹰,独特技艺

鹰猎可分捕鹰、驯鹰、放鹰、送鹰几个过程。驯鹰人捕鹰,有独特的方法和技能,俗话说“二八月过黄鹰”,每逢这个季节,天空盘旋的鹰举目可见。特别在农历八月份,是当地人捕鹰的最好时机。捕鹰一般在山头处进行,捕鹰前,要叩拜鹰神,然后用雉鸡、鸽等做诱饵捕鹰。

捕到鹰后,要驯鹰。首先要“熬鹰”,把它的野性熬掉,办法是猎户要陪着鹰,不让它睡觉。接着训练它接近主人,让它能习惯地站在主人的手臂上,这一过程叫“过拳”。接下来是“跑绳”,即让它在远处听到呼叫,能习惯地飞到主人的手臂上。放鹰前,为了增强猎鹰的进攻欲望并让其听主人的使唤,首先采取“喂轴”,就是让鹰吞下用肉片裹着的麻团,当它吞下两三个之后,便呕吐不止,使它充饥不成,倒搭胃食,这个过程叫“勒膘”或“甩轴”。这样,鹰的体重就能保持在1斤9两左右,能够达到放飞的标准。

放鹰时,主人要站在山头最高处鸟瞰。山坡上四五个人呈一字形排开,持棍棒响器敲打吆喝,惊出野鸡、沙鸡、狐狸、山兔等,此时,居高临下的猎鹰,铁嘴如钩,双目瞭望,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沟沟坡坡。一旦发现猎物,猎鹰尾巴上长长的尾羽上下摆动,尾铃叮当作响,以异常迅猛的速度直扑过去。鹰只要看见猎物便穷追不舍,不将猎物捕获绝不罢休。鹰的力气很大,年过三岁的鹰称作“三年龙”,可与比它身体大得多的狐狸、狍子搏击。

传承,保护和发展

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比利时、捷克、法国、韩国、蒙古等国家在会上提议将鹰猎文化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名录并获得批准。

为加速对具有世界意义的鹰猎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传承,2012年2月11日,吉林省鷹猎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启动仪式在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打渔楼村举行。打渔楼村成为鹰猎文化的传承基地,该村“鹰王”李忠文在启动仪式上现场收了八名徒弟。

目前,野生猛禽的数量越来越少,如何实现保护野生动物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双赢,成了专家和学者们思考的问题,但实际上,很多鹰猎人都遵循春季放鹰回归自然的传统,鹰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完整的自然文化,它凝聚着祖先对自然的理解和认知,这是自然与文化的连接。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鹰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打渔楼村每年都有驯鹰人被外地聘走,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利用鹰猎技术在机场和草莓种植基地驱赶害鸟害兽,还有一些鹰猎人去马术俱乐部、滑雪场等从事表演工作。祖宗传下来的这门手艺,不仅仅是一种记忆,也发挥了新作用。

编辑 钟健 12497681@163.com

猜你喜欢

猎鹰满族主人
我想去看海
小猎鹰学习记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主人有的我也有
弓的主人
全新达索猎鹰服务中心正式落成启用
我当小主人
猎鹰与儿子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