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俞飞鸿: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2014-09-10那子

妇女生活 2014年6期
关键词:电影学院姐弟恋勇气

那子

感情顺其自然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电视剧《大丈夫》里,你扮演的顾晓岩爱上了小自己9岁的男友,由此引发的姐弟恋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你如何看待“姐弟恋”和“老少恋”?

俞飞鸿(以下简称俞):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我觉得恋情本身没有什么可非议的,还是要看两个人的感觉。

记:据说拍完这个戏,你能接受姐弟恋的年龄差由之前的3岁变成了现在的10岁,是吗?

俞:人的成长是会有变化的,我在更小一点的时候完全不能接受姐弟恋,然而慢慢长大之后,我觉得其实没必要那么刻意地去界定什么。因为,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前面的界定可能会被全部打破,所以,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感情,面对自己的心灵就好了。

记:年龄不是你选择另一半时顾虑的因素,那你最在意的是什么呢?

俞:要看一个人的性情。这个话题,我曾经问过我的父亲,我问他:“你需要我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比我大很多或者比我小很多的,你会介意吗?”我父亲说:“不介意,选人就几点:首先他一定要很善良,其次要孝顺,还有要懂得感恩,其他都不重要。”我内心非常赞同父亲的观点。

记:你长得很漂亮,又有一定才华,家境也比较好,某种程度会给喜欢你的男性设置一道门槛,会吗?

俞:应该不会吧。我觉得一个男人应该有自信,如果他连这点自信都没有,那怎么在一起呢?两个人在一起应该很简单,没有必要顾虑那么多。

记:感觉你在情感上的气场很强大,所以要求另一半也要有足够的自信才可以。

俞:我觉得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和一定的信心,否则,很多事情都做不好,也不能很坦然地面对生活。

记:很多人在比较小的时候可以为爱情而爱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为婚姻而婚姻了,你会吗?

俞:我都不会,我不会过于夸大爱情,也不会放弃它。有的时候,我们把爱情夸得太大了,其实,不是光有爱情就可以充实你的整个人生。人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里面包容的东西很多,除去爱情,还有亲情和友情。所以,我不会把爱情放得那么大。但是,我也不会放弃对爱情本身最简单最纯真的追求。

记:你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吗?

俞:当然。我父母虽然经常斗嘴,但他们感情很好。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就像小孩儿一样吵。有时候,我们常常会帮着妈妈跟爸爸斗,但是妈妈又反过来站在爸爸那头,说:“哎,你们不能这么跟爸爸说话啊。”我家是一个其乐融融、精神环境比较自由的家庭,孩子们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

记:你父母现在也不会催你赶紧找男朋友,赶紧成家?

俞:他们放弃了吧。我觉得中国传统家庭的父母,这方面的意愿肯定还是有的,但是他们还是比较开明的,看我现在状态还可以,所以干脆不说我了。

记:现在还没有情感的归宿,你不会是恐婚吧?

俞:不是,我不恐婚,也不排斥婚姻,更不会去设定条条框框,比如一定要到什么时候结婚、一定要到什么时候生孩子等等。我觉得那样的话我的人生就不自由了,我喜欢一种很自然的状态。此外,如果某一天我结婚,我会很努力地去经营我的婚姻;如果我这一生都没有结婚,我也不会过得很悲哀,这就是我的人生态度。

记:其实,有很多人也这么想过,但是未必能做到,能做到的人还是挺让人羡慕的。

俞:我只是有这样一个信念去做,过得自然,过得坦荡,然后在生命中自己寻找快乐的点。我觉得人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施舍和给予上,不能期待别人给你快乐,要自己一点一滴去寻找和发现快乐。

生活顺其自然

记:你是那种比较坚持的人吗?

俞:是的,如果决定了,我就会不惜代价、尽力去做。但如果不是我能力范围内能控制的事情,那也没有办法。

记:电影学院毕业之后,你就留校了。但是,工作一年之后,你选择了去洛杉矶留学,那么好、那么稳定的一个工作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

俞:没想那么多,想做就做了。当时,我特别想真正地锻炼自己,特别想去独立生活一段时间,特别想到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里去探视自己的底线。

记:当工作和生存挂上关系,很多人未必会有勇气把梦想变成现实,你当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吗?

俞:没有,也许是因为年轻吧,当时没想那么多。而且,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接广告,开始拍戏,所以,那时候我有一些积蓄,不会太愁生存的问题。

记:如果是现在这个阶段,你还那么果断吗?

俞:那个时候的勇气完全是年轻的勇气,我就怕自己再过几年就没有那样的勇气了,所以,就做了那样的决定。如果是现在,我反而会有一些顾虑和思考了,比如我会想我需不需要这样做。

记:当时做那个决定,你父母支持吗?

俞:他们一直给我充分的自由,一直培养我独立的思考能力,让我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都有独立面对和独立思考的勇气。所以,我做决定之后只是跟他们商量,他们会指出他们的担忧,会告诉我:人生需要自己承担后果,你做的决定,将来不管是什么后果,你自己都要承担,如果你有这样的决心,那你就去做。

记:你在洛杉矶待了多长时间?最难的是什么?

俞:3年,刚开始的半年是最难的。之前,我就听很多去过那里的人说,半年是个坎儿,那个时候会特别想家。去美国与我去电影学院上学完全不同,电影学院完全是在中国人的环境里,而且每年寒暑假都会回家,我不会觉得特别遥远,可是到了美国,半年后,突然就不想待了,特别想回来。很多人觉得最难的是生活中的压力,其实不是,很多体会和成长都是心理和心智上的,我觉得我不去经历那个,可能很难体会到什么是“特别想家”。

记:熬过那个坎儿之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俞:就是坚强了。我当时很想放弃,但是我觉得半年时间还不够锻炼我独立生活的能力,我的成果还不是那么多。所以,熬过了以后,我就觉得自己强大了很多。

记:你原本打算待多久?

俞:也就是两三年吧。除了刚才说的,还有就是,我想把英语学得扎实一些,能够比较自然地说英语,而不是永远在想,永远在背单词。

记:你觉得没有语言障碍会特别自由吗?

俞:对,这也是迈向心灵自由的一小步。我觉得学会一门比较世界性的语言确实让自己在精神上和心灵上更自由了。比如,旅行的时候,我不用担心看不懂标语,不用担心没办法跟人家问路;我想去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看看走走,买张机票就能走了。

记:你经常会有“说走就走的旅行”吗?

俞:经常会。有时候是自己一个人,有时候和人约好,但人总会有事,那时候我就自己一个人走。有一次我和几个闺蜜约好去吴哥窟,可真到了约定的时间,她们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我就自己去了。我觉得这个也是我去学习的收获,让我能享受这种精神上的自由。

记:从旅行中,你得到的收获是什么?

俞:很多。我觉得世界很大,一个人要心胸开阔,一定要去了解很多。若你是井底之蛙,就看不到更大的天空。所以,要想心胸更大眼界更宽,你要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去看不同的风景,去不同的地域。而且旅行多了,自己的状态会越来越平和。因为你会了解到世界上有很多种不同的人生,你会觉得你遇到的那点事其实不算什么。

事业顺其自然

记:1998年,你因出演电视剧《牵手》回国。一夜成名之后,你曾一年连拍四五部戏,但是很快,你就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慢下来了,为什么?

俞:有一阵子,身边的人都说怎么怎么努力演戏,一年接了多少戏,怎么怎么忙碌,我就在想,我是不是不够努力,我要不要尝试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于是,我也学别人接了很多戏,结果特别别扭,我就知道:哦,我做不了那样的事或者我做不了那样的人,就这样吧,我还是做回原来的自己吧。慢一点节奏的生活对我来说,是最自在的生活状态。

记:娱乐圈的新人一茬一茬的,你就不担心降低曝光率会被大家遗忘?

俞:忘就忘了呗,为什么非得要人家记住我呢?我觉得这只是我的一份工作,我认真对待它,至于人家是不是记得我、欣赏我、接受我,都不是我能决定的。所以,何苦让它去影响自己呢?

记:让人记住是一方面,另外,不停地拍戏也意味着赚更多的钱,你就不想赚钱吗?

俞:钱多少算多呢?多少才是足够呢?对我来说,衣食无忧就可以了,我没有特别大的欲望。我觉得欲望过多自己会特别痛苦,因为你永远会觉得自己达不到。我不想把自己的人生搞得那么累。

记:所以,你不会觉得《爱有来生》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从筹备到拍摄一共花了10年时间,如果是别人可能会觉得太不划算了,但你心甘情愿。

俞:我老做不划算的事。但我觉得精神上收获很大,并且,这种收获别人看不到,只有我能体会到,我觉得我做了一件很值得的事情。

记: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会计算投入和回报比吗?

俞:会算,只是我算的方式和别人不太一样,我算的是精神上的收获。我觉得那更无价。比如,拍《爱有来生》那几年是我最充实的时候,我比之前更忙碌。我觉得我自己在创造,当你通过努力,把一个没有的东西,慢慢变得有形,你的成就感就会很大。尤其走过一段再回头看的时候,成就感更大。比如,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很多本来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去经历的事情浓缩到那几年,整个拍摄过程对我自己的性格和成长有很大帮助。

记:这个过程里,会让你有一些妥协吗?

俞:会。比如,老天下雨,我就只能等。结果,那场雨下了一个多月。我们停了一个半月才回去把片子拍完。

记:在戏里的妥协,会让你学会在生活中也妥协吗?

俞:两码事吧,我在生活上就是随意,从来不去刻意。生活上和工作上,我都不去设定目标,让它自然地去发生。比如做导演,我就是随缘,如果我真看到我想做的故事了,我想去做了,那我就去做。我不会想,前几年拍过,现在隔了好几年了,要赶紧拍一个,以此证明什么。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

记:最近几年,你很沉寂,为什么?

俞:我觉得生活中很多感受和感悟都需要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去获得。所以,如果不给自己一个空闲时间去感悟,人永远体会不到自己已经得到的这种快乐。我很喜欢在平淡的生活里去感受和感悟,跟自己亲近的人,跟自己的家人。我觉得若老去追求前面那些看不到的或者看到别人得到的自己也想要,会忽略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我不想让我的生活和我的生命这样盲目地流逝。

记:娱乐圈从来就是一个名利场,即便你再不想,也会被别人比较来比较去,你都不在乎吗?

俞:为什么要在乎?为什么要让别人的比较来左右我?我的人生是自己的,我自己知道是什么样子就行了。再说,我也不觉得娱乐圈就一定要怎么样,人生就是一种选择,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了。

记:你经常宅在家里,一点都不觉得寂寞或者是与世隔绝吗?

俞:不会啊。我很满意的生活就是睡到自然醒,然后起来看看书,上上网,看看片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比如,我最近在拍戏,中间有一天可以休息,我就会特别珍惜,甚至有一种感恩的心,觉得:“哇,有这么闲暇的一天,太幸福了。”

记:你的作家朋友很多,之前你自己也写过《爱有来生》的剧本,生活中,你会经常写东西吗?

俞:偶然有趣的事可能稍微记一点,但是很少,连现在很普遍的博客或者微博我都很少发。其实我也不是怕麻烦,我是一个不太会用语言表达的人,所以,我没有那么多话要说。我喜欢偷偷去感受,偷偷去听听去看看亲朋好友说了什么。看到有趣的,我就会觉得很开心。

记:你就没有需要和朋友分享的东西吗?

俞:快乐会和人分享,但麻烦都是自己解决,我不太喜欢去麻烦别人。

记:感受多了,总会想要去表达吧?你都会用什么方式表达呢?

俞:演戏和拍电影啊,把用语言很难说出来或者用文字很难写出来的想法或者情感,通过表演或者通过拍一个片子表达出来。

记:但是,你演的戏也不多啊。

俞:在有限的空间里去表达无限的情感,我觉得这种表达不一定以数量取胜。所以,我还是挑自己喜欢的,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去演。

记:你是个很有主见、特立独行的人,有人说你长得很“仙儿”,可望而不可即,一般认识你多久才能跟你熟悉起来?

俞:我这个人确实比较慢热,但我不是一个特别冷的人。我不是一个自来熟的人,不会像有些人一样见一次面就很亲很近。我喜欢自然亲近的过程。我身边的朋友也是慢慢熟悉起来的,我们也会互损,也会说笑话。

记:以你这样的性格,会有一见如故的情形吗?

俞:有,但也是藏在心里。我觉得这个人挺好,我挺喜欢,但是不会去过多地表达或者过多地找机会亲近。我是个比较被动的人,无论是交朋友还是相处都是这样。

记:很好奇,你觉得你的缺点是什么?

俞:挺多的,比如比较固执,比如我其实是一个不太会说好话的人,等等。在大多数人看来,我可能比较温婉内向,但实际上我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急起来也会大吼大叫,偶尔也会不给别人面子,等等。

记:唉,女神也总算是有点凡人气息了。

俞:呵呵,本来就是一个凡人啊。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电影学院姐弟恋勇气
寻找勇气
勇气
姐弟恋靠谱吗
对艺术院校就业情况的思考
你的勇气如何
一家电影学院的打开之路
你能否驾驭姐弟恋
前行的勇气
姐弟恋,合适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