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更贴心
2014-09-10葛丽丽
葛丽丽
灵感之源——莫兰迪与密斯
这是一个改造项目,基地拥有良好的室外自然景观条件,但原有的建筑内部阴暗压抑:已有结构的的一层层高3.3米,梁下高度2.6米,空间比例相对低矮;二层空间的高度具有优势,但一层与二层的联系较弱,原有建筑的双层特点也没有展现出来。
因此设计一开始考虑的是如何让上下层联系起来,不只是在空间上,也是在未来使用者的心理感知层面上。让楼上和楼下的人都能感觉另一部分成员的存在,营造出团队感。在氛围上希望营造出完全开放,具有空气感的流动空间。不止是单层平面的流动,还是上下层之间的流动感。
为了做到这一点,设计师做了大量的尝试。密斯(Mies)的德国馆以及莫兰迪(Morandi)的绘画给设计师提供了创作灵感。虽然密斯的作品具有二维的局限性,但在考虑三维层面的突破时,莫兰迪的绘画操作手法是很好的学习对象。在他晚期的作品里,主体和背景的形体关系以及色彩关系都趋于同化,简单化,一些画作的形体边界和背景融为一体。
“如果我们把空间里的家具看成物体(object),把墙体,楼梯等结构看成背景(canvas),通过让家具(object)和结构(canvas)同化、连接,与人的身体最易发生关系的家具就会把这种流动感传递给人体。楼上的空间因为结构和家具的同化,也与楼下联系在一起。”戴璞说。最后为了暗示空间的概念和氛围,设计师还特意摹写了几张莫兰迪的画作放在几个特殊的位置。
与场所对话
莫兰迪以独特简化的造型以及色彩表现的克制力,显示了他对色调运用的微妙以及平衡的天赋。看他的画作,人会不由自主全身心地安静下来,直透人的心灵。戴璞在该作品中的设计表达与莫兰迪的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通体的白色占据了主要空间,谨慎的搭配以木色家具,秉承做减法的法则,以明确洗练的线条突出空间的造型与气质。
简约不等同于极简。这个场所的特别之处在于,有深度,有韵味。那些看似“无设计”的表面形态背后,其实每一个线条体面都暗含着设计师特别的心思。为了创造具有空气感的流动空间,整个方案在空间划分上没有新建任何常见的隔断墙,而是采用轻质的家具格柜配合半透明的一厘米厚阳光板组成新的空间划分体系。家具和楼梯,扶手,吧台等共同组成一个隔断系统。此外,在主要交通空间中的曲线界面,引导着空间的流动性。
戴璞非常注重场所情绪的营造,以避免素淡的设计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设计师在删繁就简的过程中,不断地平衡着空间中的微妙关系。置身其中,你可能不会注意到空间的设计元素,而是被场所中流溢出的舒缓安静的情绪所包围。那些工作带来的压力,也就被这种舒缓的情绪裹挟着飘走了。真是无为而治,更贴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