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厚的杂文情结
2014-09-10刘晓霞
刘晓霞
摘 要:牧惠一生与杂文有着深厚的情结。本文旨在梳理牧惠杂文创作历程中,挖掘其杂文创作特点和思想内容。
关键词:杂文情结;牧惠;杂文思想
1942年春,仅仅十四岁的牧惠,就开始发表小说、新诗、评论及带有杂文味的短文。自此之后,牧惠就与文学,尤其是杂文,结下了深厚的情结。纵观其杂文创作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学步阶段(40年代)。中学时期,十四岁左右,牧惠就在报刊上发表了文章;但是,由于阅历少,积累少,所以此时期他的杂文便带有“为写而写的味道。”⑴
第二,追跑阶段(50-60年代)。从入游击区到解放后这段时间,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牧惠无法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写作,直到1958年,他才得以把主要精力转向创作,并且逐渐以杂文为主攻方向。此时,他的思想较之前成熟了一些。然而,一个人的思想和追求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他那个时代的特色。对此,牧惠在他的《学写杂文的三个阶段》一文里说:“五十年代青年人的特点是思想比较单纯因而也可以说比较幼稚,对党的文件的正确性坚信不疑,因而也可以说带有盲从因素。”⑵牧惠二三十岁时,写于五六十年代的杂文,大都是阐释党的政策和宣传极左思想的遵命之作。对于这些速朽之作,他后来流露了反悔之情,即“要做一个杂文家,他首先得有正确的思想,得有自己的脑子。而我当时的弱点恰在于自己没有或者说很少有自己的脑子,轻易地相信了一些同自己目睹的实际情况不符,同人民群众利益相悖的错误思想。”⑶当然,在这个历史阶段,牧惠并没有完全失去自我的思维和声音。他的《夜谈晨录》就抨击了当时盛行的那些歪曲别人言论而硬扣上帽子的恶劣风气;他的《屈莱顿和冯道》揭露了那些见风使舵的人的丑恶行径。这类文章虽只占他此时期杂文创作的百分之八九,但在那个“天哑地聋”、“十亿人都失去脑袋”的年代,有自己的想法,并敢发出自己声音的人,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发展阶段(七○年代末至八○末)。“文革”结束之后,很多作家都相继获得了“解放”和自由,并纷纷投入到“新时期文学”建设中。牧惠在老上级和同志们的鼓励下,又写起了杂文,并且越写越猛。自1979年到1989年,他写了八十万多字的杂文,主题是反封建愚昧和反腐败。对“文革”的反思,使他认识到,封建愚昧是阻碍历史前进的主要惰力之一,于是,他把反对封建愚昧作为主要斗争目标呈现在杂文里。对于越来越严重的腐败问题,有些杂文家都不想再写了,因为他们觉得写了也是白写,所以干脆就不写了;而牧惠却依旧坚持写此类杂文。⑹八○年代,是新时期杂文的繁荣与发展阶段,也是牧惠杂文事业的上升期。他的杂文集《湖滨拾翠》、《碰壁与碰碰壁》、《且闲斋闲话》、《当代杂文选粹·牧惠之卷》等相继出版。其中,《湖滨拾翠》还荣获了中国作协举办的全国首届优秀杂文(集)奖。牧惠勤奋耕耘在新时期的杂文园地里,以创作实绩确立了他在当代杂文界的重要地位。他拥有丰富的史学知识和敏锐的眼光,这在他的杂文中有充分的表现。他总是透过重重历史迷雾看到社会的本质;看到封建主义的根深蒂固;看到传统文化的劣根性;看到中国历史里没有人的位置。他善于从纷繁的史料里攫取杂文题材,在古与今的纵深对比中,让历史成为现实的镜子。关于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他在《关于<华表的沧桑>》里有这样的认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这是一面多么宝贵的镜子!当我们把现实和历史两相对照,又会产生多么强烈的戏剧效果!”牧惠的《华表的沧桑》等杂文,被称为“史鉴体”杂文,深得“春秋笔法”的精髓。这类“史鉴体”杂文,在牧惠此阶段的杂文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追究其中的缘由,大概有三点:首先是因为牧惠涉猎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并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所以可以信手拈来,为其所用。或者说这种曲笔是他的一种杂文艺术;其次是因为中国素有以文字治罪的传统,再加上牧惠因为杂文而在“文革”中挨批的亲身经历,让他心有余悸。所以炽烈的感情常常被内敛在对历史的评论中。当然,对“文革”这段历史,牧惠还是难抑其愤怒之情和批判的锋芒;但却多停留在社会政治层面的批判上;而少理性的反思与深刻的认识。这或许对一个“文革”受难的亲历者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冯英子所说“人的感情,其实是同他的经历、遭遇联在一起的。比方说十年动乱时期,被折磨的人当然不会对‘文革有什么好印象。”⑺最后是因为时代环境使然。生活在体制之内的人不免受一些约束;所以思想和言论的自由总是相对的,而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就像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要受重力的影响一样。任何时代都不会让老百姓有绝对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正如牧惠在《新时期的杂文》中所说:“‘文革之后,讲真话也并不那么容易”。或许是由于这些缘故,所以牧惠此时期的杂文给人的感觉是如骨梗在喉,知有不言,意有不达之处,读来无痛快淋漓之感。这也是整个新时期杂文的不足之处。
第四,飞跃阶段(1990-2004年)。九○年代以后,牧惠杂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两千年之后,更是有了一个飞跃的高度:思想上有深度,艺术上有提升。这是他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也是他退休后获得更大心理自由的表现。对此时期的心理状态,他的《难得潇洒编后记》一文中有过表述,即“开放改革以来,特别是‘告老还乡之后,可以读点自己喜欢读的书,讲点自己想讲的话,写点自己想写的文章,干点自己想干的事。”除此之外,比较宽松的文学环境也是原因之一。九○年代以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渐渐疏远,而文学与市场的关系却走近了。洪子诚说,九○年代后,意识形态对文学的监管方式是“采用更具弹性,并更多运用经济集团活动的方式,来影响、规范文学的取向。”⑻在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牧惠此时期的杂文呈现如下特点:题材广泛,既有敏锐的社会批评,也有深刻的文明批评,还有进步的社会变革思想。写得大胆、真诚、尖锐、深刻,改变了八○年代那种简单批判的作风,既指出了病因,也开了治疗药方。或者说批判与反思更理性、更深刻了,更加重视杂文的文学性。总而言之,牧惠这个时期的杂文,读来比较酣畅淋漓。这就是他飞跃阶段的杂文风貌。
梳理牧惠杂文创作历程,可知他的一生与杂文有着不解之缘。这不解之缘,让他与杂文结下了深厚的情结,并赢得了当之无愧的杂文家称号。
注释:
[1][2][3]牧惠.学写杂文的三个阶段.见.赵元惠编.杂文创作百家谈.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页138,页139.
[4]牧惠.风中的眼睛.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页326.
[5]牧惠.沧海遗珠.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页238.
[6]牧惠.风中的眼睛.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页275.
[7]朱铁志.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1976-2000).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页52.
[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页3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