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理想与现实
2014-09-10苏全飞
苏全飞
微博因其可以提供公共平台、创造公共舆论并促进意见平等交流成为目前最接近公共领域模型的媒介空间。本文从商业浸淫导致公共平台成为营销平台,碎片表达更趋向于制造网络暴民和海量信息增加有用信息整合难度三个方面来探讨微博在建构公共领域过程中的困扰因素。
一、微博时代
微博是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的简称,是由博客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媒体,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和互动的新型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不同客户端、移动设备等登陆微博网站,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以网页、手机、IM(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微博发送信息,每条信息通常在140字符以内。用户还可在微博上选择想要关注的对象,实时跟随、评论或转发其信息,形成更加简洁、快速的信息反馈。
2009 年 8 月,新浪启动微博测试,成为国内最早推出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2010年以来,搜狐、腾讯、网易相继推出微博产品。 调查显示,2010 年 3 月—2010 年 6 月,国内微博市场月覆盖人数从5452.1 万增长到10,307万。 在此期间,新浪微博月覆盖人数从2510.9万增长到 4435.8万, 同比增长 76.7%。
微博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实时性,使其成为草根人群发表言论的聚集地。
二、期待与现实
哈贝马斯1964年给出了一个公共领域的定义:所谓公共领域,意指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微博的兴起给“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带来更为贴近的诠释。与传统博客相比,在微博上以寥寥数语进行话题的讨论,更类似于生活中民众在市场上的倾吐。
在我国,微博建构公共领域的可能性分析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在内的特有的技术和传播优势,让人们对微博促进公共领域的发育充满了期待。
笔者认为,微博建构公共领域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提供公共平台,二是生成公共舆论,三是在意见交流过程中形成巨大的辩论场。
1.公共平台
微博作为公共空间,具有极大的参与性与公开性。
较之以传统单一的web访问方式,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方式如手机客户端、即时通信软件以及其他客户端组件访问个人社区,访问与交流更趋于随时随地。同时,微博中存在“去中心化趋势”,每个人都是信息发布的主体,也促进了用户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2.公共輿论
近年来的多起重大事件表明,某些信息通过微博传播后,会形成公共舆论并给社会公众提供议程设置。微博使公众拥有了强大规模效应的自主生产新闻舆论机制,舆论生产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利。微博传播不是点对点、面对面的传播,而是裂变式的广泛传播。
某一话题的关注人数经过螺旋式上升后,该话题往往会成为社会热点,而传播过程中每个人的评论就会形成公共舆论。
3.意见交流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公共领域这个概念最重视意见交流,理性对话是公共领域得以建构的首要条件。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功能为理性讨论和意见交流提供了可能性。在微博中,粉丝可以通过“转发”和“评论”对博主的提出话题展开讨论,而博主可以通过“转发”“回复”、和“私信功能”与粉丝对话。
微博构成的虚拟网络社区,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互动场域。草根一族也可以与业界精英进行对话,这就冲破了传统媒体造成的话语壁垒,“微博问政”就是最好的例子。
三、困扰性因素分析
微博的兴起为建构公共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普遍的乐观情绪下,我们恰恰需要认真分析微博在建构公共领域中的困扰因素,警惕过于乐观的期待将会陷入另一个“电子乌托邦”的美丽陷阱。
透过技术光环,冷静思考微博在建构公共领域的过程,就会发现微博在建构公共领域、生成公共舆论方面的现实效果还有待商榷和考察。
本文试图以政治经济学为研究视角,研究微博作为门户网站推出的社会化媒介,其背后与权势之间的关系,对照公共领域形成的三个条件,逐一分析可能影响微博建构公共领域的不利因素。
1.商业浸淫 公共平台变营销平台
微博,实际上是各门户网站开发出来盈利的工具,必然会受到商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微博这一公共平台也将会变为营销平台。
一个成熟的公共领域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发布和传递信息,任何人在虚拟环境中的行为都是自觉自愿的,不带任何目的。如果只是想通过渗透进公共空间来获利,也就失去了公共领域的本身的意义。
(1)微博营销
裂变式传播容易被广告商利用为营销工具。微博中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影响力巨大等优点,广告商利用来传播软广告,进行网络营销。
2010年6月1日,“站长之王”蔡文胜在新浪微博上开送 iPad,条件是粉丝超过 1 万的站长,只要转发他送iPad的这条微博,都可以获得一部 iPad。6月16日,蔡文胜再次在新浪微博上组织转发送iPhone4 的活动。从5 月27日到 6月 22日 26天时间内,蔡文胜新浪微博的粉丝暴增16.4万,增长了近 3 倍,平均每天增加 6310名。按照 16部iPad 和 32部iPhone4的市场价计算,蔡文胜此次的支出约为40万元,但他本人和旗下 4399游戏公司的知名度短期内有了明显提升,效果远远超过了直接投放广告。
(2)“目标受众”。
目标受众指的是对某项产品或服务具有明确吸引力的特定的人群或团体。目标受众决定了营销策略和传播渠道的形式。在媒介追求盈利的时候,一旦与广告商联手,那么微博中的用户将不再是公共领域中的信息提供者、意见辩论者和舆论生成者,而是某项商品推广和营销的“目标受众”,而微博也将成为“网络营销的阵地”。
另外,由于监管不利或者其他原因,微博上暴露在公共环境中的个人信息也存在被广告商窃取的风险。
(3)微博炒作。
“传播中的种种发明,迫使知识垄断或知识寡头的重新组合。”由于微博普遍采用名人效应,对一些行业明星和娱乐明星进行实名认证,这些人的“粉丝“众多,发表的言论自然传播的也更加广泛。这些名人的“意见领袖”作用被放大后,掌握了更多的话语资源,会给公共领域带来新的危险。
就像名人在电视节目上代言商品广告一样,不能排除名人在微博上被广告商收买并发布隐性广告的可能。一旦事实成立,名人的众多粉丝都可以定点收到这些广告,而广告商雇佣部分草根进行转发,形成虚拟的意见环境,这种人为操纵言论的趋势值得警惕和深思。
2.碎片表达 理性交流变网络暴民
微博的传播模式以来用户参与,其特点是传播者与受众角色的高度重合,人际传播可以迅速转化扩大为大众传播,这也是微博能够迅速形成公共舆论的传播机制。但是其伴生物则是极端舆论的群体化的接受与传播失控。再加上微博涵盖的信息非常有限,很难成为理性辩论的理想方式反而一旦传播失控,用户很可能被煽动而成为网络暴民。
(1).微博的技术杜绝了摆事实讲道理的可能。
某一事件发生后,就会有人通过微博快速而深刻地给它贴上标签。实质上,人们借助微博实现了虚拟的街头表达。此外,某些微博为吸引听众,经常进行煽动和作秀。
(2).微博的文本表达更具感染性和情緒化。
微博文本表达的精简化和碎片化,极大地激活和调动了感性判断和情绪化表达。文字、图片和声音的审美化、体验化也更深刻地影响着以微博主为代表的新媒体用户。
(3).微博的认知圈压抑理性对话和异质声音。
微博根据网络组织空间中身份、兴趣、话题甚至喜好进行选择性记忆、理解和认知,逐步形成了以个体、小群体为主的认知圈。同时,人们借助网络超越现实世界约束的优势,在更为广阔的虚拟世界寻找志同道合者,组成许多网络社区,进而形成一定的舆论网络。同质声音会被放大,异质声音有可能被压抑,理性对话的空间被压缩,寻求共识的基础遭到削弱。
3.信息泛滥 公共议题被淹没
微博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私语化特征使得这一公共领域中信息超载现象较为严重。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微博新闻内容所占比例仅为3.6%,无意义的个人琐事的信息占据 Twitter 传播内容的80%以上。
有效信息很容易被湮没在庞大的信息流中,另外,同质化信息的传播也会形成用户的信息倦怠,微博集单向与双向传播方式于一体,在信息传播时包含信息再创造的过程,巨大的信息雪球将越滚越大 因此,在低门槛迎来“人人微博” 时代的同时,由此引起的信息泛滥却让公共领域几近瘫痪。
四、结语
在当下社会转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中国,微博作为建构公共领域的一种工具,对完善我国舆论监督机制、健全政治民主、深化社会改革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如何未雨绸缪, 正视其在建构公共空间中存在的不足, 对促进这一舆论平台的健康发展, 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M ] 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9
[2][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 编,杨击译:《大众媒介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3]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新浪,2010年9月
[7]张跣:《微博与公共领域》,《文艺研究》,2010年12月
[8]维纳:《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
[9]王勇:《公民社会与新闻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