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氢气供应方案选择
2014-09-10李良浩李岩龙刘炳伟
李良浩,李岩龙,刘炳伟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95)
1 电厂氢气供应系统概述
山东某核电站新建2×1 250 MW第三代核电机组,核电站内发电机冷却、除盐水分配系统催化除氧等均需要用大量高纯氢气,因此必须设置一套氢气供应系统。通常情况下,氢气供应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氢气供应系统的规模;当地氢气气源状况;用户对氢气纯度、杂质含量及压力的要求;用户使用氢气的特性;电厂的自身特点。
目前国内电厂氢气供应系统的设置方式基本有3种:第1种是厂内设置电解制氢装置;第2种是电厂通过外购瓶装氢气向机组供氢;第3种则是直接通过管道向电厂供氢。第1种方案中,氢气量、氢气参数及氢气纯度可由电厂自己控制,对外部依靠少,但该方案工艺相对复杂,对运行维护水平要求较高;第2种方案需要考虑附近是否有满足电厂用氢参数及纯度的氢源,对外部依赖比较大,有一定的运输成本,但该方案系统比较简单,日常维护量小;第3种方案要求电厂必须靠近氢源,大多数电厂附近没有氢源,无法实现,实际应用实例很少,本文不予考虑。
2 国内发电厂氢气供应系统现状
2.1 火电厂氢气供应系统现状
国内300 MW及以上火电厂大部分采用制氢方式为全厂供氢,近年来,也有一些距离氢源较近的电厂采用外购氢气的方式,但极少有采用氢气管道直接向电厂供氢的业绩。
2.2 核电站氢气供应系统现状
目前国内投运及在建的核电站大部分采用电解制氢方案,见表1。
3 氢气供应方案
根据前文的描述,核电站氢气供应系统按电解制氢和外购氢气2种方案进行比选。
3.1 方案1
方案1用电解制氢系统制取氢气,采取中压储氢罐储存,减压后向发电机及其他用户供氢。
(1)制氢设备出力。按全部氢冷发电机的正常消耗量以及能在7 d积累相当于最大一台氢冷发电机一次启动充氢量之和考虑,制氢设备出力应为16.3 m3/h(名义工况),最终选择2台10 m3/h(名义工况)的中压电解制氢设备。
(2)储氢罐选择。采用制氢装置时,配套选用V=30 L,p=3.2 MPa的储氢罐。采取制氢方式,氢气源不受外部条件制约,而且制氢设备有一定的富余量,所以按满足制氢设备检修期间(15 d)正常消耗量和最大一台氢冷发电机一次启动充氢量之和考虑,厂内储氢量应为3 981 m3(名义工况),最终选择6台储氢罐。
电解制氢方案主要设备参数见表2。
3.2 方案2
方案2为在市场上直接采购品质合格的氢气。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可购买的氢气瓶参数为V=40 L,p=15 MPa。按满足7~10 d的正常消耗量和最大一台氢冷发电机一次启动充氢量之和考虑,厂内储氢量应为3 204 m3(名义工况),最终选择氢气集装格40组,每组20瓶,共800瓶。外购氢气方案主要设备参数见表3。
表3 外购氢气方案主要设备参数
4 技术、经济对比
4.1 技术可行性对比
从技术角度上看,无论中压电解制氢还是外购氢气,2个方案均可行。
从运行业绩上看,均在国内有运行经验。但在国内已投运的火电厂中,电解制氢方案远远多于外购氢气方案;国内在建和已投运的核电站中,电解制氢方案也远多于外购氢气方案。
从运行操作上看,由于核电站氢气消耗量比较大,按照方案2外购氢气的规格计算,每天要消耗20瓶氢气,氢气瓶的更换比较频繁,其操作、维护简单的特点没有得到体现,同时增加了运输成本。方案1采用电解制氢,符合核电站用氢量大的特点,同时不受外购氢源的制约,能稳定地为核电站提供氢气。
4.2 占地面积和厂房体积
表4为2种方案占地面积和厂房体积对比。由表4可以看出:方案2的总体积是方案1的1.33倍;但方案1的总占地面积却是方案2的1.33倍。所以,从土建投资角度看,方案1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节约总占地面积角度看,方案2更为合适。
表4 土建对比
4.3 经济性对比
2种方案的经济性对比见表5,方案1无人值守,方案2需1名运行人员。
表5 经济性对比 万元
从表5可以看出:方案1初投资比方案2高约359万元,但年运行费用比方案2低约75万元,核电站运行5年后即可将多出的初投资收回,所以方案1在经济上优于方案2。
4.4 方案对比
若采用外购氢气方案,必须要有稳定的氢源,同时要充分考虑运输成本。而电解制氢方案符合核电站用氢量大的特点,不受运费及外购氢气价格波动的影响,可满足核电站可靠性高的要求。虽然制氢方案的运行要比外购氢气方案复杂,但国内无论是火电厂还是核电站采用制氢方案均比外购氢气方案多,而且中压制氢工艺已具有了成熟的管理和运行经验;而外购氢气方案虽然系统简单,但需要经常进行氢气瓶的装卸、吊装等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5 结论
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因素,同时结合该核电站的特点,最终推荐在该核电站采用电解制氢作为氢气供应方案。
参考文献:
[1]余浩.火电厂供氢系统方案选择[J].电力勘测设计,2008(6):46-49.
[2]DL/T 5068—200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S].
[3]GB 50177—2005 氢站设计规范[S].
[4]刘万兵.2×1 000 MW电厂氢冷发电机供氢系统选择[J].企业技术开发,2010,29(7):28-29.
[5]DL/T 651—1998氢冷发电机湿度的技术要求[S].
[6]南京晨虹氢业有限公司.供氢站运行操作手册[Z].
[7]陈晓春.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机氢气纯度的控制[J].华电技术,2012,34(3):27-30.
[8]盛虎.氢冷机组氢气纯度低的分析及改进措施[J].华电技术,2088,30(1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