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的起源驯化与马种资源

2014-09-10韩国才

文物天地 2014年2期
关键词:公马母马毛色

马的起源与驯化

马在动物分类学分类为: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哺乳纲(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马科(Equidae)、马属(Equus)、马(EquuscabaHus)。马属动物包括马(EquuscabaHus)、驴(Equusasinus) 和斑马(Equuszebra)等。

马的确切祖先、驯化时间与准确地点尚需要进一步论证,大多数学者认为两种野马——已经灭绝的鞑靼野马(E.ferus)和现存的普热瓦尔斯基野马(E.prewalskii)可能是家马的祖先。但由于普热瓦尔斯基野马的染色体数目(66条)比家马(64条)多两条,因此仍无法证明野马是家马的祖先。现代家马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而来的,距今5800万年前的第三纪始新世,海水退去,地表覆着茂密的灌木林,马的祖先始马(始祖马)生活在树林中。随后,自然界发生地形变化、气候变化及生态变化,出现了开阔的内陆平原,马的进化也适应了这个变化。马的进化经历了始马、中马、原马、上新马和真马等主要发展阶段,其主要进化特点是:体躯增大;体高增高,体高由原来的40厘米提高了120厘米以上;趾由三趾或四趾进化为单趾(单蹄),以利于奔跑;牙齿由低冠的阜头结构向高冠、齿质坚硬、齿面宽而多皱结构变化,以利于采食干草;脑容量增大。

据近几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关于哈萨克斯坦北部博泰(Botai)文化的大量证据表明马至少是在距今5000年前的铜器时代在欧亚草原区被驯化。我国多年前测出黄河下游山东、江苏等地大汶口文化区域,为距今6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在墓葬群中发现殉奠家畜祭品,说明当时野马以成为人类驯化的材料而开始驯养。距今约4000年的殷商铜器和甲骨文时代,马已分别被用于不同用途,如乘骑、行军、驾车、运输等。养马也已成为重要的生产部门。马最早驯化的目的可能有三个:一是存留多余的捕猎马作为食物来源,二是使役和射骑,三是马用于祭祀或观赏。

国内主要的马品种

2011年末,我国马的存栏数约677万匹,位居世界第二位。有地方品种29个,培育品种13个,经形成育种群的引入品种有10个以上,形成了丰富多彩、分布广阔的马种资源,但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已经处于数量下降、濒危或濒临灭绝状态。

蒙古马(图一) 品种形成及分布:蒙古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品种之一,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心产区在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通辽市、兴安盟、赤峰市也较多。分为乌珠穆沁马、百岔马、乌审马、巴尔虎马等几个类群,经过四五千年主要在群牧条件下自然选育形成。

主要特征特性:蒙古马成年公马体高134厘米;成年母马体高128厘米。体质粗糙结实,头较粗重,耳小,下颌粗宽,嘴筒粗,多呈水平颈。四肢短粗,系短,长毛浓密。毛色以青毛、骝毛、黑毛为多,白章极少。以抗寒、适应性强、耐粗饲、耐力强著称。

哈萨克马(图二)品种形成及分布:古老马种,主产于新疆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以西和阿尔泰山脉西段一带,中心产区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直属县市。可能受到中亚马种和蒙古马的影响,主要在群牧条件下由自然选育形成。

主要特征特性:哈萨克马成年公马体高138厘米;成年母马体高131厘米。体质结实粗糙,骨骼粗实,体型较粗重。头显粗重,颈中等或较短,胸廓深,后肢多呈刀状。后躯发育较差,肷部稍长。毛色以骝毛、栗毛、黑毛为主,青毛次之。持久力强,适于山路骑乘。

河曲马(图三) 品种形成及分布:古老马种,原称“南番马”,主产于甘肃、四川、青海三省交界处的黄河第一弯曲部,中心产区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阿坝县和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元代时受到蒙古马影响很大。在长期高寒、湿润、地势开阔、牧草丰茂的自然群牧条件下形成。

主要特征特性:河曲马成年公马体高141厘米;成年母马体高138厘米。体质结实干燥或显粗糙,多直头或轻微兔头或半兔头,耳长而尖,颌凹较宽。肢长中等,系长中等,部分后肢略呈刀状或外向,蹄大、较平,略欠坚实。毛色以黑毛、骝毛、青毛较多,部分马头和四肢下部有白章。适应性强、体格高大。

德保矮马(图四) 品种形成及分布:主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在石山喀斯特地貌条件下长期形成,2009年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为新遗传资源。

主要特征特性:德保矮马成年公马体高97.4厘米;成年母马体高98.6厘米。体质紧凑结实,少部分马较为粗重。头长而清秀,额宽适中。颈长短适中,个别公马微呈鹤颈,甲低平。背腰平直,腰尻结合良好,尻稍短略斜。后肢多呈刀状与外弧。部分马为卧系或立系,距毛较多,蹄质坚实。骝毛、青毛、栗毛较多。短小精悍,性情温驯。

伊犁马(图五) 品种形成及分布:主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心产区在昭苏县、尼勒克县、特克斯县、新源县及巩留县等。以哈萨克马为母本,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引进马种为父本,经百年杂交改良形成。

主要特征特性:伊犁马成年公马体高154厘米;成年母马体高147厘米。体质结实干燥,富有悍威,性情温驯,结构匀称。头中等大,较清秀,面部血管明显,额广,直头,眼大有神。颈长适中,颈础较高,髻甲较高。胸廓发达,背腰平直而宽,尻宽长中等,稍斜。毛色主要为骝毛、栗毛、黑毛。耐粗饲,抗病力强,能适应高寒和粗放的山区群牧条件。

三河马(图六) 品种形成及分布:三河马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西麓的额尔古纳市地区和滨洲铁路沿线一带,中心产区在额尔古纳市的海拉尔衣牧场管理局所属的农牧场。历经百余年,先后由贝加尔马、蒙古马、盎格鲁诺尔曼马、盎格鲁阿拉伯马、阿拉伯马、奇特兰马、纯血马、美国快步马等品种杂交,后由本品种选育形成。

主要特征特性:三河马成年公马体高148厘米;成年母马体高146厘米。体质结实干燥,结构匀称,外貌俊美,富有悍威。头干燥,大小适中,直头,部分呈微半兔头。直颈,尻较宽略斜。四肢干燥结实有力,飞节发育良好,管骨较长。毛色主要为骝毛、栗毛。遗传性稳定,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力速兼备,乘挽兼用。

山丹马(图七) 品种形成及分布:山丹马的中心产区在甘肃省张掖市中牧山丹马场。以祁连山草原地方马种为基础,顿河马为主,通过回交的方式育成。

主要特征特性:山丹马成年公马体高145厘米;成年母马体高138厘米。体质干燥,体格中等大,结构匀称,气质灵敏。头型较轻,直头,耳小。颈长中等,颈础不高。四肢干燥,肢势端正,后肢轻度外向,关节强大,蹄大小适中,蹄质坚实。毛色以骝毛为主,栗毛次之。持久力强、耐粗饲,乘挽驮兼用。

国外主要的马品种

纯血马(图八) 品种形成及分布:育成于英国,以两匹阿拉伯种公马和一匹土耳其马为系祖,以速度为主要选育目标,经300余年先杂交后封闭育种形成。主要分布在英国、爱尔兰、法国、新西兰以及日本等国。

主要特征特性:体高163厘米左右。体质干燥、细致、结实,皮薄毛短。头中等大小,正头型,直头。颈多为正颈,髻甲高长,前肢干燥细长,后肢修长,股胫部肌肉发达有力。蹄中等偏小,坚实,无距毛。毛色主要有骝毛、黑毛、栗毛、黑骝(或褐骝)毛和青毛。

阿拉伯马(图九) 品种形成及分布:古老马种,原产于阿拉伯地区,主要产地是伊拉克和叙利亚。主要以品族繁育的方式育成。

主要特征特性:成年公马平均体高146厘米,母马平均体高141厘米。凹头是其显著特征,多为水平尻。体型清秀,体质干燥结实。头轻而干燥。耳短小、直立,鼻孔大,颌凹宽。颈长,呈优美的鹤颈。四肢细长,肢势端正,管短平干燥,蹄中等大,蹄质坚实。毛色主要为骝毛、青毛、栗毛。阿拉伯马在耐力赛占有明显优势。

阿哈一捷金马(图十) 品种形成及分布:最古老的马种之一,主产于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也有分布。沙漠干热气候条件下育成。 主要特征特性:体高153厘米左右。品种显著特征是颈长,多为鹿颈。为体质干燥细致、清秀,高颈础。金栗毛个体较多。适应性强,持久力好,速度快。

荷兰温血马(图十一) 品种形成及分布:主产于荷兰,培育时间较短,是二战以后由于马术比赛的需求,利用当地品种海尔德兰马、格罗宁根马与纯血马、欧洲其他品种温血马进行杂交,专门化培育形成的一个温血马品种。

主要特征特性:体高为163-173厘米。以运动性能为目标,并不以体型外貌、血统等为主要登记标准。体型结构匀称,性情温顺。直头,颈较长、多呈鹤颈。誓甲高长,肩倾斜,胸深,四肢较长。为盛装舞步、跳跃障碍的著名品种,也擅长马车赛。

夸特马(图十二) 品种形成及分布:培育于美国,从17世纪开始,以西班牙马种为基础,引入纯血马杂交育成。由于在四分之一英里(约400米)或更短距离的速度赛马中,速度超过其他马种而得名。

主要特征特性:体高150--165厘米。由于含有纯血马血液较多,外形似纯血马。分为不同类型,以西部牧牛型和速度型两种为主。西部牧牛型比纯血马更重,显著特征为背腰宽,后躯长超过体长的三分之一,肌肉非常发达。速度型体型接近纯血马。爆发力极强,以擅长短距离冲刺而著称,能够急转急停。

(本文参考了:甘肃农业大学《养马学》,刘少伯《现代马业选集》,刘少伯、杜玉川、韩国才《中国马业论文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马驴驼志)》。)

(责任编辑:阮富春)

猜你喜欢

公马母马毛色
影响纯血马配种费价格形成的因素探讨
种公马配种可靠性的评定初探
湘沙猪配套系毛色遗传研究
种公马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母马二题
繁殖母马的饲养管理
马的毛色基因分析
POMC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分析
搞好建昌马后备母马发情配种的措施
如何搞好建昌马后备母马发情配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