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击网络谣言 坚守“七条底线”

2014-09-10谢志钦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4年6期
关键词:谣言底线网民

谢志钦

【背景材料】

2013年8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新址举行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上,与会人员就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共守“七条底线”达成共识。“七条底线”是: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8月15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的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2013年8月23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出了重拳打击网络谣言,呼吁网络大V勿变“大谣”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积极反响。网络大V们都应揽镜自照,积极做网络正能量的传递者和守护者,切莫成为网络谣言的“传声筒”和“扩音器”。

北京警方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一举打掉一个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尔玛公司”),抓获秦志晖(网名“秦火火”,男,30岁,湖南省衡南县香花村人,高中毕业,曾是尔玛公司员工)、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男,40岁,吉林省白山市七道江镇人,系尔玛公司创办人)及公司其他4名成员。2014年4月17日上午9时,备受关注的秦志晖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朝阳法院以秦志晖犯诽谤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以秦志晖犯寻衅滋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

2013年9月9日,两高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2013年9月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绿色网络行动。绿色网络行动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四部门,组织百家网站联合开展的“绿色网络助飞梦想”——网络关爱青少年系列行动之一。开展绿色网络行动,旨在巩固和扩大净化暑期网络环境专项行动成果,加大网上不良信息清理力度,使网上环境进一步净化、网上面貌进一步改观,为青少年提供绿色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命题角度】

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两高出台司法解释为惩治网络谣言等提供法律依据。编造传播谣言者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惩处。这也再次提醒我们,无论互联网站还是网民,都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遏制网络谣言无疑是2014年中考的热点时政之一,它覆盖了网络、诚信、法律、责任等多个考点。

【考点链接】

1.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3.网络谣言的危害。

4.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5.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6.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7.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义务的规定,懂得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8.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9.知道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第1~3小题为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第4~5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

1.北京警方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一举打掉一个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抓获秦志晖、杨秀宇及公司其他4名成员。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言论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C.法律通过限制一些人的权利来保障另外一些人的权利

D.公开发表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言论,要负法律责任

2.北京警方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根据群众举报,依法立案侦查,一举打掉一个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

A.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B.要增强法治和责任意识,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做到依法律己

C.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自由

D.公民不必遵守网络公德,只要遵守网络法律即可

3.2013年10月10日,由安徽省网宣办、省文明办主办的“坚守七条底线·共建网络文明推进会在合肥举行,会上正式发布《安徽省文明上网四字歌》。关于青少年文明上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B.应自觉维护和净化网络环境

C.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D.浏览色情、暴力、凶杀、迷信等信息时,要有所节制

4.女歌手吴虹飞在微博上发表“我想炸的地方有北京人才交流中心的居委会,还有妈x的建委”,结果被北京警方行政拘留。吴虹飞的行为

A.是行政违法行为

B.给青少年网友造成不良影响

C.危害社会稳定

D.警示我们要文明上网,遵守道德和法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5.谣言是社会的毒瘤,不实传言蛊惑人心。2013年,针对传谣行为,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两高出台司法解释,政府部门加快调查公布真相,主流媒体及时解读热点、消解公众疑虑,有效遏制了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我们中学生应该

A.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诚信意识

B.树立科学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不信谣不传谣

C.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不制造谣言,做绿色网民

D.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以及其他公民的利益

二、非选择题

6阆读“背景材料”部分(第30至31页),回答问题。

(1)网络红人“秦火火”用多种手法制造并传播的谣言多达3000余条,最终栽在了自己造谣传谣的手上。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社会舆论环境中,网络大v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的好形象、好观点,有利于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你认为网络大v应该怎么做才能传递正能量?

7.2014年4月,《人民日报》报道,茂名市民上街游行反对Px项目事件发生后,茂名反PX游行造成“15fL300伤”、“坦克车进城”等传言开始在网络上散播。《人民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对事件造成“15CL300伤”、“坦克车进城”、广州停运巴士火车阻止上访、市民被“暴打”等多个网络传言进行了证伪。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网络谣言有何危害?

(2)为了打赢遏制网络谣言之战,政府、网站、网民、受害当事人应该怎么做?

(3)针对网络谣言,请你向广大网民和各网络媒体发出倡议。

参考答案:

一、1.C

2.B

3.D 4.ABCD

5.ABCD

二、6.(1)网络谣言和炒作,败坏的是社会风气,侵犯的是公民合法权益,颠覆的是主流价值观,害人害己,使自己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2)网络大v应严守道德、法律底线,更应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从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切实承担起传递正能量的社会责任。

7.(1)网络谣言污染网络环境,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2)政府:加强网络管理,加大打击谣言的力度,加强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使谣言不攻自破。网站:加强对信息发布的管理,封堵技术漏洞,不给谣言滋生提供土壤。网民: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做到文明上网,不发布、传播谣言,做到对自己负责;要理性上网,对于那些来源不明、似是而非、危言耸听的信息,要善于分辨,不听、不信、不传播,做到对他人负责;发现网络谣言要及时举报,担负起一名网络公民应负的责任。受害当事人: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回避、不纵容,让造谣者承担应负的法律责任。

(3)希望广大网民增强法律意识,文明上网,理性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争当遵纪守法的网民,并及时举报网络谣言;各网络媒体应进一步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加强网站自身体系建设,做到快速发现谣言,及时阻断谣言,不给谣言提供传播渠道,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共同促进互联网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保障网络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谣言底线网民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真相与底线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底线①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有感“网民节”
底线抽击得手后上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