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材与故事的较量

2014-09-09马庆云

商周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专题片舌尖情怀

马庆云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基本上每个美食制作背后,都可以看到一种人文关怀。所有的美食桥段都应用了从食材制作者的故事上升为人文情怀这一技巧。其重点不是在讲美食,而是在讲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能取得火爆的收视率,是当初的主创们所没有预想到的事情。在该部“专题纪录片”之前,大陆同类型的影片,多以历史的宏大叙事为主,如《大国崛起》、《华尔街》等等。在题材上,我们一直不认为诸如饮食这样的零碎清新叙事能够取得超过宏大叙事的收视。这种思维惯性的认知,可能直接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宏大叙事与清新格调旗鼓相当的局势。

随着影像专题片市场在中国大陆的慢慢萌发,我们的从业者其实一直在关注对宏大历史叙事的把握。这种关注与中国一百多年来大起大落的历史文化脉络有直接关系。比如,2007年发行的专题片《河之南》,就是着眼于对河南四五千年历史人文的梳理。无独有偶,河北方面也曾在2011年找过笔者,试图运作《大河之北》专题片项目,要“重振河北雄风”。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前,大陆专题片太过于关注宏大问题,已经成为一种通病。

在这种环境下,注重清新格调的小叙事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能取得优秀的收视成绩,未尝不是观众对“厌烦了宏大叙事”的一种报复性消费。同时,也应看到第一季的《舌尖》虽然讲述美食采集、制作等等,但绝对不是菜谱连环画样式的,它进行了一种有机地打乱与重新排版,给观众带来了审美愉悦上的亲切感与陌生感。亲切的,是食材的寻常可见,陌生的,则是这些寻常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可以升华出一种人文情怀来。尤其后者,就让《舌尖上的中国》区别于一般的烧菜节目了。

第一季的《舌尖》是由食材上升到人文,且食材的采集与烹制,是该部专题片的最重内容,人文的提升,不过是蜻蜓点水。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时候,则缺少了第一季的轻重上阵,它坚信,只有具备更大的“人文关怀”才“对得住”万民期待的场面。所以在第二季中,我们能看到的不再是作为食材出现的采集与制作,而是作为主体行为者出现的人的故事。食材,被悄悄地置换为人。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基本上每个美食制作背后,都可以看到一种人文关怀。比如,麦客、养蜂人、高考陪读母亲等等。这种人文关怀,传承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要求。即使再小的清新格调的叙事,也要承载一定的道义,这成为中国颠扑不破的文化圈套。

轻装上阵的《舌尖》第一季,对人文这个“道”的承载,没有那么多的自觉要求,所以在专题制作上更灵巧很多,敢于将视角深入食材中去,而不是纠结于制作食材的人。这种“叙事”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对应的:第一季很类似明朝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该文只写庭院、读书、写字等等,这是人文情怀的零介入,但最终用“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收尾,这种人文的提升,实乃是用无技巧来掩盖作者“文以载道”的大技巧。

从食材制作上升为人文,需要对美食分门别类的掌控与整体大观的把握。这种细致中见全局中的叙事结构,是《舌尖》第一季的撰稿最见真功夫的地方。然而,从制作食材的人的故事来上升为人文情怀,则是轻便易行的。食材是无戏的,但制作食材的人,则是有生活味道的,只要有生活,就能顺理成章地提升出人文来。

因此,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基本上所有的美食桥段都是应用了从食材制作者的故事上升为人文情怀的这一技巧。这一季的《舌尖》重点不是在讲美食,而是在讲故事,讲人围绕美食展开的各种故事段子。蟹酱不是蟹酱,是乡愁;空心挂面不是空心挂面,是传统手工的后继无人……

讲美食故事的撰稿与拍摄,就简便易行得多了。近来网络热播的恶搞剧《舌尖上的中国之泡面》便是最好的明证。该部热播剧不是把“泡面”作为主体,而是将帮助整个宿舍泡面的人当做重点,面是佐料,缅怀大学生活,才是主菜。基于这一点,我们有理由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拍摄一部独属于自己的“舌尖上的中国”。

面对以上事实,《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撰稿与拍摄,又不可找太偏的个性故事——例如拍总导演陈晓卿的妈妈给其下西红柿面的夕阳味道,做得再精良,也不过是个体感受,无法对观众形成审美共振。《舌尖》第二季讨巧的地方便在于,找寻到了围绕美食展开的人的故事中具有共性的一些段子。比如该季第六集《秘境》,在某中学陪孩子高考的母亲做饭菜的故事,就是个非常优质的共性桥段。

《舌尖》的观众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人父母,第二类,还是孩子。为人父母的,自然清楚自己每日里为了子女吃食上心思的忙碌,因此可在这位高考伴读母亲这儿找到精神共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巧妙的地方在于,它也断然不会放弃青年观众。在高考伴读做菜故事之余,该季不忘镜头一瞥,毛坦厂中学的高考生在高考前日,漫天飞书。以此来撩拨青年的痕迹,太明显不过。

综上,我们便可以明确一个问题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技巧痕迹太重,为提升人文情怀而提升人文情怀,美食不过是人文的幌子罢了。按着这个叙事套路,我们也可以复制出《脚尖上的中国》等旅游专题片,讲一些具备共性特点的旅游故事,进而上升为人文价值,放佛也说得过去。然后,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大家要的,是美食,还是故事?

《舌尖》第二季用故事来关照人文的方式,比之于其第一季中用美食来蜻蜓点水人文的方式,好像拙劣了很多,也太过于讨巧了很多。第二季在撰稿与拍摄难度上,均降低了要求,反而在人文价值的彰显上,加重了砝码。文以载道的文艺要求,可能在故意为之的载道中,求而不得。因此,有观众在微博中认为,《舌尖2》太过于煽情,诚然代表了一种声音。

同样也是与美食相关的专题片《寿司之神》中,有这样一段文稿:没有比寿司更适合作为载体的食物了,它冷静,没有油烟滚滚的火热,没有铲勺叮当的嘈杂,极致简单,味道充满深度,更重要的是,它是日本饮食文化美学追求的基础表达——在视觉和触觉,尤其是造型和色彩上对美的经营,包含了对食物原初滋味和季节的纤细感受。这部比《舌尖1》播出还早一年的美国人制作的专题片,竟然也深谙了“用食材上升人文情怀”的方式。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已经全部播出完毕。从目前整理出来的电视收视数据和网络收视数据来看,该续集虽然没有实现预期的火爆程度,但在纪录片与专题片无市场的中国,依旧是当之无愧的记录保持者。这一续集虽然面对了大量的质疑声音,但褒扬者也是大有人在。该部专题片是否会继续拍摄第三部,确实也让人捏了一把汗。

而从收视率市场情景来看,《舌尖3》势在必行,这是产出比极大的商业视频产品。但从创作者角度来论,《舌尖2》的讲故事而非美食,已经属于强弩之末,主创者并未在《舌尖1》强大的收视率面前安心下来,稳扎稳打,潜心研究美食文化,而是仓促行事,用“美食不足,故事补齐”的方式填充了《舌尖2》。若在第三季中,依旧拿《舌尖2》的拙劣填充方式糊弄观众,是否还会被继续买账呢?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当然,《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相对于中国宏大历史叙事的专题片来论,依旧是小清新格调中的上乘之作。我们在肯定小清新的同时,也并不一定要否定宏大历史叙事。时代审美,总是循环往复的,最近几年火舌尖,下几年,可能又换换风水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题片舌尖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