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的艺术魅力与演奏
2014-09-09王一
王一
路德维西·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生于德国的波恩,他是最后一位“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大师,他的音乐不仅集古典主义之大成,也为浪漫主义音乐打开了大门。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流转至今的经典之作,而他的《钢琴奏鸣曲》(共32首)在钢琴音乐中的地位可以与被称之为“旧约圣经”的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相媲美,被称之为“新约圣经”。在其音乐风格和精神内容上,都被看作贝多芬的音乐自传。美国哈佛《音乐词典》的编著者亚培尔博士曾经问德国音乐家哈姆:“假如诺亚方舟故事再现,现代的诺亚方舟上只能携带一本琴谱,带哪一本最合适?”哈姆回答是贝多芬奏鸣曲集。由此可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已经超越了时代,成为人类宝贵的音乐财富之一。
在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有两首作品是作者自己命名的,《悲怆》就是其中之一。悲怆奏鸣曲作于1799年,英国著名的音乐家路易·肯特纳认为“《悲怆奏鸣曲》在贝多芬的创作演变中是一个重要阶段。这在这首奏鸣曲中,莫扎特和海顿的影响已经消失。由于生活经历的阴暗面,过去他在青年时代那种充满青春活力的乐观力量已让位给一个成年人的感情,他逐渐陷入于经常的悲剧情绪中”。这种“悲剧情绪”不单来自于他已开始感到的耳疾,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走向成熟的艺术家,他独立的个性愈益强劲的萌生与发展起来,于是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人际及至他自己发生冲撞与矛盾。贝多芬在自己的纪念册中曾写到“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悲怆奏鸣曲》的诞生,是伟大的音乐家作为生活在世纪末维也纳的一个普通人的心灵历程进入到一个崭新成熟阶段的艺术再现。
许多演奏者看到这首奏鸣曲的名字,再看到第一乐章引子上所标记的Grave(壮板),会以为演奏情绪应该像葬礼进行曲一般。其实不然,这首作品在首次出版时贝多芬曾为其定名为《激情大奏鸣曲》,这个名字对我们掌控整首作品情绪基调是有指导意义的。事实上,本首作品除了第一乐章的引子外,我们很难从音乐语言中体会到“悲怆”,更多的是像火一样的激情、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一乐章的引子部分应该理解为可能随时会爆发的被压抑的情绪。作曲家通过小调性的引入,附点节奏的运用,和旋进行在模进的方式下逐步推入到减七和弦,来表达情绪上的愤慨。这种手法与贝多芬中后期作品《爱格蒙特》序曲是异曲同工。演奏者在弹奏这部分时,一定要把握节奏,不能过于随意,同时要注意这里的主要和弦追求的是音色上厚重与深度。在第四小节最后两拍一串清晰华丽的过度跑动,将乐曲由c小调引入降E大调,这时的音乐情感披上了祥和安宁的色彩。在演奏这里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上声部小指的旋律,就像交响也团中的长笛与双簧管一样悠扬,而低音声部像一幅图画的背景颜色,不安而躁动的情绪一直隐藏在这如歌的旋律之中,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直到引子进入至第一乐章呈示部第一主题的出现。俄国伟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童年》第十一章中,写出他的母亲弹奏这首作品时所给予他的强烈印象:“她弹起了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我感到一种悲哀、沉重和阴暗”。可能托尔斯泰指的就是这一段引子所给他带来的第一印象吧。
《悲怆》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情绪突然改变(Allego di molto econ brio),灿烂的急快板与壮板的引子部分的音乐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可以理解为被压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这种大跨度的情绪对比是贝多芬的一个音乐特征。第一主题突出了蓬勃而出的被压抑已久的情感,下声部以高速的震音作为铺垫,一次又一次的模进发展就像对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充分的表现了贝多芬式的激情,表现出交响乐般雄浑的气势,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贝多芬的音乐情感表现对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作用。第二主题沿用了第一主题的速度,使激动的情感一直继承下来,而由小调转入大调的调性处理使得第二主题增添的明快,具有一定田园般的风格。因此,演奏这里的是时一定要强调手指对旋律跳音的控制,使之轻快,明亮。就像是狂风暴雨后的天空闪现的一丝霞光,表现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憧憬。在经过两个逐步加深力度的音阶跑动以及第一主题旋律部分的切入,使乐曲重新回归到沉重的引子动机,加深了压抑而凝重的情感。
第一乐章的发展部继承了呈示部的写作手法,但调性上的不稳定与和声不协和的处理手法,进一步加深了作品的戏剧性冲突,就像是浑沌的现实生活使我们无从适应、无法摆脱。从乐曲第139小节~196小节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征。演奏者在发展部分一定要把握每一句旋律的逻辑性、矛盾性,将旋律充明确的勾勒出来,同时要将代表复杂情绪的强弱关系和声关系表述清晰,合理的安排好每一乐句在发展部所承担的情感表达,这需要演奏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甚至我们可以将此段像叙事曲一样表述出来。再现部出现在第197小节,与命运的抗争(第一主题旋律)再次出现,为我们的困惑指引了方向,号召继续抗争下去,第一乐章最后一个乐句要弹奏的果断有力,拍子要稳,不要做任何的节奏变化。本句预示只要不断地抗争,光明、自由的生活就一定会实现。
痛苦和期望,沮丧与反抗,追求与探索的内心冲突在《悲怆》第一乐章中得到了鲜明、形象的反应,这首作品虽然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但已经鲜明地体现了贝多芬奏鸣曲的戏剧性、交响性以及英雄性的基本风格。
第二乐章,如歌的慢板(Adagio cantabilc),有本章是贝多芬优美的慢板乐章之一,其风格非常接近德国民歌,曾有人将之改变为合唱作品。流淌在降A大调上如歌的旋律,宁静朴实的风格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说第一乐章是一种抗争,那本章就是享受抗争胜利后的祥和生活。在本章节,很多演奏者认为比起第一乐章的技术难度容易得多,但笔者认为,要演奏好第二乐章并不简单,要对音乐的和声功能走向做到清清楚楚,更要有较为深厚的手指独立控制能力和音效想象力,因为本章节的速度虽慢但音乐表现更为细腻。外声部手指的控制,右手上声部的下键要藏势而不缺乏厚重,同时要兼顾乐句气息的流动;内声部手指的控制内敛而平静,就像背景色一样不突兀而又能表达出整体的情绪基调;低声部手指仿佛交响乐团的低音提琴的拨弦;踏板的使用根据曲式段落情感的发展细致的划分层次。贝多芬将对生活的憧憬化成一个个音符,让它们温暖照亮着人们的心灵。
第三乐章是一个快板(Allegro)回旋曲式,这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使用回旋曲式特点和戏剧性结合的终曲,音乐富有急切的渴望,同时具有浓郁的歌唱性。因为回旋曲特性的原因,使得每一次主题的发展都有不同含义的变化。生机勃勃的主题旋律不断发展为轻巧的、牧歌般的、暴风骤雨般的音乐语言,仿佛人们在不断探索追求着田园般的幸福生活。第一发展主题非常具有田园般的色彩,尽管在其中包含了一些利用反复的三连音所体现的斗争场景(33小节~59小节),本段的弹奏重点是手指对旋律音色的把控,要将每一个旋律音处理的晶莹剔透。第二发展主题是用了复调创作手法来表达一个类似于圣咏的合唱段落,要注意这一段多个声部的相互呼应,每个声部的歌唱性都要一一展现出来,随后经过一大段落非常俏皮的下行手指调音,逐步演化为躁动不安的音乐色彩,本段最难做到的是每种情绪之间转换。可以尝试将每个代表不同色彩的乐段单独拿出来进行色彩弹奏训练,再融会到一起来强调鲜明的音乐戏剧性。第三发展主题是由第一发展主题与第二发展主题演化得来的,它继承了歌唱性的本质,又带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悲怆的第三乐章并没有像第一乐章具有交响乐的激情,也没有凝重的压力覆盖。更多的对田园般生活、自由生活的向往。
《悲怆钢琴奏鸣曲》体现了贝多芬在18世纪末其音乐风格逐步走向成熟,它是体现贝多芬个人音乐风格的一个伟大作品,人们第一次看到了贝多芬在音乐中创造了一个“贝多芬”。阿斯特·奥尔加曾说过“悲怆奏鸣曲皆是对过去的埋葬,也是对未来的庆幸。这部作品比贝多芬所写的其他任何一部作品似乎更能预示新世纪的来临。”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马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M].
[2] 阿斯特·奥尔加.贝多芬一生[M].
[3] 菲利克斯·胡赫.贝多芬[M].
[4] 克里姆辽夫.贝多芬钢琴奏鸣曲[M].
[5] 李进朱.乐圣贝多芬[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