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4-09-09
江西省瑞昌市中医院,江西 瑞昌 332200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陈爱芳
江西省瑞昌市中医院,江西 瑞昌 332200
目的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微量泵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注射器滴入法,观察两组的平均吸痰次数、平均吸痰时间、痰栓形成及气道粘膜损伤出血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吸痰次数、平均吸痰时间、痰栓形成及气道粘膜损伤出血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微量泵控制对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注射器滴入法。
气道湿化;微量泵;重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损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缺氧状态,降低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气管切开则是保持气道通畅的最有效措施[1]。而在气管切开的护理中,一个极其重要环节就是保持气道湿化,这样才能确保痰液稀释,便于吸出,防止气道的阻塞。本科室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患者痰液粘稠度进行针对性的气管湿化,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随机选取40例行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11~82岁),其中脑干、脑实质损伤者9例,重度脑挫裂伤10例,颅内血肿21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平均吸痰次数,日平均吸痰时间,痰栓形成及气道粘膜损伤出血的情况。
1.3 治疗方法 实验组用微量泵持续进行,用硫酸庆大霉素8万单位和α-糜蛋白4000U加入到50ml生理盐水配制成湿化液,注射器接入注射泵上,将延长管接于注射器乳头上,连好头皮针直接刺入一次性氧气管的塑料管道内,随吸氧进行持续滴入湿化液,用微量泵控制滴速。开始速度1~2ml/h,可根据室内温湿度、气候条件、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的量及粘稠度随时调整。对照组庆大霉素16万单位和α-糜蛋白4000U加入100ml生理盐水,用5ml注射器定时往气管内滴注,每半小时一次,每次3~5ml,也可以根据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情况随时调整间隔时间及滴注用量。
2 结果
结果实验组平均吸痰次数、日平均吸痰时间、痰栓形成的例数及气道粘膜损伤出血的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1,表2。
表1 两种方法对患者吸痰次数和吸痰时间的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种方法对痰栓形成及气道粘膜出血效果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气管切开对解除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上呼吸道梗阻有非常好的作用,但因呼吸道切开和大量利尿剂、脱水剂的使用,易造成气管内分泌物干燥、粘稠、结痂、不易咳出而加重病情,因此气道充分的湿化,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
3.2 两种方法比较 微量泵持续湿化的优点有:①微量泵设计先进、准确率高,具有定时、定量的功能。②自动报警功能,当滴入湿化液的管道出现受压、扭曲、阻塞等异常情况和注射完毕后,自动报警可提醒护士及时处理,以确保气道充分湿化,起到充分稀释痰液,保证气道通畅的作用。③微量泵泵入法不仅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量,而且简化了护理工作程序,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发生几率。④微量泵组湿化液的头皮针未进入气管套管内,而是直接进入一次性氧气管内,吸痰时不需反复取放,减少了吸痰时间。该方法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气道湿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反,传统的间断滴注方法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①每次滴注湿化液的速度难以掌握,易引起刺激性咳嗽,将湿化液咳出,影响湿化效果,若滴入湿化液过量,又增加气道粘膜的水肿而影响呼吸功能,易导致肺不张,通气减少。②湿化液不能持续滴入,易造成痰液粘稠,甚至形成痰栓,影响通气。③每次滴注湿化液后,均需吸痰,导致吸痰次数的增加,气道粘膜损伤出血的几率也相应增加。④注射器针头沿套管内壁滴药,污染机会较大,易导致湿化液污染。⑤护士工作量大时,容易发生漏滴现象,从而加重上述症状。
3.3 湿化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湿化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合理调节滴速,观察痰液的情况,如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出,则湿化效果满意,如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则湿化过度,要及时调慢滴速,如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或咳出,则湿化不足,需加大湿化量[3]。开始持续湿化时要先调好滴速,防止滴速突然加快,大量湿化液进入气管内起刺激性咳嗽导致窒息。
3.4 呼吸道的充分湿化,对气管、支气管粘膜起保护作用。微量注射泵湿化过程无刺激,湿化效果良好,减少了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损伤出血,减少了肺部感染,因此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明显优于传统的注射器滴入法,它在取得良好湿化效果的同时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上推广应用。
[1]马春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0,3(2):36.
[2]杨红,冯永荣,张瑾.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8):57.
[3]王敏丽.机械通气病人呼吸道分泌的清除[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0,16(1):23.
R473.56
A
1007-8517(2014)04-0110-02
20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