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保障 动态监管
——湖北省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2014-09-07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15期
关键词:保障性湖北省住房

文|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7月1日湖北省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建设以大数据为依托,建立了省级数据中心;运用GIS技术,搭建搭建住房保障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工作流引擎,搭建住房保障业务信息管理平台;同时,还改版了湖北省住房保障信息网,建立统一的公众服务门户。湖北住房保障信息化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随着近几年国家保障性住房规模的扩大,保障对象日益增多,保障房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就显得尤为迫切。《“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全民住房保障信息化工程,实现相关政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加强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增强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根据国家及湖北省的有关规定,我中心经过一年的努力开发完成了湖北省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于7月1日正式上线。

一、建立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全省住房保障业务数据

信息系统建设,数据是基础,是关键。在湖北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建设中,我们以大数据为依托,建立省级数据中心,统一集中管理全省业务数据。

(一)标准先行,实现数据无缝对接。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先行。在湖北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中,我中心根据国家住建部下发的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技术规范和数据标准,结合湖北的情况,首先制定出符合我省实际、带有普遍性的统一标准、规范以及信息化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法,包括数据格式标准、编码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和数据接口标准,并下发到各地,要求各地按照此标准搭建系统,实现各地数据和省级“数据中心”的无缝对接。同时我们还制定了统一的《湖北省住房保障操作管理细则》,规范住房保障管理工作,明确各类住房保障业务操作流程及细则。

(二)建立省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建设,数据是基础,是关键。在湖北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中,我们以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为重点,涵盖全省保障对象、保障性项目、保障性房源、保障性住房规划等内容的住房保障信息资源,各地的数据层层上报到省住房保障局,最终建立省级数据中心。全省数据统一集中使用管理,信息资源数据共享,解决住房保障资格跨区域的申请、退出无法控制的难题,杜绝同一保障家庭对象跨区域申请住房保障的现象,避免重复享受住房保障资格。

(三)采用大集中方式推进系统建设。湖北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的程序和数据库统一部署在省级机房,省级、市级、县(区)、街道(乡镇)、项目级、其它部门用户通过浏览器,经过权限分配后登录系统,根据不同的权限进行相应的操作,各地市州不需要建设平台,这样就提高了系统的推进速度,减少了多层数据交换,节约了项目投资。

二、运用GIS技术,搭建住房保障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一种具有信息系统空间专业形式的数据管理系统。房屋的坐落信息对于房屋确定有重要的标识作用,在房地产管理中引入GIS后,将房屋与房地产地形图紧密关联,通过地形图的精确坐标来定义房地产坐落,这种以“图”为中心,来对房产信息进行管理的模式,我们称之为“以图管房”。引入了GIS之后,在管理上只要通过房产图形,就能够准确地掌握房产的过去和现状,以不变应万变。“以图管房”模式的建立,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的房产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实现房地产管理的精细化。我们在住房保障系统中引入GIS技术,主要是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数字城市及住房保障资源成果,通过与城市基础地图、住房保障分布图等空间信息的叠加,实现“以图管房,以房管保障”模式,从而达到辅助决策、服务公众的目的。

(一)基于“数字湖北”实现保障项目一张图分布。在系统开发中,我们采用了“数字湖北”的基础地理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唯一地理空间编码,将保障性住房项目与地理空间位置进行关联,各市、县(区、市)保障项目在地图上指定项目地理位置,完成保障项目的定位,实现项目落地,保障项目一张图分布,这样就可集中定位、展示住房保障项目和房源,实现住房保障专题数据的直观展示、统计分析,达到“以图管房,以房管保障,知保障对象查房,知房查保障对象”的目标,实现全省住房保障的可视化管理,实现“一张图”展示综合信息。

(二)制定项目唯一编码,实现人房对应。在系统开发中,我们制定了符合国家标准的项目唯一编码(行政区划代码6位+保障房屋类型2位+开工年份4位+经度8位+纬度8位+校验码1位)。各地现场采集保障项目西南角坐标,在平台定位并根据实际位置进行纠正,结合实际地理坐标和项目基本固定属性,生成项目编码,通过项目编码,关联保障项目落地,根据保障项目、房源、保障对象建立的级联关系,实现人房对应,并通过楼盘表中不同的颜色,展示房屋的保障类型、分配、销售状态,同步住房保障业务信息。

三、设计工作流引擎,搭建住房保障业务信息管理平台

在系统开发中,我们首先设计了业务系统的工作流引擎,基于工作流引擎,结合用户角色管理,搭建住房保障业务信息管理平台,并根据保障性住房管理本身的业务需要,设计了保障规则管理、保障项目管理、对象调查管理、准入登记管理、轮候排序管理、保障资源配给管理、配后管理、保障计划管理、业务监督管理、统计分析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实现省、市、区(县)、街道、社区五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住房保障准入、变更、退出、项目建设等全过程管理,动态监管住房保障对象、房源和项目建设进度,实时进行数据报表统计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信息技术支撑。

(一)建立“四个覆盖”服务体系,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在系统建设中,我们建立了“四个覆盖”的服务体系,即覆盖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保障对象,实现了随时调查、随时入库;覆盖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等各类保障性房源,全面掌握了房源信息;覆盖保障对象的申请、审核、退出等管理过程,全流程实现了网上操作;覆盖项目规划、开工、施工、竣工等建设过程,实现了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监管。

(二)建立“四级联动”服务模式,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根据保障性住房业务流程特点,通过互联网完成基层社区受理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工作,保障性住房对象资格申请由社区、街道(乡镇)、区(县)局、市局逐级审核,全流程闭合管理,实现“四级联动”。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实现动态监管,逐级审核,审批过程一目了然,业务办理结果实时反馈,减轻了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区(县)局、市局)核查工作的压力,确保了核查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自定义保障规则,满足不断完善的住房保障体制机制要求。根据各地市州、区(县)住房保障有关政策标准的规定、保障政策支持方式等,定义相应的保障标准,确定住房保障的基本规则,满足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制机制的要求,实现各类保障项目、保障对象、保障条件、保障标准的规则制订和版本控制,是系统后续业务流程、功能实现的必要基础。保障规则自由订制并与各相关功能模块联动,使得系统的业务适应性极强。

(四)建立准入退出机制,规范管理保障性住房。在办理住房保障业务的过程中,要求各地市州、区(县)建立住房保障、民政、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多部门协查机制,严格信息核查,严把准入关,准确掌握申请人家庭结构、住房、收入和财产状况。各地市州、区(县)制定科学的轮候办法,综合考虑其住房、收入、财产情况及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因素,明确分配梯次,排除人为干扰。各地市州、区(县)建立保障对象自行申报、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监测、主管部门和社区核查、群众举报查实等退出管理办法。

我们利用开发湖北省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契机,还改版了湖北省住房保障信息网,建立统一的公众服务门户,实现住房保障信息统一发布、申请及投诉统一受理,结果统一反馈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将各地规划、计划制定情况、项目进展情况等由工作系统直接链接到公共网站,方便百姓随时查询。开设的政策法规、信息公开等栏目又保证了信息的及时发布,开设的便民服务、办事指南等栏目,方便了群众,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业务数据,深化业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湖北住房保障信息化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保障性湖北省住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分析及其建议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装备保障性企业财务转型建设的思考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