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规划局:打造规划信息化体系
2014-09-07陈桂龙
文|本刊记者 陈桂龙
广州市规划局按照统筹整合、优先补缺、面向需求、总量控制的原则开展信息化建设。
广州市规划局经过近30年的信息化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数字城乡规划信息化体系。数字城乡规划信息化体系是贯彻广州市“123功能区规划”,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就广州市规划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本刊记者采访了广州市规划局。
跨出村庄规划信息化第一步
《中国建设信息》:2014年,广州市规划局在信息化建设上有什么新亮点?
广州市规划局:(一)全面开展广州市村庄规划信息化建设。2013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广州市列为全国村庄规划编制和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城市,开展覆盖广州全市的村庄规划编制和信息化建设。编制的“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工作方案”明确将构建“广州村庄规划编制管理信息平台”作为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的八项专项工作之一,为村庄规划制定与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2014年,广州市规划局具体完成了以下任务:(1)研发一套辅助村庄现状摸查、辅助村庄编制设计及相应数据入库工具集,配合完成村庄现状普查和村庄规划编制成果的数据入库工作,并完成其它数据的整理入库,形成村庄规划一套数据库,实现数据资产的可视化管理。(2)建设集成村庄规划编制、成果整理和管理以及信息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为广州市规划局、协同委办局、各区(县)规划局和各规划编制单位提供全面、便捷、实用的支撑系统。(3)在充分考虑“三规合一”和“多规协同”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一体化的空间基准和框架体系、统一的数据标准,研发“广州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平台”,帮助协调和解决村庄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控规”三者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城市和村庄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促进统筹城乡同步发展。(4)建立一套保障系统的长期运行机制。一方面通过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使村庄规划和村庄现状数据库成为一个动态更新的活的数据库;另一方面,基于开放平台支持未来派生出其它的新信息系统。
“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管理信息平台”跨出了广州村庄规划信息化管理的第一步,是贯彻广州市“123功能区规划”,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
(二)充分利用“三规合一”的成果,积极探索“多规融合”。
在2013年 “三规合一”决策支持平台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三规合一”决策支持平台功能进行扩展,使发改、国土、规划、环保、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绿化、交通、市政、水利多个部门的专业规划数据能够在平台上进行对接共享,实现“多规融合”、规划协调,保证跨政府部门共享协作,有效统筹城乡空间资源配置,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
按照“一平台、一规划、一协调机制”的技术路线,探索三规外的如教育设施规划、医疗卫生规划、专业市场布点等专项规划、环保规划等规划与”三规合一”规划成果协调途径。通过对“多规”空间要素的叠加分析,发现和解决“多规”不协调的具体问题,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多规”协调机制,科学编制“多规融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一张图”管理。
目前天河规划分局已正式启动“多规融合”信息平台建设项目。
(三)规划信息梳理。
2014年,广州市规划局通过基于项目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了规划信息的梳理,规划编制成果录入、成果检索、成果检查与入库等一系列信息手段的完善,实现了规划编制项目的统一关联。
三维技术显身手
《中国建设信息》:广州市规划局目前是否利用了三维技术在规划领域的建设和应用?
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规划局自2002年开始开展三维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工作,2002至2007年期间,建立了微机Windows环境下的城市仿真软硬件平台,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城市仿真应用开发,提出了城市三维模型框架结构和数据规范,建立了初步的城市规划三维分析系统,并陆续开展了海珠广场城市设计、南越王宫署遗址及周边地区保护规划、广州大学城数字仿真模型系统等项目的三维仿真建模和应用系统开发;2007年开始开展“数字详规”项目的建设,完成了广州市全市范围743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形模型建设和外环路以内约260平方公里的精细模型的建设。通过开展这些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三维基础数据和建设经验。2009年,以这些基础数据成里为基础,建设和开发了广州市城市规划三维管理平台,平台于2010年1月在广州市规划局正式上线应用,辅助业务办公与规划设计,用户包括市局各处室、分局和局属事业单位大部分工作人员。
《中国建设信息》:三维模型数据在规划审批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广州市规划局: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深化,三维信息在行政审批与决策支持中的支撑地位越来越突出。2010~2013年,广州市规划局在具有城市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建设工程、位于城市重要地区并有可能影响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以及重点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组织专家评审及征求公众意见时,引入三维报批的技术手段。三维报批是指将拟建的建(构)筑物的位置、高度、外观、空间形态等要素建立规划方案三维模型,作为规划报批资料提供后通过仿真平台把规划方案置于城市现状、准现状三维环境中,实现三维可视的量测、信息查询与空间分析。
广州市规划局实施三维报批达到良好成效,通过三维报批科学直观地反映了方案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景观影响以及规划控制指标落实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提升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水平,更好地引导鼓励优质合理的设计。2014年,广州市规划局基于事权下放以及广州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等规划管理工作调整的新形势,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与技术规范,推进三维报批。同时,重点开展金融城起步区等重点发展区三维基础数据建设和已建成基础数据库的更新工作,一方面为规划管理、三维报批提供更完善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建成面向服务的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数据共享平台,为“智慧广州”提供统一的三维信息服务。
“三规合一”信息联动
《中国建设信息》:如何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协作和数据共享?
广州市规划局:按照市科信局组织编制的《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目录》,广州市规划局按依职能申请方式,对广州市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建设用地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数据的共享。
通过已建成的广州市“三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以“三库一中心”(三个部门工作库+一个数据中心)的数据支撑模式,实现了广州市发改委、规划局、国土房管局三部门间“三规合一”成果及各自规划、计划和审批数据的实时共享。“三规合一”数据中心集中管理“三规合一”成果数据;各部门建立工作库,按照接口规范向数据中心发布本部门实时的规划、计划和审批数据,同时通过数据中心查看其他部门发布的数据。“三规合一”成果数据,以及各部门的规划、计划和审批数据均实施动态更新,确保各部门能及时获取当前有效的信息。
通过在建的广州市地下管线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广州市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等7大类综合管线总长2.3万公里的综合管线数据以及地铁、航油、燃气、西江供水等等4类重点管线与设施的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实现了地下管线的三维可视化展示、规划管理智能化功能,并在重点管线保护、数据共享交换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工作。
正在编制的村庄规划成果,将在今后的“多规融合”工作中实现市、区、镇三级信息共享。
打造规划信息化体系
《中国建设信息》: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咱们有什么经验值得同行借鉴?
广州市规划局:(一)通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数字城乡规划信息化体系。
广州市规划局经过近30年的信息化探索与实践,已建成了连接市、区两级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宽带城域网、VPN(虚拟专用网)和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已建成了由基础地理数据、现状调查数据、规划实施管理数据及各层次规划编制组成的广义“一张图”数据体系及城乡规划空间数据库;已建成了由城乡规划业务管理系统、城乡规划空间资源平台和规划局政府网站组成的图文一体的规划管理办公和政务公开支撑平台,以及辅助办公、共享和管理的“三规合一”联动平台、建设项目信息共享平台、会议管理系统、规划局内部管理系统、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电子报批系统、移动办公系统、服务之窗等专题功能系统。
(二)建立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及运行机制,是实现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相分离、提高规划行政审批效率的重要手段。
规划电子报批系统是以CAD技术为解决方案,广州目前已构建的覆盖规划建设项目规划阶段审批业务主要过程,即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建设工程规划报建阶段及建设工程规划验收阶段。形成了电子报批体系与业务一体,图与数、电子与纸质一体,CAD与GIS一体“三个一体”的规划电子报批技术支撑体系,为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相分离和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
(三)实现了与规划管理业务联动的数据动态更新模式。
认真研究规划管理业务各流程节点,通过建库标准的在建设项目或规划编制项目设计阶段的介入,结合项目审查或审批的工作流程,建立与业务节点相关联的数据建库机制,从设计、技术审核、行政审批、成果入库等环节的处理,最终形成完善的符合规划许可的指标值及建库数据,建立随业务联动的动态更新机制,如:控规导则、用地红线、修规、报建、验收等数据的建库与更新。
(四)通过建设城乡规划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实现了对于规划审批业务全流程的实时监控。
以“廉洁规划”建设为统揽,以便民利民为指导,立足构建“制度+机器”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了一套与城乡规划业务审批深度融合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实现了对于城乡规划审批业务全流程的实时监控,有效促进了广州市规划局业务管理的权力公开化、程序标准化、操作规范化和审批高效化。
《中国建设信息》:请谈一谈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广州市规划局:总的原则上,按照统筹整合、优先补缺、面向需求、总量控制的原则开展信息化建设。
实现自顶向下设计与自下而上反馈的结合:通过开展信息化规划,分析规划局整体的信息化工作架构中存在的瓶颈,研究优化调整的策略,通盘考虑,长远发展;同时,聚焦于规划局工作亟需但尚未实现信息化支持的业务线上,进行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并及时收集各业务处室、规划分局和局属单位的实际需要,适时将其纳入规划局的整体信息化建设中去。
梳理整合规划局的各类数据资源,打通局内各类信息系统,消除信息孤岛。在数据的录入及更新上,通过《广州市城乡规划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等技术规范确保数据规范完整入库,通过《广州市规划局控规信息上网规程》等规章制度确保信息准确及时更新。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共享,提高规划局与其他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在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如广州市政务云服务平台和广州市可复用、可共用信息系统提供的软硬件资源服务,以及《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目录》中公布的其他部门的共享信息,为规划服务,为市民服务。
在规划展示、为民服务方面,规划局组织开展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的建设,该中心预计于年内落成并为市民提供服务。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一个体现绿色、低碳、智慧、开放,充满岭南文化特色的新型城市化的规划展览馆,其多个展厅将以数字化、全方位、多角度虚实结合的场景形式展示介绍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相关信息,为市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