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力破解世界性难题
——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建设成兰铁路纪实

2014-09-07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13期
关键词:龙门山铁建断裂带

>>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公司成兰铁路柿子园隧道进口出碴

>>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公司员工在成兰铁路柿子园隧道掘进打眼施工

>>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公司员工在成兰铁路柿子园隧道立拱挂网施工

2014年5月2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到成兰铁路CLZQ-4标的柿子园隧道进口施工现场调研,高兴地向担负施工的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树起拇指说:龙门山断裂带隧道施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你们破解得很好,更加证明十六局集团是一支具有高科技素质和极强战斗力的铁路建设劲旅,我放心了!

近十年间,飞速发展的中国铁路,举世瞩目,震惊中外。无不饱含着千百万筑路人拼搏奉献的精神和惊人的创造力。有人形象地把青藏铁路比喻成在“冻豆腐”上修铁路、宜万铁路是在“软豆腐”上修铁路,成兰铁路是在“烂豆腐”上修铁路。形象而又生动,充分说明了这三条铁路所遇地质条件的极端复杂性和恶劣性。而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正是青藏、宜万两条铁路奇迹的创造者,如今又在成兰铁路建设中,攻坚克难,破解着新的世界性难题,将铸造新的辉煌。

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担负施工的CLZQ-4标总长19.194公里,管段内地质具有“四极三高”的特点,即:地形切割极为强烈、构造条件极为复杂活跃、岩性条件极为软弱破碎、汶川地震效应极为显著;高地壳应力、高地震烈度、高地质灾害风险。特别是柿子园隧道,属全线的重中之重,它穿越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太平场倒转向斜构造带与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三大构造体系;地下水丰富;不良地质有活动断裂层、岩溶、有害气体、泥石流、危岩落石等;结构复杂,施工极为艰难。十六局集团再次遇到新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前排左三)等有关建设单位领导技术人员,在成兰铁路柿子园隧道进口就进入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施工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

>>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周富(中), 副总经理卢永堂(右一)听取二公司党委书记刘生龙工程施工进展介绍

成功破解龙门山活动断裂带隧道施工试验专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保证隧道施工顺利通过活动断裂带;二是保证铁路隧道建成后在地震活跃带上最大限度地延长使用寿命。十六局人超前考虑,查阅大量资料,拜访相关专家,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拿出了在活动断裂带开展隧道施工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一是在掘进时应用超前水平钻探技术,搞好地质预报,强化防范措施,做到有备无患。二是开挖时采用水压爆破施工新工艺,有效控制爆破震动对周围岩石的危害,杜绝塌方现象的出现,保证轮廓线基本一次成型。三是采用“扩挖设计”理念,根据活动断层可能的错动量,扩大隧道断面尺寸,保证错动时的隧道净空面积,尽可能减小错动导致的隧道结构破坏,方便灾后快速修复。四是进行围岩加固,通过注浆等手段对破碎带围岩进行加固,加强围岩整体性,改善围岩条件,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围岩自身抗震能力。五是衬砌施工将马蹄形衬砌轮廓改变为近圆形,改善衬砌结构受力条件,使之更能抵抗地震造成的破坏。六是应用隧道“隔震设计”理念,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中每隔5米设置一处变形缝,初期支护中设2榀钢架中间填塞聚丙板,减少结构间连带破坏,有效保护隧道的结构安全。七是加强机械化配套施工,解决超欠超问题,缩短工序循环时间。八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分析相关数据,作出科学判断。

施工过程中,十六局集团主动与设计、监理单位共同探讨方法和措施,目前隧道掘进300多米,已在活动断裂带上顺利通过130米,安全质量得到保证。

>>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公司员工在成兰铁路柿子园隧道立钢拱架施工

猜你喜欢

龙门山铁建断裂带
中国铁建:我国自主研制的掘进机首次挺进海外矿业领域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综合物化探在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深部找矿的应用
董事会团队断裂带对家族企业传承后多元化战略的影响
龙门山中北段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珠海横琴铁建广场
等待白雪的龙门山(外一章)
我们在非洲不仅仅是修路——中国铁建
近年来龙门山断裂GPS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