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球人物

2014-09-06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29期
关键词:阿基诺卡扎菲民兵

焦点

利比亚乱局谁之过

世事纷扰,让人目不暇接,利比亚沙海之中的连绵战火几乎难以登上国际新闻的版面。直到7月26日,美国外交官们在重兵掩护下,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撤出,人们才突然发现,如今的利比亚已经变成了索马里,美国不但不想管,而且是跑得最快的。

美國之所以在撤退中“身先士卒”,是因为在推翻卡扎菲的过程中他们就拖泥带水,后期主要被英、法拖着走;而2012年使馆被袭击、史蒂文斯大使遇害,更让奥巴马政府摆出一副“郑重撤离”“安全第一”的姿态。

英、法是当年推翻卡扎菲时,国际干预的主力和推手,但法国当时主政的萨科齐业已下台,奥朗德政府犹豫再三,也还是放下前任的包袱“该撤就撤”。而英国仍是当年主战的卡梅伦执政,正如《卫报》所评论的,如果英国也跟着撤,就会显得很没面子,因此虽然部分英国使馆人员和侨民随着法国撤离队伍悄悄离开,但大使馆还开着。

和2011年3万余人的利比亚大撤侨相比,此次中方更加高效,对利比亚境内的1200多名中国人,采取了借助友好国家帮忙的办法。通过大使馆的协调,突尼斯和希腊都给予中国工人优先待遇,甚至惹得一些外国人眼红。截至8月4日,共有878名中国人撤出利比亚。目前在的黎波里以东200公里处的两座钢厂还有264名中国务工人员,他们将在米苏拉塔机场陆续乘坐飞机撤出利比亚。

《每日电讯报》质问,西方曾答应帮助利比亚改变命运,如今却留下个烂摊子一走了之,什么时候才打算回来?这一问,成了空谷回响。

三年前,卡扎菲被反对派虐杀,开启了利比亚的“后卡扎菲时代”。当时西方政、学、媒体界处处弥漫着对利比亚未来的乐观情绪,诸多观点认为这个人口仅600万、石油储量高达415亿桶的小国在摆脱卡扎菲统治后,将迅速变成又一个迪拜。但事与愿违,后卡时代的利比亚,生灵涂炭,已经到了全面内战的边缘。

宗教势力和世俗势力之争,是利比亚问题的核心。两派不仅就权力和地盘展开激烈争夺,而且就未来应该建设一个世俗国家还是伊斯兰国家存在重大分歧。2012年7月选举产生的利比亚国民议会被宗教势力主导,同年10月世俗势力的代表人物扎伊丹出任利比亚临时政府总理一职,双方实现了微妙的权力平衡。

但在两派势力随后的交手中,宗教势力“三连败”。今年5月16日,世俗势力代表人物、退役将领哈夫塔尔以反恐为名在东部城市班加西对伊斯兰民兵武装实施打击;6月9日,宗教势力支持的总理人选马蒂格被利比亚最高法院裁定当选无效;6月25日,宗教势力在新一届议会选举中又遭遇惨败。

宗教势力在选票上没优势,索性点齐人马,和世俗派的民兵真刀真枪玩起命来。米苏拉塔、津坦两大民兵武装分属宗教、世俗两大阵营,军事实力平分秋色。7月中旬开始,两大武装就首都的黎波里的控制权展开激烈厮杀,暴力冲突持续升级,迄今已造成至少97人死亡、400多人受伤。

如今利比亚已被“枪杆子”分为三个对立的政治“极”:自由派的“国家力量联盟”,原教旨穆斯林兄弟会背景的“正义与建设党”,和极端原教旨的“安萨尔阵线”。而部落和地域间的矛盾更是错综复杂,号称“中立”的政府军在各派混战中尴尬图存。

如此乱象,西方难辞其咎。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西方国家很快就撒手不管,对战后利比亚的重建不闻不问,没能帮助利比亚重建有一定控制力的中央政府,更没能帮助利比亚重建强有力的正规军和警察体系。截至目前,也尚无国家或国际组织表态要斡旋利比亚两派民兵武装之间的冲突。没有人知道,利比亚的民兵武装冲突还会持续多久,看不到尽头的冲突、流血与仇恨,彰显了“阿拉伯变局”背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

政局

阿基诺 不谋求连任

菲律宾总统府8月3日公开表示,菲总统阿基诺在完成剩下的两年任期后不会再寻求连任。菲律宾宪法明文规定,总统任期6年,不得竞选连任。不过,据称有一些菲律宾网民在互联网上呼吁阿基诺连任,菲总统府新闻部长强调,这些留言只是一些民众在自发地表达情绪,菲总统府并未插手。

事故

安倍 车队车祸未受伤

8月1日下午,正在巴西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车队遭遇车祸,日本职员乘坐的3辆车在圣保罗市连环相撞,造成日本外务省和首相官邸共有12名职员受轻伤。但安倍和夫人昭惠所乘车辆未卷入事故,安倍本人也没有受伤。

轶事

小布什 闯荡文坛为父写书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自2009年卸任后就淡出公众视野,潜心绘画和写作。今年4月,他曾举办个人画展在美国引起不错反响。7月30日,美国皇冠出版社宣布,小布什要再次闯荡文坛,为他的父亲——第41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写传记,该书将于今年11月出版。

猜你喜欢

阿基诺卡扎菲民兵
卡扎菲女保镖的主要工作并不是保护他
飒爽英姿女民兵
阿基诺三世不谋求连任
约旦惊现“卡扎菲”
阿基诺儿子
阿基诺夫人患癌放弃治疗
“民兵”一词的来历
“山东青年”注意民兵建设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