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检测分析
2014-09-06朱潮潘
朱潮潘
(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主动脉夹层属于比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在进行急诊与治疗方面难度较大[1]。主动脉夹层在急诊过程中与心肌梗死或其他急性心脏疾病不易区分,很容易在急诊抢救时出现误诊,如果患者在主动脉夹层发病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D-二聚体指标出现持续升高,并且呈现出阳性特征,但D-二聚体需要结合主动脉夹层的不同病期与不同类型特征进行全面观察,对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在当前采用腔内隔绝治疗法的同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2]。笔者对广东省人民医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入院接受治疗的28例主动脉夹层在不同病期与不同类型中的D-二聚体指标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主动脉夹层组患者共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9~71岁,平均64.5岁。以急性心肌梗死组20例、动脉肿瘤组20例、心肺类疾病组20例患者作为对照。4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症状表现与一般临床检验数据进行记录,患者身体症状检查主要采用实验室检查为主。根据《欧洲医学动脉夹层研究指南》中对动脉夹层的发病端进行分类[3],可以分为近端夹层与远端夹层。在进行病理分析后可以进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并在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临床效果。在入院治疗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通常在病程的15 d开始使用腔内隔绝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第1天和第7天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液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急性心肌梗死组、动脉肿瘤组、心肺类疾病组患者在入院时进行血液D-二聚体测定。
2 结 果
2.1 各组患者D-二聚体指标检测 结果详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D-二聚体指标检测结果
2.2 治疗及转归 2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近端夹层患者7例,远端夹层患者21例。患者出现主动脉夹层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出现中度以上反流9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缺血症、并发脑中卒4例,动脉夹层累及肾动脉7例,肠缺血性狭窄2例,下肢动脉缺血6例。对所有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β阻滞剂(硝普钠/乌拉地尔/拉贝洛尔)进行药物治疗,其中21例远端主动脉夹层患者中16例慢性期患者可以直接使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进行治疗。
3 讨 论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高危型心血管疾病,急性主动脉夹层需要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抢救。但由于主动脉夹层与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征比较相似,在急救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误诊[4],而CT、MR在急救过程中难以发挥作用,因此需要从主动脉夹层的特殊性方面来寻找疾病的单一性特点。
D-二聚体属于交联纤维蛋白发生降解过程中的产物,主要反映体内纤溶活性与凝血性特征。D-二聚体在当前医疗诊断中主要对血栓的发生作为有效指标,但D-二聚体的变化在多处身体脏器功能中都有体现[5]。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患者主动脉内出现血肿,极有可能出现穿透溃疡面,但对于假腔的形成并不明显,D-二聚体也就失去了典型性诊断含义。在介入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中,腔内隔绝治疗已经成为动脉夹层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能够对动脉瘤进行扩张,并且对患者真腔重新建立血液传输体系。D-二聚体在患者术后恢复中具有一定的指标定义,通过D-二聚体指标的下降能够对患者恢复状态做出评估。
[1]李淑娟,胡文立,王艳丽,等.血D-二聚体浓度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3):166-168.
[2]刘晓光,井景,袁超,等.D-二聚体在不同类型和病期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5):340-342.
[3]金小岩,施旖旎,蒋龙元.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意义[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06(6):423-424.
[4]鄢韵升.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134.
[5]陈倩,刘景峰,陈锋,等.D-二聚体评价主动脉夹层不同类型及预后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3,24(4):48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