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之兴起

2014-09-05

文教资料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时期妇女

石 琳

(广西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部,广西 桂林 541004)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之兴起

石 琳

(广西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部,广西 桂林 541004)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妇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时期,妇女经济地位上的独立、思想上的启蒙、斗争实践及五四时期的变革特点,促使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与五四爱国运动。她们创办妇女团体及妇女刊物,组织女学会,从组织上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向前发展;她们反对封建伦理纲常,主张经济独立、社交公开、婚姻自决,从思想上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开辟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为此后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五四时期 妇女解放运动 兴起原因

由于受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纲常的束缚,中国妇女几千年来始终是男权社会的附庸,遭受封建宗法制度的残酷迫害和摧残。封建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经济关系不断强化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使妇女斗争局限在分散且力量薄弱的范围内,始终无法摆脱失败、悲惨的命运。但是,五四时期的中国妇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斗争精神,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潮。

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于19世纪末的戊戌维新时期,先后在戊戌维新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形成三次高潮。

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十分重视妇女在挽救民族危亡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把妇女解放事业作为维新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他们根据西方“天赋人权”的思想,提出男女平等的主张。实践上,他们倡导不缠足与兴办女学运动,并创办妇女团体、组织女学会、创办女子学报,进行一系列有意义的尝试。如他们反复指出:“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女学衰,母教失,愚民多,智民少,如是国家所存者幸矣。”[1]戊戌思潮中,某些知识女性迅速觉醒,积极投身于自身的解放事业,她们人数虽少,活动却十分引人注目。她们提出“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并以此作为妇女运动的理论基础,大大强化妇女的社会责任感,淡化自我权利意识[2],争取人们对妇女的重视。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此作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切入点,谋求妇女形体和精神上的解放,揭开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但戊戌维新毕竟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本身具有阶级局限性,只把妇女解放运动作为实现社会变革的一种手段。戊戌政变后,妇女解放进程受到阻碍,经过短暂的沉寂,一直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系统传入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才有了新的起色。

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妇女理论大量传入中国,国内理论界也出版了《女界钟》、《女子新世界》、《女界泪》等资产阶级解放理论专著。在妇女解放思潮的推动下,这一时期的部分妇女表现出较大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我国女权运动的开创者秋瑾就是在辛亥革命中产生的。她认识到组织团体是妇女运动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并积极投身于妇女运动实践中”[3]。同时,妇女的权利意识逐渐加强,她们着重强调妇女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利和地位,甚至明确提出妇女参政权利的要求,在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参政热潮。她们认为女性在革命中作出了贡献,应该获得参政权,但这种要求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政党虽然重视女性在革命中的作用,但在女性要求分享权利时,又站在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上。另一方面则因为妇女本身力量弱小,缺乏有力的组织、成熟的领导者及正确的策略。

五四运动时期是推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将目标投向占人口半数且受压迫最深、最缺乏独立人格的女性。他们意识到离开女性的解放,人的解放是不可能的,这使妇女问题再次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问题。人们对妇女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反思,几乎涉及妇女解放的所有方面,与戊戌、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主要关注妇女应尽的义务和应享有的权利相比,显然前进了一大步。作为爱国救亡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解放运动空前的规模、广度和深度,使它登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妇女解放运动的顶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女子教育的逐步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有知识的女青年群体,她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新知识和新思想。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首先是反映男女平等教育权之争的大学开放女禁问题,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学之开女禁问题,则余认为不必有所表示,因教育部所定课程,对于大学学生,本无限于男子之规定,且稽诸欧美各国,无不男女并收”[4],并称以后大学招生时,如有成绩合格的女生可以录取,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这也成为了中国女子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另一方面由于新文化运动中对妇女问题的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促使中国妇女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并在妇女发展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妇女解放运动一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进。至此,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5]。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影响,又有现实因素在内。

一、经济独立是根本原因

从根本上说,经济问题是妇女问题的根源。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妇女不是从来就受压迫的,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动而变动”;“经济问题一旦解决……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6],从而揭示了妇女问题的本质。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妇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长期束缚下,成为社会最底层的被压迫群体。她们不仅受精神的压迫和控制,而且直接受最野蛮的身体束缚和摧残。许多妇女不堪忍受,为获得自由和解放而顽强地抵抗。但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决定了妇女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正如恩格斯所说,妇女解放的第一步是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重新回到社会中。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不具备,就决定了妇女不可能从个体家庭中得到解放而回到社会中。

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不断深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受到强烈的冲击,逐步走向解体,这使妇女是社会最底层的被压迫群体的地位得到改变成为可能。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给封建经济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封建经济的崩溃。这种现象使得妇女走出家门自谋生路,当时,女工劳动力比男工劳动力更为廉价,更容易被资本家接受。妇女出来工作,得以养活自己,经济地位上发生变化,自身地位得以提高,这种经济上的独立是妇女摆脱被束缚、被压迫和控制的根本原因。这样在工人队伍里便出现了女工群体,女工队伍的形成,成为五四运动斗争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思想解放是先导

五四运动有两个鲜明的主题:反帝爱国和民主与科学。爱国民主运动促成了妇女运动的高涨,再一次更猛烈地冲击着旧的传统道德。于是,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新文化运动开始了,它把妇女解放问题作为反封建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予以高度重视。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青年》杂志(以后改为《新青年》)的创办,是倡导妇女解放的一块最重要的阵地。一位撰写中国妇女生活史的作家说:“中国妇女能有独立人格的生活,其成就归功于《新青年》的介绍,而‘五四运动’则提供了这项成就的钥匙。”[7]新青年登载了许多有关国内外妇女解放的文章,开辟了“妇女问题”专栏,把女子人格独立问题特地提了出来,并发表文章讨论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子教育、参政、经济独立等问题。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都发表文章反对孔子学说,号召广大劳动妇女积极破除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主义。

1916年12月1 日,陈独秀发表了《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一文,对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道德提出了尖锐批评。文章写道:“男子之事二主,女子之事二夫,遂共目为失节,为奇辱……国人遂以家庭名誉之故,强制其子媳孀居。不自由之名节,至凄惨之生涯,年年岁岁,使许多年富有为之妇女,身体精神俱呈异态者,乃孔子礼教之赐也!”文章还指出:“今日文明社会,男女交际,率以为常……妇人参政运动,亦现代文明妇人生活之一端。”[8]1917年6月1日,吴虞以其妻吴曾兰的名义发表了《女权平议》一文,认为:“立宪时代,女子当平权,有意识之平权也。即法律所许国民平等自由之权,吾女子当琢磨其道德,勉强其学问,增进其能力,以冀终得享有其权之一日,同男子奋斗于国家主义之中。”[9]1919年10月15日,李大钊发表了《妇女解放与民主》一文,指出:“妇女解放与民主很有关系,有了妇女解放,真正的民主才能实现,没有妇女解放的民主断不是真正的民主,我们若是要求真正的民主,必须要求妇女解放。”[10]可见,他们当时已经认识到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紧密关系。

新文化运动既传播了世界妇女运动和民主主义思想,又冲击了中国传统封建主义。在民主与科学指导下的新文化运动中,妇女解放思潮的大规模及深远影响,为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妇女斗争做了理论上的铺垫和思想上的启蒙,这种启蒙又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极大地鼓舞妇女争取独立人格、追求自身解放的勇气。

三、斗争实践是勇敢尝试及经验准备

20世纪初,知识女性的出现是中国女性从传统向近代转化的重要标志。五四运动一开始,觉悟的知识妇女们首先崛起,尤其是辛亥革命以来的斗争实践,丰富了中国女性的斗争经验,她们的意志在斗争中得到锻炼,胜利的信念也得到增强,这些都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做了实践上的准备。她们依靠组织起来的力量实现了各阶层的广泛动员,除了建立女学生联合会外,还建立了各种很有影响的妇女团体。女工群体也开始崛起,虽然她们没有独立的组织和活动,但还是积极参加三罢斗争,这是女工首次为政治目标而进行的斗争,显示了女工群体政治意识的觉醒,成为当时反帝反封建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生力军。这些都为后来的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一批杰出革命女性的出现,对感召妇女参与解放运动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反传统的知识女性把秋瑾视为革命楷模,先行者孙中山也对其十分崇敬,并予以高度评价,他说:“光复南京之功,浙江死义最烈,秋瑾女士尤为革命之先健者。”[11]女性高昂的爱国激情和卓有成效的组织与活动,不仅使五四精神深入人心,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且使妇女们得到极大的磨炼,并为自己探索出一条获得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四、五四变革时期是推动力

五四运动产生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又发展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特定历史阶段,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股巨大的思想解放浪潮冲击着妇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深入妇女之心,打开了她们封闭的思想。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成为新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形式。”[12]作为五四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妇女解放运动具有同样的性质,它是自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以来资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和总结。李翠青认为:“妇女解放运动是五四运动的重要一支,其主要内容有爱国救亡、反对封建礼教、树立独立人格、争取经济独立和争取教育平等。五四运动推动了妇女运动,开创了妇女运动的新时代,妇女运动反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追求民主科学,勇于探索的五四精神。”[13]它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向新的历史阶段发展。

唯物主义历史观要求我们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虽然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时代的局限性,但五四时期是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民主进步潮流的发展。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无产阶级开始独立走上政治舞台,并孕育出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妇女从爱国到救国,从救国到要求参政,道路坎坷不平。中国近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历程告诉我们,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不可能孤立地进行,中国妇女只能在民族民主革命中、在社会变革中求得自身解放。现在,人类已经迈入文明的21世纪,新时代的妇女运动的主题不是权利斗争,而是寻找妇女主体身份和在社会生活中确定主体地位[16]。同时,新时期必须进一步挖掘妇女群体的特点,学习继承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优良传统,总结经验,这对于彻底清除封建主义思想残余,改变重男轻女的腐朽观念,进一步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妇女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总之,中国女性要真正走上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道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张玉法,李又宁.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M].台北: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555.

[2]韩廉.对戊戌妇女运动局限的历史审视[J].妇女研究论丛,2002:(1).

[3]乌尼日.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妇女运动探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4]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437.

[5]何丽萍.五四运动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J].北方论丛,1999:(4).

[6]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转引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9:365.

[7]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A].李大钊文集(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32.

[8]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C].北京:三联书店,1984:154.

[9]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C].北京:三联书店,1981:14.

[10]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2.

[11]王耿雄.孙中山史事详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9:489-490.

[12]毛泽东.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N].人民日报,1985-12-1(B1).

[13]李翠青.从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看五四精神[J].吕梁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4-3:(7).

[14]李汉俊.女子怎样才能得到经济独立[A].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301—307.

[15]陈独秀.女子问题与社会主义[A].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80—82.

[16]李小江.平等与发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155.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时期妇女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清代时期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