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2014-09-05李冬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满意率规范化发生率

李冬玲

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李冬玲

目的 对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对急性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行急性手术患者7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不展开疼痛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手术患者在术后展开规范化疼痛护理,可促使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显著改善,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急性手术;疼痛护理;规范化;疼痛程度

术后疼痛是机体应对手术刺激出现的不适感, 可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 是造成术后并发症、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1], 因此疼痛已成为人体第5个生命体征, 在临床中已受到普遍关注。已有报道表明, 有效护理措施可对患者急诊术后疼痛予以有效改善[2]。河南省济源市肿瘤医院在为急诊手术患者展开护理时,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规范化疼痛护理, 其中观察组成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行急性手术患者70例, 患者术后均出现疼痛, 其中男42例,女28例, 患者年龄为18~55岁, 平均年龄为(33.6±2.5)岁;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及术后疼痛程度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展开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根据已有习惯和经验展开常规护理,不采取疼痛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2.1 健康教育 在患者入院后, 护士主动展开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术后疼痛危害、疼痛评价方法、止痛药物使用及效果等, 促使患者对疼痛有更深认识;鼓励患者倾诉疼痛,耐心听其关于止痛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的担忧, 详细解答患者疑问, 消除其疑虑。

1.2.2 心理护理 术前和患者展开有效沟通, 以极大耐心与亲和力赢取患者信任, 同时给予其充分支持与鼓励, 减轻其恐惧心理。在患者完成手术后, 应第一时间给予心理护理,通过语言沟通、面色观察、情绪观察等了解患者心理, 以轻触、抚摸、按摩等方式给予患者非语言支持, 鼓励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1.2.3 超前镇痛 在患者展开手术前8 h时给予适量止痛药物, 促使其术后疼痛减轻。

1.2.4 术后镇痛处理 术后对病房进行巡视时, 重点评估患者疼痛并加以记录, 隔4 h对患者静息时疼痛进行评分,若评分高于4分, 应向医师及时报告, 按照医嘱展开镇痛处理, 可采用多种模式联合镇痛方式进行处理。

1.2.5 松弛疗法 指导患者展开规律性呼吸, 掌握肌肉节律性运动方法, 促使情绪、肌肉紧张得以消除;播放患者喜欢的轻音乐, 在病房内适当摆放患者喜欢的小摆设, 使其注意力得以分散, 从而缓解其术后疼痛。

1.3 判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划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判断:0度:无痛;Ⅰ度:有间歇性轻微疼痛, 不需应用药物止痛;Ⅱ度:持续性中度疼痛, 可影响睡眠,必须使用止痛药物;Ⅲ度:持续性重度疼痛, 必须用药对疼痛加以缓解;Ⅳ度:持续性严重疼痛, 患者同时有脉搏、血压上的相应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 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时, 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0度疼痛及Ⅰ度疼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Ⅲ度疼痛及Ⅳ度显著低于对照(P<0.05),两组患者Ⅱ度疼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 [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对比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6/35), 护理满意率为82.9%(29/3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2/35), 护理满意率为100.0% (35/3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护理观念不断更新及现代医学不断进步下, 对术后疼痛予以有效控制已成为促使外科护理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3]。虽然目前镇痛技术及镇痛药物已得到进一步发展, 然而急性手术后的疼痛问题仍是重要的临床问题。已有临床实践揭示,仅依靠镇痛技术或药物难以对急性术后疼痛予以彻底解决,在临床中还需采取规范化术后疼痛措施, 促使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目前我国疼痛管理及护理工作仍缺少系统研究, 然而已有实践证实, 以临床护理及护士为基础, 由临床医师与麻醉师协同督导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可对患者术后疼痛予以有效缓解, 同时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极为有利, 对提高我国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本院在为急性术后疼痛患者展开护理时,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从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松弛疗法等方面行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这说明观察组护理方法可对患者注意力予以有效分散, 促使患者外周、中枢神经痛觉敏感度降低, 使其痛域值大幅提高, 确保患者可顺利度过术后疼痛期, 对患者早日康复极为有利。

综上所述, 对急性手术患者在术后展开规范化疼痛护理,可促使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显著改善,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潘睿.普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24): 3225-3226.

[2] 黄晓丽, 吴蓓茸, 林海鸟, 等. 术前疼痛教育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7):108.

[3] 刘齐.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效果观察.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7):120.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肿瘤医院

猜你喜欢

满意率规范化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