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和优势

2014-09-05王玉东任松涛蔡青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中毒

王玉东 任松涛 蔡青云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和优势

王玉东 任松涛 蔡青云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科76例急性中毒致呼吸患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 每组各38例, 两组患者在解毒治疗的同时, A组予以鼻导管吸氧治疗, 并应用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B组患者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6、12 h的PaO2、PaCO2、SaO2、pH值、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呼吸频率进行记录, 并比较分析。结论 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早期的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 能够迅速减轻呼吸疲劳状况, 改善了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从而保证了临床救治率, 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急性中毒;呼吸衰竭;呼吸机;无创;急救医学

急性中毒在临床危重疾病中比较常见, 且患者通常还存在呼吸抑制, 并可能引发呼吸衰竭, 如不能及时对组织缺氧情况进行纠正, 则可引起器官功能衰竭, 并导致死亡。目前有研究显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明显, 且安全性较好[1]。为研究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急性中毒患者在予以解毒治疗的同时, 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 并以有创机械通气为对照, 观察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作用和优势, 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76例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 全部患者均存在较为明确的毒物进食史, 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毒物鉴定结果确定中毒原因。全部患者的急性呼吸衰竭诊断均符合以下标准:患者在标准大气压下呼吸时, 动脉氧分压(PaO2)低于60 mmHg(1 mmHg=0.133 kPa), 合并或不合并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 mmHg,动脉血pH<7.35。在吸氧治疗期间予以动脉血气分析, 当氧合指数(Pa02/FiO2)低于300 mmHg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收集的全部患者均排除意识障碍、呼吸心跳停止, 排痰无力、无自主呼吸微弱、消化道大出血、严重腹胀、面部损伤或畸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无法配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 每组各38例, 各位患者在入组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中毒原因及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P>0.05), 见表1。

1.2 方法 为减少毒物吸收, 全部患者均采取催吐、导泻及洗胃等措施, 并予以解磷定、阿托品及纳洛酮等解毒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 为加快毒物的排出, 提高机体对中毒过程的耐受及减轻中毒反应, 对患者采取补液、利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措施, 并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避免感染,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 A组患者予以鼻导管吸氧治疗, 1~3 L/min, 并应用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经鼻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 其过程为: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 采取面罩旁空供氧, 开始时吸气压设定为6~8 cmH2O(1 cm H2O =0.098 kPa), 并针对患者的耐受程度、动脉血气分析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 对参数进行进行调节, 30~120 min/次, 并使平均吸气压逐步调节至(14.4±1.9)cmH2O;开始时呼吸压设定为2~4 cmH2O, 备用呼吸频率为12~16次/min, 并通过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及SaO2结果对吸入氧流量进行及时调节。待患者情况好转后对相关参数进行逐步下调, 并减少患者的通气治疗时间, 直至撤离呼吸机。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12 h的PaO2、PaCO2、SaO2、pH值、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呼吸频率进行观察记录, 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转为有创通气治疗, 患者的比例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其中全部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6、12 h的PaO2、PaCO2、SaO2、pH值、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呼吸频率采用( x-±s)表示, 两组患者以上数据的组间比较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组间分析t检验, 两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治疗率及病死率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6、12 h的相关指标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3 讨论

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病情凶险, 尽早的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及呼吸道保护措施, 能够为解毒治疗争取一定的时间[2,3]。但因多种因素影响, 部分患者及家属未能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因安全性较好,而逐渐成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 通过呼吸机提供有效的气道压力支持及呼吸末正压通气, 使患者的通气及换气功能得到改善, 降低了呼吸肌的疲劳程度, 并使PaO2上升, 并使PaCO2下降, 是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改善。一旦临床急救措施及时有效, 患者则在24 h内度过中毒极期-呼吸麻痹期, 并降低了中转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及相应的并发症,使气道的防御功能免遭破坏, 并使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呼吸机依赖的发生病例有效减少, 使患者尽早康复。

尽管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具有无创伤、上机操作简单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但与患者的依从性具有较大的关系,所以, 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 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并严格遵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操作步骤。在采取治疗前, 需要选择适合患者的面罩, 在固定的过程中避免过紧而引起患者面部压伤。同时, 需要对患者的气道进行充分的雾化, 协助患者进行及时的排痰。鼓励患者适当饮水避免口咽部干燥, 同时需要对患者意识、神志及呼吸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如发现患者症状加重, 并出现明显窒息状态及SaO2低于50 mmHg, 可采取有创通气治疗, 从而提高救治率。本文研究说明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能迅速的改变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 并加速缓解了患者的气促、胸闷及呼吸困难情况。

综上所述, 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尽早的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 能使患者的通气量及氧合功能得到迅速改善, 并使呼吸肌疲劳情况大大减轻, 从而缓解了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并有效的保护了气道, 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保证了临床救治率。本文研究中, 因样本量较少, B组患者中转有创通气率略及死亡率略高于A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待存在大样本数据时以作进一步研究。

[1] 杨飞云,孔令宇.早期机械通气救治急性中毒导致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现代预防医学, 2012,39(6):1574-1575.

[2] 吴爱萍,潘纯,郭风梅,等.呼吸机管路更换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的荟萃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21(6):587-591.

[3] 邓春发,骆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附98例分析.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4(1):57-58.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6、12 h的相关指标(±s)

注:组内比较, 治疗后6 h及12 h与治疗前比较,aP<0.05;相同时间点内, 与A组比较,bP<0.05

组别时间PaO2(mmHg)PaCO2(mmHg)SaO2(mmHg)pH值MAP(mmHg)心率(次/min)呼吸频率(次/min)治疗前49.8±9.371.2±9.50.81±0.097.0±1.3121±9119±2134±3 A组治疗后6 h50.7±10.267.4±9.20.82±0.057.2±1.4116±7122±1930±2治疗后12 h71.3±15.6a50.2±9.5a0.91±0.08a7.2±1.5a99±6a89±721±5a治疗前49.5±10.169.9±10.20.80±0.097.1±1.2120±8122±2033±5 B组治疗后6 h68.6±14.3ab49.8±9.6ab0.93±0.06ab7.4±1.5ab110±8ab110±13ab22±3ab治疗后12 h89.7±10.5ab41.1±8.1ab0.97±0.05ab7.4±1.6ab97±7a87±8a17±3a

2.2 转归 A组患者6例因治疗后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无效, 转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其中3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1例出现脑水肿死亡。有创通气率为15.8%, 死亡率为7.9%;B组患者5例因治疗后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无效, 转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其中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有创通气率为13.2%, 死亡率为5.3%;两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治疗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有创=0.11, χ2

死亡= 0.00, P>0.05)。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中毒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西游记》中毒记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