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2014-09-04黄笑仙
【摘 要】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的现状,分析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的原因,提出要扭转高校教师师德滑坡,应重视学习贯彻《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大新入职教师培训力度,安排教师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构建合理的师德测评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师 师德 现状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30-03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职责,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但是,近年来,高校教师师德滑坡、道德失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不仅损害高校教师的职业声誉,而且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纠正。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师德建设为案例,深入研究和剖析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的根本原因以及高校教师道德失范的严重后果,并探索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正确途径。
一、高校教师师德现状
(一)师德状况总体良好。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高校教师师德状况总体良好,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做到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设法提高学生技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主动参加社会服务,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大多数教师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师德师风,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团结同行,关爱学生,为高校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2年8月,学院从中职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许多中年教师原来只有本科文凭,学校生源来自初中的毕业生,长期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明显不适应高职院校的要求。为此,一大批教师知难而上,自费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及时补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主动创新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以高涨的学习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教学态度赢得学生的肯定。
广大教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国家和自治区两个层面建设多门精品课程,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项,并在课件大赛上屡获一等奖等。在科研方面,有一批农业类教师及科研人员,他们继承学院前两辈科研人员扎根农业、潜心钻研、艰苦奋斗、默默耕耘的优良传统,长年在田间地头开展玉米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工作,育成15个优良玉米自交系,育成12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成为主推品种,其中育成的玉米自交系“南99”所组配成的3个玉米新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该研究成果通过广西科技厅的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其中的带头人李体琛老师先后多次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广西农牧渔业科技进步奖,成为自治区党委重奖研制推广科技成果有功人员、全区服务“三农”助农增收工作标兵,2010年获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授予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被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成为全院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楷模。
另外,近几年成长起来的辅导员队伍,是一批拥有高学历的年轻党员,他们朝气蓬勃,干劲十足,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党员发展工作以及管理、服务学生的主力军,当中不少辅导员深受学生爱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成长成才奉献智慧和青春。
学院正是有了一支埋头苦干、勇于拼搏的教师队伍,才让这所由中职升格而来的学院在短短几年内顺利完成自治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并跻身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
(二)少数教师道德失范。尽管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师德状况总体良好,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改革必须向深水区推进的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着新的国情、党情、世情,不可否认,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诚信机制正在经受着巨大的考验,“一切向钱看”、见利忘义的价值取向日渐抬头;分配不公、官商结合的腐败案件逐渐增多;生活奢靡、人伦坠落的现象日趋普遍。而当今的高校很难独善其身,少数政治立场不坚定、思想意志较薄弱的教师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首先被侵蚀,逐渐出现了道德失范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方向边缘化。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中党员比例较低,如笔者所在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52人,党员不足100名,占比仅27%,当中青年党员更少,发展青年教师新党员平均每年仅为2名左右,形势非常严峻。许多教师没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故意淡化意识形态,思想觉悟较低,对党的领导既不反对,也不表态拥护。这种政治方向边缘化导致教师对党务、校务工作漠不关心。更有甚者,极个别教师有意散布传播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在学生当中大谈党内腐败等不正之风,却对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成就只字不提,误导学生思想,造成恶劣影响,这是值得警惕的。
2.人生追求功利化。少数教师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功利思想的影响,迷失在名利场里,开始兼职、走穴、当顾问,身上多了一些商气、官气、俗气,少了几分正气、书卷气。形成了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重功名利禄、轻仁义道德,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比如,为了参加社会兼职,不愿多上课甚至不上课;对自己职称评定有关的工作大包大揽,对院系安排的其他工作能推则推;除上课外,其他教务工作谈钱谈条件,这些危险的苗头不可小觑。
3.职业认知大众化。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青年学生,学生能否成长成才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有关。但一些教师意识不到该职业的特殊性和自身肩负的神圣使命,把它与其他普通职业等同起来,对自己不严格要求,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就是教书,工作内容就是传授知识,至于育人,那是学工队伍的事,从而将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由于平时不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对学生没有更高期待,上课表面看很严肃认真,实质是缺乏感情和关爱,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事倍功半,学生的成长成才必然大打折扣。
4.学习工作表面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风浮躁、学术不端。一些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不少,但真正潜心研究,成果真正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项目少之又少;有的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但却迟迟未予结题,即使结了题,也有应付了事之嫌,在研究期间请行业专家来开几次座谈会,发表几篇论文就算是搞了科研;个别教师甚至请人代劳或直接剽窃他人成果,不仅有违师德,而且触犯法律准则。
5.师生关系平淡化 。一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停留在解决现实问题上,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学生的特殊需要,无法在情感上建立深厚的师生关系。由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作怪,个别教师担心学生课后找麻烦,不愿留电话给学生,一些辅导员、班主任以不坐班、住在校外为由,将管理班级的工作全权委托给班团干,需要联系全凭通信和网络工具,网上看似热热乎乎,网下却是冷冷冰冰,几年下来,能建立起深厚师生感情的不多。
6.生活状态庸俗化。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教师队伍日益壮大,但教师素质良莠不齐,不少教师带着社会陋习进入高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向。个别人开口闭口谈钱谈享受,沉迷于酒吧娱乐场,甚至还把这种庸俗的生活态度灌输给学生或者发表在微博上晾晒炫耀,他们在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结交朋友、生活作风等方面失去了教师的风范,表现低俗、品行不端,甚至损人利己,这极大地损害了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二、教师师德滑坡原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是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的客观原因。当前,社会转型期带来社会的结构性变革,从其正面来看,一个社会的结构从一种稳定的联结方式向另一种更为有效地发挥和控制社会能量的新的联结方式进行根本性转变,从其负面来看,由于一个社会系统需要从旧的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的转化,必须经历一个打破旧有序、建立新有序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会出现一种精神迷失现象,它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心理和人生信仰等多个领域。这些问题影响之深,涉及之广,也影响到了高校教师。一方面是思想观念大碰撞的影响。传统与现代的伦理道德、西方与中国的思想观念,哪一种更可取?作为一名教师,什么样的思想行为才符合道德规范?人们感觉迷惘或者进行无休止地争议,并依据自己的片面认识作出选择和行动,从而出现师德滑坡的现象。另一方面是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影响。由于受利益驱使,有人钻法律空子,用权力代替法律,用权力谋取谋利,从而出现广西某高校校长案发后道出“受贿越多越能体现自身的身份和价值”这种扭曲的价值观的闹剧。
(二)道德自律体系的瓦解是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的主观原因。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主、自愿、自觉的活动,是人们以理性对自身之外的道德规范的确证与认同,并使之转化为自己内心的法则和行为准则。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居于道德的上位,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的道德自律是其他职业人员望尘莫及的。但是,近年来,诸如兰州城市学院教师冯某殴打学生,云南大学教授王某涉嫌学术剽窃,中国戏曲学院中级讲师赵某强奸女学生,以及很多博士生导师忙着搞项目,派自己的研究生替代自己给本科生上课等事件的发生,折射出当前的教师队伍逐渐放弃了道德自律。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如果一名教师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那么道德的基础就不复存在,道德情操失守,触犯道德底线的行为就会发生。
(三)教育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是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的直接原因。一直以来,高校都保持着党委组织部管理干部、教务处管理教师的格局,党委组织部对教师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行政职务提拔、职称评定、干部培训、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教务处则以教学督导、教学培训、师德测评为管理核心。这样分块管理固然有其合理性的成分,但由此带来的管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高校教师虽然也是干部队伍中的一个群体,但领导重视行政干部管理、放松对教师管理也是一个事实,常常将教师管理的责任推给教务处,教务处又将其管理职能分包给各系部,导致教师管理体系日渐松散。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管理不规范,还体现在学校重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精品课程开发能力、科研成果、职称水平等,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大,奖励办法很多,但对于师德建设的手段和办法却很少,往往停留在喊口号和精神鼓励上,每年的师德测评和年度考核只是走走形式,显得特别疲软,极不重视。
(四)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副作用是高校教师道德滑坡的现实原因。教育技术从幻灯片发展到多媒体,这是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教师因此越来越依赖和崇拜教育技术,反而丧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了技术的奴隶,导致行为异化。教师上课成了对机器机械地操作,过分关注课件内容,忽略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脱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制作课件或撰写文章时肆意在网络资源库里进行掠夺,丝毫不考虑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尽管通信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但针对网络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手段尚未健全,在这样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们将言论自由发挥到极致,滥用自由的结果造成整个网络诚信体系的崩溃。一些高校教师把网络当做减压的工具,随意使用某个网名在网络世界里宣泄不当言论,全然不顾人民教师的形象,导致批评教师的言论也是不绝于耳。
三、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
针对高校教师师德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加强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高校除要贯彻落实好这些法规政策,还需要认真研讨当前高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从各高校实际出发,勇于改革探索,构建一套高校干部、教师管理的良性机制,重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良好形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对此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一)重视学习贯彻《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台高度关注,通过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邀请专家举办报告会、召开教师大会由学院领导逐条解读、各系部分头组织学习等多种形式对规范进行全面学习。同时要求教师对照规范条款,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撰写学习总结,自我提出改进措施,使整个学习活动变成一次思想的洗礼,品格的升华。许多教师表示,正因为出台了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了多形式的学习,自己认清了形势、增强了意识、明确了任务。同时,一些言行举止已经偏离轨道的教师及时悬崖勒马,自觉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和约束自己。
(二)加大新入职教师培训力度。一是建立严格准入制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教师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坚决把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人员挡在门外,做到宁缺毋滥。二是建立全面培训制度。新入职教师在学院需要经过党政领导的见面座谈会、党委组织部安排的校纪校规和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会、教务处安排的教育教学培训会及系部安排的专业培训会等一系列的培训培养之后才能上岗工作。三是建立实习试用考核制度。只有通过系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对其德才两方面的考评方能转为正式教师。当然,除了新入职教师,所有教师都应该持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因为面对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只有苦练内功、警钟长鸣,才能使教师增强免疫力。
(三)安排教师参与学生管理工作。针对教学和管理两路平行的弊端,解决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实问题。2012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取消过去单纯由辅导员管理学生的模式,建立“辅导员+班主任”的管理模式,要求专任教师至少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明确教师除了授课和开展科研外,管理和服务学生也是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项改革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使师生形成一个共生共荣的集体,有利于师生建立深厚情谊,并通过教师实际参与学生管理的实践活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四)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近几年,对于学院涌现出的广西教学名师、广西先进工作者、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服务广西“三农”工作标兵、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等先进人物,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都予以大力宣传,通过上门慰问、召开表彰大会、举办模范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弘扬师德师风,对于个别特殊贡献者,学院还专门举办授奖仪式,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鼓励全体教师学习先进、超越先进,用典型引路的办法带动学院教师整体师德的提高。同时,建议各校对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各领域的标兵,如爱国守法标兵、教书育人标兵、严谨治学标兵、服务社会标兵、为人师表标兵。教师标兵多了,落后分子就少了,学校的教学风气就会得到改善。学校教风好了,学风自然正了,社会的风气就会得到改善,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
(五)构建合理的师德测评体系。学院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发挥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教务处在师德建设方面的合力作用。将原来由教务处负责师德测评改为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并成立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领导小组,出台了《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重新确定了考核的指标和赋分,采用定性加定量的考核办法对教师师德进行客观评价。明确规定除教学质量测评由教务处组织开展外,其他师德考核工作由组织部、宣传部共同负责,加大对师德测评工作的组织力度,从而改变过去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提高师德测评的有效性,使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整体面貌得到一定程度地改观。
总之,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和关心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为提高高校教师师德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高校教师应自觉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坚决杜绝低俗陋习,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努力成为教书育人楷模和师德标兵,从而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蒋占峰,高新杰. 提高高校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六点研究[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院,2000(3)
[2]于学友.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视角[J].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2)
[3]杨桂华.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现象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4]郑捷.当前教育技术实践中教师道德失范的原因和对策[J].教育实践和研究,2008 (8B)
【作者简介】黄笑仙,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综合科科长,教师,政工员。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