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度”中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4-09-04王蕾
王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086-01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洞悉学生的思想特点,高度重视“适度”课堂提问的意义,掌握和挖掘课堂提问的技巧,就能充分发挥问题的导向作用,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领域,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我相信:教师的思想有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创设个性化教学极具影响力。在语文课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应对问答能力,促进学生有个性发展,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掌握和运用课堂提问的“三度”,那么就能唤醒学生的课堂学习的参与意识,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设置的问题要有宽度
新课程提倡教学活动化,指的就是教学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并不单纯指课堂中学生的演示、讨论、探究等活动,也不单纯指课堂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新课程下的教学活动,既有课堂上的活动,也有课外的活动;既有外显的行为活动,也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更加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性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探究类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究问题,可以激活思维,更加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比如讲授《雷雨》这一课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真的还是假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笔者顿时便灵机一动,让学生开展一场辩论赛。正方:周朴园是真爱鲁侍萍的;反方: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假的。笔者让他们准备十分钟,最后辩论开始了。正方同学的观点:周朴园是真爱鲁侍萍的,这可以从他三十多年来的家具摆设看出来。怀念一个人,并且保持她的某些生活习惯,坚持三年也容易,但坚持三十年却是很难,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正因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深挚的爱才让他有如此感人的举动。反方同学的观点:提出如果周朴园真的爱侍萍,三十年后,当她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何以用这样的口吻对待自己心爱的女人,以及用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长子呢。显然,这是作为资本家的自私、虚伪在作怪,至于他保留着以前侍萍的生活习惯,只是因为他的婚姻生活太不顺心,所以他很怀念年轻时和侍萍度过的美好时光,所以他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最后教师总结:三十年前我们应该肯定周朴园对侍萍是有感情的,他之所以当年要抛弃她,是基于当时的封建家长制度,但是后来作为资本家的他,自私、虚伪心占上风,所以我们应该从两方面去看待这个问题,当然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下课后可以继续交流。
二、设计的问题要有厚度
课堂主问题不应过于浅显,而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度的挖掘,要有厚度,一节课中围绕一定目标,使学生活动的“量”达到理想的程度, “质”达到理想的程度,“趣”也达到理想的程度。
如教学《山居秋瞑》时,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进行赏析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姑娘们洗的是哪些人的衣服?”表面看来,这个问题似乎与教学目的无关,离题太远,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对把握诗的主题,了解王维的归隐之“留”,有着极为重要的因果关系。在教学实践中,这个问题提出后,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是给父母洗的,有的说是给丈夫洗的,有的说是给弟妹们洗的,有的说是给心上人洗的等等。我进一步追问,这表现了山中姑娘们什么样的情怀?这就涉及到性格美、人情美等问题。我总结道:正是因为山中景色美、人情美,是世外桃源,于是王维就有“留”的意味。这就使学生丰富了诗意的理解,加深了对意境的体味,更把握了诗的主题。
三、设置的问题要有深度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是一个激发学生情感体验、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知识生成的重要过程,也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可探性。教师应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设置课堂问题。所设置的问题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探索从己知领域到未知领域;要挣脱教材的束缚,拓展学生思维的视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质疑,允许并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全体学生发挥各自潜能,从而彰显课堂教学的更高学习水准和探究能力。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应该多设置这样“为什么”“怎么样”一类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学生通过实际的问题探究活动,体验过程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逐步深刻理解探究本身的真谛和本质。当然教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若设计的问题过大或过于抽象,学生无从下手,摸不着头绪,学生就会漠然处之,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