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走出去:着眼战略,尊重市场

2014-09-04

创新时代 2014年8期
关键词:伊斯坦布尔高铁铁路

新闻背景:

近日,由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连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土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高速铁路(安伊高铁)二期工程全线贯通,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搭乘了首趟驶向伊斯坦布尔的高速列车并出席了通车典礼。而日前,泰国国家和平与秩序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两条连接中国和泰国的高铁项目,总成本约为7414亿泰铢(约合人民币1430亿元)。

快评:

作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突破和自主创新的标志性成果—中国高铁“走出去”,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铁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获得新市场能力的象征,中国不再仅仅凭借血汗苦力,而是凭借技术工程成本等多重优势走向国际。具体的利益可以想像,铁路建设涉及人员众多,建设期间将增加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培训大量技术工人,在建设过程中,中国高铁所拥有的900多项技术专利将进一步磨合、提升,制造业也将因此获得升级的机会。中国所制造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安全、更快速的运输通道,中国脆弱的能源安全可能得到加固。

应看到,我国高铁技术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科技输出”,跨越很是迅速。目前,我国铁路总公司对高铁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已获得900多项国际专利。说高铁技术成了我国创新能力的“明信片”,并不为过。

在具体运作过程中,高超的谈判技巧、务实的市场观念、专业的建设素质缺一不可。如非洲等国家难以承担高昂的修建费用,需要中方提供支持,未来的矿产等资源如何折算成资金;在较为发达的国家修建高铁,如何适应当地法律,获得议会与民众的认同;在东南亚等国高铁项目遭遇一定的阻力,如何与对方携手创造未来的市场价值,都是摆在铁路公司甚至决策官员面前的课题,对于远未走出行政市场的公司来说,解题绝非易事。

无论如何,高铁是中国经济的耀眼名片,显示中国内生的开放动力以及经济的扩张冲动。(新京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伊斯坦布尔高铁铁路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伊斯坦布尔
高铁会飞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人地百米建高铁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第一次坐高铁
伊斯坦布尔:飘浮着骄傲和贵族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