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分泌型癌1例

2014-09-04时妍妍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7期
关键词:滤泡乳头状上皮

时妍妍

乳腺分泌型癌1例

时妍妍

目的 介绍并讨论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结合免疫组化分析1例乳腺分泌型癌。结果 癌细胞腺管样或筛网状排列浸润生长于乳腺纤维组织间, 腺腔内见红染的分泌物, 核染色深, 形态较一致, 偶见核分裂像。免疫组织化学标记ER、PR、CerbB-2、SMA、P63、Calponin、CK5/6均为阴性, S-100为阳性, Ki-67阳性约8% , P63阳性约2%。结论 乳腺分泌型癌是罕见的乳腺低度恶性肿瘤, 需与腺样囊性癌、大汗腺癌、妊娠或哺乳期乳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等鉴别。

乳腺分泌型癌 ;鉴别诊断

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乳腺癌, 组织来源至今不清楚, 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和免疫表型, 根据肿瘤细胞内外有PAS阳性物质的特点将其定名为乳腺分泌型癌,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1年将其列入乳腺癌分型[1], 本文通过1例乳腺分泌型癌分析其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女, 58岁, 因无诱因乳腺包块1周入院。查体:左乳腺乳晕下可触及直径约1.5 cm肿物, 活动度较好。超声提示:左乳腺低回声结节。

1.2 方法 标本经4%甲醛液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法, 单克隆抗体及试剂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

2.1.1 大体检查 乳腺切除标本约20 cm×17 cm×3 cm,切面见1.5 cm×1 cm×0.7 cm肿物, 灰白色, 质略脆,腋窝处见0.2~0.5 cm淋巴结13个。

2.1.2 镜下所见 癌细胞腺管样或筛网状排列浸润生长于乳腺纤维组织间, 部分腺腔内见红染的分泌物, 核染色深,圆形或椭圆形, 形态较一致, 偶见核分裂像, 周围乳腺组织见部分乳腺导管扩张, 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 可见纤维血管轴芯。

2.2 免疫组化 ER、PR、CerbB-2、SMA、P63、Calponin、CK5/6均为阴性, Ki-67阳性约8% , P63阳性约2%, S-100为阳性。病理诊断:左乳腺分泌型癌, 腋窝淋巴结未见癌组织转移。

3 讨论

乳腺分泌型癌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 约占乳腺癌的15%, 其主要病理特点是在肿瘤细胞胞质和腺腔样结构中出现糖原染色(PAS)阳性物质,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主要见于女性患者, 可单发也可多发, 可发生于乳腺任何部位,以乳头及乳晕下多见, 由于肿瘤境界清楚, 活动度较好,易误诊为良性肿瘤。Akhtar等将其分为微囊性、导管样及实性3种结构, 病变由3种形态不同比例组成。与其他类型乳腺癌不同的是, 除了上皮标记阳性外, S-100弥漫强阳性, 其意义不明确, 不排除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例乳腺分泌型癌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腺样囊性癌:有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细胞, 可见丰富的嗜酸性基膜样物,常有鳞状化生, CK、SMA阳性, ER、PR通常阴性。②大汗腺癌:其胞质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状, 另一种是泡沫状或空泡状, 无细胞内外PAS染色阳性的分泌物, GCDFP-15阳性, 异型性更明显。③妊娠或哺乳期乳腺:存在乳腺小叶结构, 有分泌型腺泡结构, 有肌上皮及基底膜, SMA及P63阳性。④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瘤细胞乳头状增生, 可见纤维血管轴芯, 细胞内外无PAS染色阳性的分泌物, 肌上皮存在。⑤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当乳腺中存在甲状腺滤泡样结构要考虑乳腺分泌型癌的可能, 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TG、TTF-1阳性, 而PAS及S-100阴性。

乳腺分泌型癌预后较一般乳腺癌好, 但是临床上至今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 是否行乳腺根治术及放化疗仍存在争议。有报道儿童患者均做局部切除, 术后无转移, 五年生存率达100%。本例患者行乳腺改良根治术, 目前正接受化疗。

111000 辽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猜你喜欢

滤泡乳头状上皮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滤泡型癌超声表现1例
甲状腺滤泡癌胸壁转移超声表现1例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