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红素、C反应蛋白和抗心磷脂抗体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思路探讨

2014-09-04王喜春马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磷脂胆红素抗体

王喜春 马冲

胆红素、C反应蛋白和抗心磷脂抗体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思路探讨

王喜春 马冲

目的 探讨胆红素、C反应蛋白和抗心磷脂抗体与脑梗死的关系, 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对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和50例正常体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样采集, 患者要在住院的第2天早上进行空腹肘静脉抽血, 体检者则当场抽取血样, 然后根据血样分别进行胆红素、C反应蛋白和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 并将患者的这三个指标和正常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胆红素含量和对照组相比, 患者的总胆红素和间接的胆红素含量会出现明显的降低, 而且下降值和正常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 但是直接胆红素的含量却没有出现变化。将实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对照组对比, 患者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会出现明显的上升, 且和正常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将实验组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和对照组相比, 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值,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结论 人体中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含量的降低和急性脑梗死有密切关联, 而且患者C反应蛋白的显著上升则说明患者存在急性炎症, 而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显著上升则表明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是影响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

胆红素;C反应蛋白;抗心磷脂抗体;脑梗死

脑梗死主要发病机制就是脑部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脑功能缺陷和障碍, 因为它的发病率、死亡率都非常高, 已经和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病程为人类的三大杀手之一。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1]表明, 容易导致脑梗死的因素可以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其中可干预性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生活习惯不良、情绪激烈等, 不可干预性的因素就是性别、年龄和遗传因素。一般这些可进行干预的因素才是进行实验研究的主要目标[2]。本次实验以脑梗死患者体内的胆红素、C反应蛋白的含量和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作为目标, 探讨这三个指标和脑梗死之间存在的联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和50例正常体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共50例, 男38例, 女12例, 年龄为46~72岁, 平均年龄为(57.8±6.1)岁, 平均住院时间为(24.5±3.07)天。对照组共50例患者, 男32例, 女18例, 年龄为40~69岁,平均年龄为(61.7±4.78)岁。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C反应蛋白的检验 对两组患者进行空腹状态下的静脉抽血, 采集2 ml之后, 放入分离胶或者是促凝剂, 然后放入真空试管内, 马上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 检验科在收到血样之后, 要立刻采取血清分离。如果不能马上对血清测定,则应该将其放置在2~8℃的温度环境中进行保存。

1.2.2 胆红素测定 对两组患者进行空腹状态下的静脉抽血, 采集2 ml之后, 放入分离胶或者是促凝剂, 然后放入真空试管内, 马上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 检验科在收到血样之后, 要立刻采取血清分离。在冷藏环境为2~8℃下保存的血清样本必须要在12个之内完成检验, 在冷藏环境为-15~-20℃下进行保存的样本必须要在3~4个月内完成检验。

1.2.3 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 对两组患者在空腹状态下采集新鲜的血液样本, 检验科在收到血样之后, 要立刻采取血清分离, 然后采用专门的反应板进行测定。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先在孔内加入100 μl的稀释液, 然后按照1:21的比例放入血清样本, 进行阴性和阳性的对照。然会将反应板放在37℃的环境下放置30 min, 然后将孔内的液体甩干净, 对反应板进行3次擦洗, 通过吸水纸拍干之后, 在每个孔内加入2滴加酶结合物, 然后重复上面的操作, 完成之后加入A、B两种显色剂各1滴, 拍均匀后在37℃的环境下放置10 min进行结果观察。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胆红素含量和对照组相比, 患者的总胆红素和间接的胆红素含量出现了明显的降低, 而且下降值和正常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 但是直接胆红素的含量却没有出现变化, 详见表1。将实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对照组对比, 患者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会出现明显的上升, 且和正常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详见表2。将实验组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和对照组相比, 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值,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

表1 两组患者胆红素的比较分析( x-±s, μmol/L)

表2 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的比较分析( x-±s, mg/L)

3 讨论

脑梗死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 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体内经过脂质的过氧化反应, 生成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所产生的[3]。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能够刺激血红素加氧酶的活性, 这种酶是促进胆红素形成的限速酶,产生的胆红素在一定的浓度下是有效的生理性抗氧化剂[4]。所以, 胆红素能够有效的抑制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从本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含量降低和急性脑梗死有密切关联, 而且患者C反应蛋白的显著上升则说明患者存在急性炎症, 而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显著上升则表明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是影响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

[1] 张屏.胆红素、C反应蛋白、抗心磷脂抗体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国医科大学, 2009.

[2] 区灿贤.脑梗死危险因素与中风证素的关系.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3] 杜更胜.血清抗心磷脂抗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南昌大学, 2010.

[4] 常红云,王晓鹏.C-反应蛋白和抗心磷脂抗体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河北医药, 2012(12):1860-1862.

2014-03-24]

150036 哈尔滨, 黑龙江省医院(王喜春);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马冲)

猜你喜欢

磷脂胆红素抗体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硒制剂对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