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4-09-04黄晓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性肝甲亢肝功能

黄晓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黄晓辉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了解甲亢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罗氏Cobas.c702和罗氏电化学发光E170分别检测80例甲亢患者甲功五项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与60例健康查体者结果比对分析。结果 甲亢组的FT4和FT3均高于对照组, TSH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亢组血清ALT, AST, TBIL, DBIL, ALP, GGT高于对照组, TP,ALB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亢患者常伴随有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 常规检测甲亢患者肝功能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损害;常规检测;预后观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分泌过多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过多甲状腺素作用于全身, 引起多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 累及肝脏则可引起肝肿大, 肝功能异常, 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等。临床称为甲亢性肝损害(HLI)[1], 且临床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几率较高,为了解甲亢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对本院收治的80例甲亢组患者和60例健康查体者的结果对比分析, 探讨甲亢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甲亢组:为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甲亢患者80例。诊断符合第7版《内科学》甲亢诊断标准。其中男43例, 女37例。年龄22~73岁, 病程在6个月~12年不等。

对照组:为本院健康查体中心健康查体者60例。其中男30例, 女30例。年龄在25~62岁。排除慢性感染、肿瘤等重大疾病。

1.2 检测方法 应用Cobas.c7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试剂为罗氏配套试剂。检测ALT, AST, ALP, GGT, TP, ALB, TBIL, DBIL水平。罗氏电化学发光E170,试剂为罗氏配套试剂, 检测甲功五项。被检测对象均禁食10 h后于次日清晨抽血取静脉血5 ml,以3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

1.3 统计学方法 检验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亢组与对照组甲功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1。

2.2 甲亢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结果比较 见表2。

表1 甲亢组与对照组甲功五项结果比较( x-±s)

表2 甲亢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结果比较( x-±s)

3 讨论

临床上甲亢并发肝损害比较常见, 大多表现轻微。本研究结果显示, 大多数甲亢并发肝损害症状较轻, 反映肝功能的指标如ALT、AST、ALP、GGT轻度升高, 无明显肝功能损害症状, 与文献报道一致[2]。甲亢与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改变有密切关系。甲亢本身可导致肝功能损害, 甲亢治疗过程中也可发生肝损害。甲亢肝损害多见于甲亢病程长, 年龄大且病情较重的患者。甲亢引起肝损害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甲状腺激素(TH)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 还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肝糖原和蛋白质分解加速, 肝脏营养不良,肝细胞变性, 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 增加了肝脏负担。甲亢时机体分解代谢加快, 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消耗过多造成机体负氮平衡, 机体营养不良加重对肝功能的损害。甲亢属内分泌疾病, 甲亢导致的自身免疫反应也可造成肝功能损害,肝损害也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可发生肝脏瘀血及肝细胞坏死。已有动物实验表明甲亢时肝脏氧化能力明显下降[3]。

本组检查结果提示患者肝功能以ALT和AST升高为主, 均值达正常上线5倍以上。其次为GGT、ALP、TBIL、DBIL、TP、ALB的异常。ALT是反映肝功能损害最为敏感的指标, 因此ALT常表现为显著升高。甲亢时可致Kuffer细胞增生, 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肝实质细胞活性氧化产物增加,使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动加强, 从而导致AST增加[4], 同时可见部分血清肉眼黄疸, ALP、GGT、LDH的升高。提示HLI患者多表现为淤胆型肝炎, 这是由于HLI时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中央坏死, 发生胆汁淤积等病理改变。另外, 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 因而导致持续性胆汁淤积[5]。

综上所述, 甲亢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病因复杂, 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避免漏诊、误诊。因HLI患者同时具备甲亢和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应定期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一旦发现甲亢性肝损害时, 治疗应以控制甲亢为主, 同时辅以保肝治疗[6], 甲亢被有效控制, 肝功能就会较快的好转[7]。因此在甲亢治疗过程中加强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尤为重要, 这对了解肝功能状况, 以指导临床用药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1] 吴作艳, 王炳元.甲亢性肝损害.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2.22(5)311-312.

[2] 余戎, 朱水山, 李军, 等.甲亢性肝损害120例临床分析.实用临床医学, 2003,4(5):59-60.

[3] 刘颖, 王秀丽, 杜卫.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变化.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7,43(1):74-75.

[4] 朱莉, 闵晓俊, 陈如泉.甲亢合并肝损害流行病学特征及病理机制认识.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8,10(1):27-28.

[5] 王英, 何启蓉.甲亢性肝损害108例临床分析.中华实用西医杂志, 2005, 18(21):1451-1452.

[6] 丁慧君, 马明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肝功损害的诊治分析.中国临床研究, 2010,23(11):990-991.

[7] 李云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26例.吉林医学, 2008, 29(12):1030.

2014-04-04]

266034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性肝甲亢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双花保健口服液的制备及对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益肝愈瘿汤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中央型原发性肝癌行解剖性肝中叶切除的疗效
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比较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