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对鼻咽癌放射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2014-09-04罗燕娜陈文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经颅鼻咽癌正确率

罗燕娜 陈文志 黄 宏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对鼻咽癌放射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罗燕娜 陈文志 黄 宏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经颅多普勒(TCD)对鼻咽癌放射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筛选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颈动脉狭窄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颈动脉DSA造影确诊为颈动脉狭窄。采用CDFI、TCD及CDFI联合TCD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案进行诊断, 比较三种方案诊断的正确率。结果 联合检查组诊断颈总动脉狭窄29例, 颈内动脉狭窄21例, 颈外动脉3例, 查因3例, 诊断正确率为94.64%, CDFI与TCD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5.00%、66.07%, 联合检查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可对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狭窄进行较准确评价, 对动脉损伤情况敏感性较高, 可在早期对颈动脉损伤做出提示, 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鼻咽癌;放射性颈动脉狭窄

鼻咽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上通常采用放射治疗, 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减少癌症的转移率。但是在放疗过程中, 颈部通常处于放疗范围内, 长期易导致颈动脉损伤, 使脑部供血发生障碍, 增加了放射性脑病的发病率。目前针对放疗并发症无有效治疗方法, 仅能通过控制放射剂量减轻颈部血管负担, 而对颈部血管损伤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1]。本次研究探讨CDFI联合TCD对鼻咽癌放射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能力, 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现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动脉狭窄患者56例, 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 女25例, 年龄在36~78岁, 平均年龄为(55.7±2.6)岁, 已放射治疗时间为6~32个月, 平均时间为(12.4±3.1)个月。所有患者均经过颈动脉DSA确诊颈动脉狭窄, 其中颈总动脉狭窄31例, 颈内动脉狭窄21例, 颈外动脉狭窄4例。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原发性鼻咽癌患者(低分化鳞癌);放疗时间>6个月;患者预估生存时间>3年。

排除标准:转移性晚期癌症;淋巴癌患者;预计生存时间<3年;头颈部血管存在手术治疗史;既往颈动脉狭窄病史。

1.3 方法 CDFI检查采用 西门子(德国) ACUSON S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凸阵高频超声探头8~13 MHz, 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进行常规检查, 采集颈部血流特点及血管血流充盈缺损情况;TCD检查应用 DWL(德国) X1型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0 MHz, 6.0 MHz,检测ICA颅外段、终末段、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的血流速度、PI、RI值、频谱变化进行检查测量, 检测颅内侧支血管循环的血流参数变化。联合检查组对比两组检查影像结果, 如存在不符需再次进行检查。所有影像结果经临床医生进行多次诊断, 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并进行比较。

1.4 效果评价标准[2]影像结果图像根据2002放射学会超声分会制定的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分级标准进行诊断。

1.5 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三种检查诊断结果与DSA确诊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情况见表1。

通过表1比较可知, CDFI联合TCD对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损伤狭窄的诊断正确率高于单纯使用CDFI或TCD,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三种检查方案诊断结果与DSA确诊结果比较情况[n (%)]

3 讨论

当鼻咽癌患者进行放疗时, 颈部暴露在放疗范围内, 根据有关调查可知, 鼻咽癌或其他头颈肿瘤进行长时间放疗时,易引起颈动脉损伤, 通常表现为颈动脉狭窄致脑部供血障碍,发生脑供血不足、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3]。因此, 应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颈动脉损伤的主动预防和准确评估, 本次实验探讨CDFI联合TCD对放疗后颈动脉损伤的评估作用, 通过对实验回顾性分析可知, 联合诊断的正确率高于单纯CDFI或TCD检查,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上针对颈动脉狭窄的最佳检查手段为DSA, 能够直观有效的判断颈动脉狭窄部位及程度, 但其操作复杂, 对患者医源性损伤较大, 检查费用昂贵, 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限制较多。CDFI可准确对颈部血管进行检查, 通过对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查可判断其血流参数差异, 并可直观显示颈动脉内中膜情况, 提示病变异常信息;TCD可对颅内血管进行检查, 由于颈动脉狭窄直接导致脑部血供异常, 因此颅内血流变化可提示颈动脉异常信息;结合两种影像学结果可提高颈动脉损伤诊断的正确率及检查敏感度。两种检查方法操作简单, 无创伤, 检查费用低廉, 检查结果可靠、准确,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1] 黎艳萍, 张九成, 廖玲霞, 等.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的调强放射治疗与化疗的预后分析.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 20 (3):240-241.

[2] 汪娜, 李欣, 张龙方,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放疗所致颈动脉损伤中的诊治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1(3):320-322.

[3] 刘文敏, 赖胜坤.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15):145-146.

2014-03-31]

524002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经颅鼻咽癌正确率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生意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