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硫辛酸联合丹红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94例分析

2014-09-04王超杨寒李新旗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9期
关键词:硫辛酸丹红传导

王超 杨寒 李新旗

硫辛酸联合丹红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94例分析

王超 杨寒 李新旗

目的 观察硫辛酸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294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147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 并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基础上加α-硫辛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以及双侧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大于对照组53.1%,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MNCV与SNCV改善明显。结论 硫辛酸联合丹红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硫辛酸;丹红注射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下肢麻木及感觉减退,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α-硫辛酸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94例, 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 年龄31~69岁, 患有2型糖尿病6个月~15年,被检查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个月~8年,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147例, 其中男91例, 女56例,平均年龄(49.4±5.5)岁, 平均病程(9.2±4.5)年;对照组147例, 其中男83例, 女64例, 平均年龄(51.2±6.8)岁, 平均病程(7.9±5.5)年;两组分别在年龄、性别、及糖尿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委员会提出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①感觉障碍:糖尿病患者伴有自发性神经痛或麻木等神经病变症状, 四肢感到热灼痛、虫咬样、刀割样、撕裂样、针刺样疼痛, 以双下肢表现明显, 夜间加重严重时可影响睡眠;②运动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严重时伴有肌肉萎缩;③辅助检查:肌电图检查示: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或感觉传导速度及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具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减慢者可以诊断[1];④排除标准:患有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糖尿病足、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甲状腺功能低下、腰椎病史、慢性酒精中毒、B族维生素缺乏症、中毒性末梢神经炎等疾病的排除入选。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糖尿病饮食, 监测并控制血糖, 同时对照组给予:硫辛酸0.4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1次/d。做好记录, 2周后评价疗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糖水平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指标的变化。

1.5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肢体乏力、麻木、疼痛等自觉症状消失, 体格检查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 神经传导速度(NCV)增加≥5 m/s或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肢体乏力、麻木、疼痛等自觉症状好转, 体格检查腱反射好转, 神经传导速度(NCV)增加<5 m/s;无效:患者肢体乏力、麻木、疼痛等自觉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体格检查腱反射无变化, 肌电图检查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治疗前后自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包括四肢乏力、麻木、疼痛采用433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 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有增加, 治疗组非常明显(P<0.01), 对照组明显(P<0.05), 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四肢乏力、麻木、疼痛)、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 x-±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n, %)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 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 产生麻木、疼痛、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相应的临床症状。但其发病病程长, 症状隐蔽, 其中30%~40%无任何自觉症状。目前普遍认为DPN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糖代谢异常所致的氧化应激、血管性缺血缺氧、神经生长因子缺乏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主要是ALA的羧基可以和蛋白质分子中赖氨酸残基上e氨基形成酰胺键, 作为丙酮酸脱氢酶和a-戊二酸脱氢酶-线粒体酶系复合物的辅助因子, 在生物体内可以转化为还原型的二氢硫辛酸(DHLA), 起到抗氧的作用, 可以清除多种自由基, 改善线粒体内氧化应激状态, 保护胰岛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原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同时其还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 增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 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实现其对神经的保护[2]。ALA和DHL还能螯合体内铁、铜等金属离子, 减少[OH]-的形成减少神经组织损伤[3]。本研究通过硫辛酸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与单用硫辛酸治疗作为对照比较, 来评价综合治疗的疗效。通过综合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血糖水平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指标的变化明显好转, 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综合治疗的可行性。

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红花。丹参具有很强的抗氧自由基功能以及活血化瘀、通脉舒络、降低血液黏度、降血脂、改善微循环作用, 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 同时能减少糖基化产物的形成, 对DPN有一定的作用[4]。丹红注射液与硫辛酸具有相互促进之功效, 用于DPN的治疗, 临床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

[1] 马艳庆.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35):122-124.

[2] Schror K, Hohlfeld T.Mechanisms of anti-ischemic action of prostaglandin E1 in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Vasa, 2004, 33(3):119-124.

[3] 王晓东.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9, 26(1):14-15.

[4] 张兰, 于世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瘀血络损病机探微.新中医, 2002(10):6.

2014-08-04]

473000 南阳南石医院老年病科

猜你喜欢

硫辛酸丹红传导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强电场对硫辛酸分子性质的影响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