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PICC导管并发症及其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2014-09-04叶丽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导管满意度试验

叶丽娜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PICC导管并发症及其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叶丽娜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PICC导管并发症及其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于本院接受PICC置管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 而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的患者对PDCA循环管理下的护理模式持满意态度, 而对照组只有80.00%对传统护理模式比较满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PICC导管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 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

PDCA;PICC;并发症;患者满意度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于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 因其具有操作简便且安全快速、留置时间长、血管伤害较小和患者痛苦小等特点, 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化疗和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患者[1,2]。但是, PICC也存在局部血肿、渗血、静脉炎、感染等相关并发症, 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 增加患者家庭负担甚至危及生命[3,4]。为了更有效的抑制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 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本次作者尝试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患者, 取得理想效果,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于本院接受PICC置管的80例患者, 按照随机原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40例, 其中在试验组40例患者中, 男26例, 女14例, 年龄范围22~65岁之间, 平均(42.29±13.98)岁;在对照组男25例, 女15例, 年龄范围21~65岁之间,平均(43.65±14.3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和平均年龄等一般性资料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PICC置管常规护理, 而试验组则给予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具体过程如下:①组建科室PDCA管理小组:由高年资的主管护师担任该主题活动的组长, 其他人员为实施者;②落实PDCA循环管理:P计划阶段: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家属访谈、护理人员讨论会等发现PICC导管并发症出现原因如下:导管堵塞、感染、导管异位、静脉炎等。设定目标为:优化护理服务, 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 提高患者满意度。D执行阶段:利用脉冲式的封管方法可以较好的预防堵塞现象, 同时每次输注时要每隔4 h冲管一次, 保证管道的畅通;冲管和封管时需要严格消毒, 戴好口罩和手套, 熟练各种操作流程, 保证导管的安全留置;加强PICC导管维护, 更换贴膜需要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撕下, 避免贴膜将导管带出。患者的皮肤等特殊问题,每次更换贴膜时需要注意记录;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 避免导管尖端伤及血管内皮, 要避免反复穿刺或多次置管, 输注的高浓度或者是高刺激性的液体时尽量缓慢, 嘱患者减少穿刺侧上肢过度活动。C检查阶段:对上述各项措施落实情况。每月进行随机抽查, 对PICC置管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现场考察, 根据护理人员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奖惩。A处理阶段:对PICC置管并发症及其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公示,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 对效果较好的护理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 对需要改进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调整, 随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1.3 观察指标 以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为衡量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其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并发症的病人数目/患者总数, 在本次研究中以导管堵塞、感染、导管异位、静脉炎作为观察指标计入统计结果, 结果以%表示;其次, 本院自制患者满意程度调查表, 对患者进行护理方式满意程度调查, 调查维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维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 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 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的患者对PDCA循环管理下的护理模式持满意态度, 而对照组只有80.00%对传统护理模式比较满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情况比较[n (%)]

3 讨论

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适应惯性运行质量的全面管理方法, 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 现在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服务领域[5,6]。但是, 迄今为止, 尚未见到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PICC导管并发症及其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的研究报道。本次实验研究表明, 试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的患者对PDCA循环管理下的护理模式持满意态度, 而对照组只有80.00%对传统护理模式比较满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在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置管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管理的过程中, 始终贯穿PDCA护理管理, 对患者运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时, 先调查PICC置管患者置管并发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原因, 并对PICC置管患者置管并发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 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其次在为患者拟定有效的管理模式之后, 便要依据制定的计划对患者进行相关举措的实施, 强化制度管理, 确保各项计划落实到位。同时, 定期召开PDCA专题会议, 就PICC置管患者置管并发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 对效果较好的护理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对需要改进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调整, 提出整改措施, 随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综上所述, 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PICC导管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 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

[1] Sharpe E, PettitJ, Ellsbury DL.A national survey of neonat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practices.Adv Neonatal Care, 2013,13(1):55-74.

[2] Brewer C.Reducing 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when inserting PICCs.Br J Nurs, 2012,21(14):S12, S14, S16-17.

[3] Xing L, AdhikariVP, LiuH,etal.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PICC-related 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Asia Pac J Clin Oncol, 2012,8(3):e12-16.

[4] 杨英珍,杜华.143例PICC置管的主要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安徽医药, 2010,14(12):1518-1519.

[5] 杨菊花,贺伟,彭守华.应用PDCA循环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实施镇痛管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2,27(5):421-422.

[6] 章春芝,王桂英,薛志芳,等.个性化质量管理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护士进修杂志, 2011,26(5):455-456.

723000 汉中市3201医院肿瘤科

猜你喜欢

导管满意度试验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CS95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