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成形钛网行颅骨修补58例体会
2014-09-04唐文元
唐文元
数字化成形钛网行颅骨修补58例体会
唐文元
目的 探讨使用数字化成形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本院利用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病例58例, 设为A组, 将既往用普通钛网作为修补材料的病例46例, 设为B组, 两组病例在手术操作时间, 钛钉使用数量, 并发症以及术后外观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A组手术麻醉时间平均102 min, 固定钛网的钛钉数量平均4.6枚, 并发症5.17%, 外观满意度100%;B组手术麻醉时间平均为172 min, 钛钉的使用数量平均9.3枚, 术后并发症为13.04%, 患者外观满意度仅达71.7%。结论 手术中使用数字化成形钛网作为修补材料, 具有手术麻醉时间短, 钛钉使用数量少, 节约修补材料, 并发症少, 患者及术者对术后头颅外观的满意度好等优点, 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颅骨缺损;数字化成形钛网;手术时间;钛钉;并发症
颅骨缺损多数是由于外伤所致, 部分是因为手术或颅骨病变切除而残留[1], 颅骨缺损可能会引起很多临床症状及并发症, 较常见的有记忆力降低、伴有恐惧心理、面容毁损、交通性脑积水、以及硬膜下积液等, 减轻上述症状的治疗方式是行颅骨修补。近年来, 数字化成形钛网已在大多数医院推广使用,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自2008年10月起, 使用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颅骨, 疗效满意,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数字化钛网组 (A组):病例58例, 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l8~61岁, 平均年龄为42岁。颅骨缺损的原因为: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35例, 粉碎性颅骨骨折去除碎骨7例, 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16例。缺损部位:额颞顶部30例, 额顶部8例, 颞顶部12例, 顶枕部3例,顶部5例, 缺损面积约(9.5±2.3)×(11.8±1.8)cm2。以2008年10月前, 本院利用普通钛网行颅骨修补组 (B组)作为对照:病例46例, 男性30例, 女性16例;年龄19~59岁, 平均38.5岁, 颅骨缺损原因: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29例, 颅骨粉碎性骨折去除碎骨5例, 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12例。缺损部位:额颞顶部23例, 额顶部5例, 颞顶部13例, 顶枕部2例, 顶部3例, 缺损面积约(9.7±1.3)×(12.9±1.5) cm2, 两组病例资料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数字化和普通钛网准备过程 A组所有病例均需于术前1周入院, 行层厚为2 mm的头颅薄层CT扫描, 将扫描所得数据进行重建加压打包后, 通过电子邮件, 将患者CT扫描数据传输至数字化钛网制作公司, 制作成个体化补片, 再将钛网通过快递, 送回医院手术室, 进行高温消毒备用。对于B组患者钛网的制作, 术前先根据患者颅骨缺损的大小, 选取大于骨窗的普通钛网消毒备用, 术中对普通钛网进行手工裁剪和简单的敲打塑形。
1. 3 手术方法 麻醉方式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手术切口多为原切口入路, 而伤口不规则的, 则要个性化设计, 原则是保证头皮的血供和减少对面部的影响, 切开头皮后, 先暴露骨窗周围1 cm范围的骨质, 再分层剥离头皮, 暴露硬膜,手术时应小心操作, 避免切开硬膜以及对其进行过度牵拉,以免造成脑脊液漏或硬膜下出血, 硬脑膜有破损的, 需要严密缝合。A组患者, 将已数字化形的钛网, 植入颅骨缺损区,调整钛网位置, 至钛网与骨窗边缘紧密吻合, 推挤钛网位置不易滑动, 最后用钛钉3~6枚固定钛网于缺损区上;B组患者,按术中颅骨实际缺损情况, 将所选钛网适当裁剪, 对钛网曲度进行手工敲制成形, 最后用钛钉8~14枚固定。两组患者术中要将硬膜悬吊于骨窗4周, 中央部硬膜悬吊于钛网上,避免硬膜外血肿形成, 但对硬膜的牵拉张力不应过高, 避免损伤硬膜下桥静脉, 皮瓣下可留置引流管。术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术后24 h, 拔除引流管, 术后7~10 d拆线。
1. 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 钛钉使用数量, 随访后患者的并发症, 以及外观满意度等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两组病例均随访6个月~2年, 结果显示数字化成形组的手术麻醉时间明显短于普通钛网组, 钛钉用量少, 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 皮下积液, 颅内出血, 排异反应等)明显少于普通钛网组, 外观满意度(通过术后CT与对侧或周边颅骨曲度进行对比判断)明显高于普通钛网组(见表1),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病例临床效果对比
3 讨论
Yamaura和Makino[2]将颅骨缺损后, 失去颅骨保护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命名为“颅骨缺损综合征”, 包括严重的头痛、易疲劳、眩晕、易激惹、抑郁、记忆力下降、对震动及声响耐受力下降等, 有些患者的上述症状还会随体位变化而加重。另外, 有学者经研究后发现, 颅骨缺损后, 患者颅内压力平衡失调, 脑脊液动力学不同程度紊乱, 脑血管储备能力与脑血流调节能力下降, 脑葡萄糖代谢减少[3]。因此对于颅骨缺损患者, 应早期行手术治疗, 颅骨修补后可以稳定颅内压力, 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 保证血供, 促进脑功能恢复,有效的防止继发性损害, 从而达到缓解症状, 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施行颅骨修补成形术是治疗“颅骨缺损综合征”的手术方式, 对于颅骨修补成形术的手术指征, 按相关规范和要求严格把握[4]。而手术时机的选择, 一般选择在患者身体情况恢复较好时, 距离首次手术时间约3~6个月时施行。
理论上说, 患者本身的自体骨骼材料, 是最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 但由于自体颅骨碎裂严重, 长时间保存困难, 自体骨质可能会吸收等原因, 所以自体颅骨修补, 目前临床上已很少使用。传统的颅骨修补材料存在着较多的缺点, 如组织兼容性差、易感染、塑性不满意, 易形成皮下积液等。由于材料科学的进步, 以钛合金制作而成钛网, 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5], 它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及理化性能, 力学强度高, 耐腐蚀、耐磨损, 不磁化, 无磁性,对X线、CT、MTI等检查不会造成限制, 产生影响, 抗压性能强, 无毒性, 排异反应少等优点, 而且网状结构的设计有利于皮下积液的吸收。因塑形方式不同, 将其分为数字化成形钛网和普通钛网, 普通钛网需术中手工裁剪塑形, 并使用大量钛钉加以固定。数字化成形钛网是全机械化塑形裁剪,打磨, 个体化定制, 本院自2008年10月开始, 使用数字化成形钛网作为修补材料, 进行颅骨修补, 临床效果肯定。作者有如下几点体会:①头颅外观较为完美, 数字化成形钛网通过个体化的定制, 能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恢复, 尤其是对前额、眶上缘、颞窝等处的颅骨缺损, 效果尤为明显。通过对比, A组病例的外观恢复满意度达100%, 容貌的恢复,为患者提供了自信, 减少社会歧视, 消除了患者心里恐惧和视角上的阴影;②使用数字化钛网, 可以缩短手术麻醉时间, A组可以缩短手术时间70min , B组需要患者在全身麻醉及术野暴露的状态下, 对钛网手工塑形裁剪, 反复对比调整, 以期达到最佳形态, 由于手工塑形钛网的稳定性较差, 必须使用大量的钛钉(8~14枚)固定, 术后钛钉易松动, 钛网可能会对头皮有切割损伤, 形成钛网外露, 增加工作量及手术时间,手术风险和感染机会较大; ③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 本组病例, A组共发生并发症3例(5.17%), B组共发生6例(13.04%),两组有显著差异, 原因可能是与数字化钛网与骨缘吻合度良好、数字化钛网经机械打磨后边缘光滑、无锐角及毛刺对头皮损伤小、以及麻醉手术时间短等原因有关;④使用数字化钛网, 可以有效节约手术材料, 只需选择稍大于骨窗的钛网即可, 减少钛网的浪费, 数字化成形后的钛网与骨窗边缘骨质吻合良好, 骨面的突起与凹陷处可起到防止其移动, 使用少量钛钉就能达到固定作用, 节省钛钉用量,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 将数字化成形钛网作为颅骨修补材料, 具有使用方便、经济、快捷, 对患者容貌及外观可以完美修复,减轻颅骨缺损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负面影响, 有效缩短手术麻醉时间, 保证医疗安全,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节约手术修补及固定材料, 减轻经济负担, 以及患者的创伤和痛苦, 术后对CT、磁共振等仪器的检查不产生影响。具有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1]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867.
[2] Yamuara A, Makino H. Neurological deficit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sinking flap following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Nerol Med Chir, 1977(17):43-53.
[3] Isago T, Nozaki M, Kikuchi Y, et al. Sinking skin flap syndrome:a case of improved cerebral blood flow after cran oplasty. Ann Plast Surg, 2004,53(3):288-292.
[4]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488.
[5] 周玉峰,黄梅.颅骨缺损修复材料的选择及其生物相容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14(21):3903-3906.
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