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加味治疗神经性皮炎40例临床观察
2014-09-04崔文利
崔文利
四物汤加味治疗神经性皮炎40例临床观察
崔文利
神经性皮炎是社区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 以皮肤苔藓样及剧烈瘙痒为特征, 病程慢性, 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四物汤加味治疗神经性皮炎40例,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4月来本中心就诊的神经性皮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 其中男15例, 女25例, 年龄31~67岁, 平均年龄49岁, 病程5个月~11年, 平均病程(4.2±1.3)年;对照组40例, 其中男16例, 女24例, 年龄29~64岁, 平均年龄46.5岁,病程3个月~10年, 平均病程(4.1±1.1)年。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病程及皮疹分布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①皮疹好发于颈部、四肢伸侧及腰骶部、腘窝、外阴;②自觉剧痒,病程慢性, 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③常先有局部瘙痒, 经反复搔抓摩擦后, 局部出现粟粒状绿豆大小的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呈皮色、淡红或淡褐色, 稍有光泽, 以后皮疹数量增多且融合成片, 成为典型的苔藓样皮损, 皮损大小形态不一, 四周可有少量散在的扁平丘疹。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2]。血虚风燥证:主症:病程较长, 瘙痒、局部干燥、肥厚, 状如牛领之皮。次症:皮损伴搔痕, 脱屑、苔薄, 脉濡细。具备以上主症及次症2项以上者即可诊断。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符合西医诊断及中医诊断标准者, 能积极配合并按时服药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肝、肾及严重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四物汤加味[3], 2次/d。药物组成:生熟地各15 g, 当归10 g, 川芎10 g, 白芍15 g, 白鲜皮30 g, 鸡血藤30 g, 刺蒺藜30 g。1剂/d, 早晚水煎服。随证加减:如皮肤瘙痒可配荆芥、防风;痒不解加全蝎;如皮损肥厚、肌肤甲错可加丹参、三棱、莪术等;如心烦失眠加首乌藤、珍珠母、石菖蒲、合欢皮等;烦躁口渴加沙参、麦冬、玉竹;便干加大黄、麻仁。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 1次/d,谷维素10 mg、维生素B110 mg, 3次/d。两组同时外用艾洛松软膏, 1次/d。同时嘱患者:①避免情绪激动, 忌用手搔抓或热水烫洗。②不宜穿过硬的内衣, 以免刺激皮肤。③忌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④2周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停药后2个月和半年各随访1次, 观察患者病情复发状况和不良症状。
1.6 疗效观察 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痒感消失。②显效:皮损及痒感消退80%以上。③有效:皮损及痒感消退50%。④无效:皮损及痒感均未减退。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停药后神经性皮炎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均停药, 2个月和半年各随访1次。对比两组患者停药后的复发情况,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停药后神经性皮炎的复发情况对比[n(%)]
2.3 治疗后不良症状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症状。但治疗过程中, 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嗜睡、无力等不良症状, 均未给予处理, 两个疗程停药后2例患者的不良症状均消失。
3 讨论
神经性皮炎, 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 为一种以发生于颈、肘、腰等部位的皮肤瘙痒、苔藓化为特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中医称为 “牛皮癣”、“顽癣”[4]。西医目前采用抗组织胺类药物、镇静安眠药等, 外用激素类或焦油类制剂, 也可采用局部封闭等。尽管这些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但却无法确保能够完全治愈, 复发情况较为常见, 同时还会诱发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等不良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 郁闷不舒, 心火上炎,以致气血运行失调, 凝滞于皮肤, 病久耗伤阴液, 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 皮肤失去濡养而发病。四物汤具有养血活血的功效, 该方以熟地、白芍、当归补血养血, 配伍川芎活血祛瘀, 使补血而不滞血, 行血而不伤血, 补行结合, 在补血同时兼顾调血之功。鸡血藤配白芍、当归、生地养血润肤;白蒺藜、白鲜皮二药疏风平肝止痒。
综上所述, 口服四物汤加味汤能够起到养血润燥, 祛风止痒功效, 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优于西医疗法, 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推广与应用。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2.
[2] 黄耀燊.中医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5.
[3] 李义,施怀生,李明奎.中医明方异用指南.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8.
[4] 李博鑑.皮科百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2.
2014-05-20]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