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2014-09-04郑雷刚郁金岗张志峰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11期
关键词:颈性郁金椎动脉

郑雷刚郁金岗△张志峰

(1.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郑雷刚1郁金岗1△张志峰2

(1.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目的 观察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斜圆刃针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0 d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颈性眩晕 针刺 斜圆刃针

眩晕,又称“头眩”、“掉眩”等。“眩”是指眼花,“晕”指头晕,是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觉症状[1]。颈性眩晕是由于颈项部软组织损伤,造成椎间关节及椎体发生改变,导致眩晕、呕吐、甚至猝倒等症状[2]。笔者采用郁金岗主任自行发明并获2007年国家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06 2 0047476.1)技术的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排除标准:心、脑血管疾病;贫血;眼、耳源性疾病;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神经官能症;代谢疾病;外伤头晕。

1.2 临床资料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骨伤科颈性眩晕门诊患者120例,根据就诊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15~65岁;病程1~5年。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14~66岁,病程1~4年。两组门诊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斜圆刃针。治疗部位:风府下(抵达第2颈椎棘突即可)、哑门上(深度至枕骨上项线)、两侧风池(深度至枕骨上项线)、两侧天柱(突破深筋膜)。治疗器材:选用苏州申隆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球牌斜圆刃针,规格为0.30 mm×40 mm,使用龙胆紫标记,皮肤消毒后,从标记点刺入2 cm,解结松筋,将斜圆形刃针提至皮下,然后每个部位反复刺点刺3~5针,即可拔出针,隔日针刺1次。针刺时不需留针,隔1 d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取穴:以天柱、百会、风池、百劳为主穴,配穴:足三里、外关、曲池、丰隆、太溪、内关。取穴方法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经穴定位》及《腧穴学》(第7版),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华佗牌针灸针,规格为0.30mm× 40 mm,每日1次,留针20 min,10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3]对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损害程度、各种临床症状、体征及功能损害程度进行评估。满分为30分,其中头痛2分,颈肩痛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眩晕16分。

1.5 疗效标准[4]治愈为无阳性体征及症状;有效为无阳性体征及症状,劳累后出现;无效为阳性体征及症状稍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0 14.20±1.81 29.10±1.26*△对照组 60 15.21±1.49 22.75±1.59*

2.2 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颈性眩晕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颈椎椎间序列紊乱,颈椎的生理力线及椎体承受的应力发生变化,导致颈椎椎动脉受压或引起颈部交感神经刺激,导致颈椎椎动脉痉挛变细,引起眩晕、甚至猝倒等症状。因此,治疗颈性眩晕的重要原则之一为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斜圆刃针的针头为斜圆形,形似注射器的斜形针头,与一般刃针形状相仿,是介于针刀与针灸针之间的一种刃针,在治疗过程中能避免伤害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治疗后患处无菌敷料包扎。

郁金岗认为慢性软组织损伤是由于筋膜间室内高压,解除筋膜室内高压引起,解除神经末梢的卡压及颈椎椎动脉痉挛,解除神经支配的肌肉,筋膜等疼痛,能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平衡,从而改善颈性眩晕的的症状[5]。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就是选择部位为:风府下(抵达第2颈椎棘突即可)、哑门上(深度至枕骨上项线)、两侧风池(深度至枕骨上项线)、两侧天柱(突破深筋膜),其为力平衡失调后局部应力疼痛点,解除了病变部位的筋膜间室内高压,使其所支配的肌肉、筋膜的疼痛消失,纠正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状态,从而纠正颈椎椎动脉受压或减轻引起颈部交感神经刺激,解除颈椎椎动脉痉挛,达到治疗颈性眩晕的目的。本组结果显示:与普通针刺治疗相比,斜圆刃针能更显著地治疗颈性眩晕。斜圆刃针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性高等优点。

[1]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75.

[2] 吴云艳.康复治疗对颈性眩晕患者后循环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102.

[3] 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5-247.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5] 郁金岗.再论慢性软组织损伤之病机—用 “斜圆形针头刃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经验总结[C].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07学术年会,2007:149-152.

Clinical Study of Oblique Circular Edged Needle on Cervical Vertigo

ZHENG Leigang1,YU Jingang1,ZHANG Zhifeng2. 1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Inner Mongolia,Hohhot 010020,China;2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Mongolia,Hohhot 01003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blique circular edged needle treating cervical vertigo. 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vertig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oblique circular edged needle therapy whil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cupuncture therapy.Clinical symptom score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both groups were evaluated.Results:After 10 days of treatment,clinical symptom score as well as tot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Conclusion:Oblique circular edged needle has certain effect in treating cervical vertigo.

Cervical vertigo;Acupuncture;Oblique circular edged needle

R274

B

1004-745X(2014)11-2072-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1.044

2014-06-17)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科研项目

△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颈性郁金椎动脉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川郁金入药道地史考证*
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醋炙前后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及水煎出物含量比较Δ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