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年今日

2014-09-03李杰林工

红岩春秋 2014年8期
关键词:城关同学学校

李杰 林工

1975年7月,四川省开县(今属重庆市)城关民中1975届(初中)3个班共153名学生毕业生,在学校礼堂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他们是1973年邓小平同志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国家部分工作开始整顿,城关民中恢复了因“文革”而中止的招生后招收的首届初中生。会后,只有少数同学被学校推荐上了高中,户口是农村的同学就返乡务农,城镇户口的同学就按毛主席“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指示,满怀激情奔赴开县农村当“知青”了,他们亦成为开县历史上最后两届下乡的“知青”。

时隔近40年,2014年6月28日,七五届的110多名师生早早地来到开县新县城杨柳街一个会议厅再相聚。会议厅里不断播放着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大家感觉仿佛又回到了毕业时的那个夜晚,诉说起当年的往事。

“民中”成为历史,印记我们脑海中

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出教育工作“两条腿走路”的指示,实行公办、民办两种教育体制。原开县城关镇党委和镇人民委员会为贯彻执行这一方针,在城关手工业系统中组建了工业民办委员会,由原红光修配厂厂长叶宝兴任主任,各有关厂社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建民办中学。当年秋,招收第一批六〇级两个班100名学生,建立起城关民办初级中学校。校址设在东河岸边老关嘴角居委会,教室是极其简陋的麻布厂厂房,学生们都是自带书桌椅凳。张成全任校长,王仲义、邹才俊、万仁秀任教师。

1958年,开县城关镇又组建了商业民办委员会,建立起城关民二中,同年秋招收六一级一个班50名学生,校址设在解放街居委会福音堂后面,胡安成任校长,曾信群、刘方盛、岳三华为教师。与此同时,原城关民办初级中学校改名为城关民一中,新增招六一级一个班50名学生,全校共三个班,一起迁校到胜利街居委会川主庙内,新增杜芝玉为教导主任,邹绍文、李国尧为教师。

1959年初,因大办钢铁运动,农村劳动力减少,白泉公社茶山上的茶叶无人采摘,而外贸出口又急需,县政府下令城关镇去支援。城关镇委、镇人委动员两个民中全体师生去白马泉摘茶叶。民一、二中全体师生200余人服从号令,背起行装,步行3天,行程240里赶到茶山。民一中驻扎白马泉场上,民二中驻扎风竹坪山上,晴天上山摘茶,雨天就上课。师生们生活极其艰苦,吃的没有大米,只有“三大坨”即包谷坨(玉米)、洋芋坨(土豆)、红苕坨(红薯),尤其是包谷饭,真是满口糙,又无小菜,只靠吃城里带去的榨菜皮做的咸菜。睡的是烟熏火烤的楼板连间铺,因天气寒冷,全都挤在一楼。上课也是席地而坐,用石头搭个木板板做课桌。老师们除备课、批改作业外,还带学生上山劳动,每天都感到十分疲惫。特别是采摘茶叶后回住处,下山时必须脚踩冰冷刺骨的白马泉河沟的凉水过河,走热的脚被冷水刺激后,在后来回城途中翻鸡公梁陡坡时,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师生都脚抽筋,疼痛难忍。

1959年秋,民一、二中合并,复名为“城关民办初级中学校”(简称城关民中),胡安成继续任校长,张世俊任教导主任,教师有曾信群、肖世万、王晓华、彭远发、易维启、邹绍文等人。民中师生除上课之外,勤工俭学活动十分频繁:多次上大慈山挑粮运回城;为修开县人民大会堂搬运砖瓦;去丰乐、白鹤支援农业生产,插秧、打谷、割麦、收碗胡豆、挖地锄田;去长沙、陈家广柑站下乡摘运柑橘;去岳溪区胡家坪山上运粮到母猪坝下船……真是东打西攻,无所不干。

为了办好民中,“打响城关民中第一炮”,老师们教学十分卖力,学生们也学得认真,1960年秋首届两个初中毕业班学生参加开县教育局组织的初中毕业、高中升学考试,除3人外,全都考上高中、中专、卫校、初师等学校,受到四川省教育厅的奖励和好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校停课闹革命,六六、六七、六八这3届学生,除少部分当兵外,其余都下乡当了“知青”。到1973年9月,邓小平复出主持工作,全国开展整顿,城关民中才又恢复招生,学制3年,共招初中生153名,分一、二、三个教学班。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代,城关民中转为公办。从此,民中成为历史,只存载于《开县教育志》中。

城关民中“文革”期间招收的第一届初中生

开县城关民中1975届的同学,正是“文革”期间邓小平同志复出工作、城关民中恢复招生后招收的首届初中生。当时正值十年“文革”期间,学校教育大批“百专道路”,提倡“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学的课本大多是“毛主席语录”,学校大搞学工、学农、勤工俭学,进校时学校还在建校,学习期间学生每周有几个下午要参加学校建校的劳动。农村忙时学校放农忙假,家在农村的同学回家参加劳动,帮家里挣工分,城里的同学就在学校联系的点上劳动,挑沙、挑二煤灰、挑石、挑砖、砌墙、递砖等等。

毕业40年后的首次相聚,到会的110多名师生感慨万千。原学校革委会成员的李道垠主任和韦经英、韦成一、曾淑芳、傅崇梅、李吉芬、谢道元、易兴碧、李积双、李吉万等10名教师到会和同学共欢。人在成都的陈扬昶老师虽然因身体原因没能参加聚会,但看到同学们给她写的邀请信后,专程从成都打来电话:“请转告同学们,40年来我经常回忆起你们,由于你们生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同学失去了深造的机会,但是你们奋发图强,把青春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献给了家乡。”老师中年龄最大的是86多岁的原三班班主任曾淑芳,年龄最小的也有67岁。三个班的同学,年龄也在54至57岁之间。

师生们欢聚一堂,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上午的座谈会上,原校领导李道垠向大会致辞,三班原班主任曾淑芳、二班原班主任韦成一、一班原班主任韦经英和任课老师代表李积双,先后登上同学们搭建的临时讲台,分别为同学们上了40年后的一堂课。这次聚会筹备组的付白露同学致欢迎词,一班、二班、三班学生代表余光富、王智、李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大家畅所欲言,打开了回忆的闸门。

老师的正义无私,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同学们回忆,他们在校期间恰逢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各项工作开展整顿,学校主张出题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提倡学生走又红又专的道路,1975年初中毕业升高中,举行了统一考试,但还是以“推荐”为主,学生成绩只作参考。

一班于光富同学回忆说:我是唯一没有参加学校推荐而上高中的人。虽然通过了统一考试,成绩也很好,语文98分、数学99分、物理102分(物理有一个加分)、化学97分、英语45分,但是没有通过学校的推荐,因为那时我在校好打架,有一次不服学校领导的处理,还和领导打。初中毕业后,我回家学打铁,大概同学们上一周课以后,我才得到开县中学王老师的通知,叫我去学校。我去后才知道,这位老师看了统一考试的成绩,问为什么于光富同学没有来上学,同学们说:他很调皮。王老师说,调皮的学生是可以教好的。于是,他就把这情况向学校领导反映了,学校领导征求城关民中的意见后,王老师通知我到开中,他出20道数学题,我20分钟做了,并且全对,就这样开中决定招我。高中毕业后,我下乡当了4年“知青”,后回城当了建筑工人。但不管在哪里,我都以老师为楷模,主张正义,踏踏实实做事。改革开放后,我在家中又收5个徒弟开了家工场,维修机器、电器产品,成为1980年代比较富的人。开县移民县城搬迁,我又搞点建筑承包。现在日子过得还可以。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们,给了我上学的机会,教我做人做事。

平凡人,做平凡事。同学们在聚会上回忆,大家读书学习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结婚生子赶在国家提倡晚婚晚育的计划生育时期,工作又在调整改革时期,下过乡、扛过枪、下过岗,当过砖匠、木匠、石匠、铁匠等,但大家无怨无悔,没有虚度自己的年华,在很普通、很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和家乡的建设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添了砖加了瓦。

1978年,城关民中1975届的部分同学应征入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还算新兵,为保家卫国,1979年2月至3月就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在战斗中,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顽强地与敌人战斗,其中,一班的赵声浩、二班的罗华富获得中央军委通令嘉奖,三班的钟兴荣立二等功。

二班的付白露同学已退休,但仍然在为企业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余热,她现在是开县“三创”(即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文明城市、重庆市环境保护模范县)工作社会督查员。工作还是那样一丝不苟,多次受到领导表扬、群众好评。

三班的袁定义同学参加工作后,靠自学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1991年获四川省商业厅颁发的“四川省商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92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作为第二完成人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利用畜禽屠宰废弃物和菜籽饼生产复蛋白饲料项目,成为开县的“先进科技工作者”和拔尖人才之一。

袁定学同学初中毕业后当了工人,从工厂下岗后自办企业。1990年代初为开县轻工总厂修建厂房,把自己多年办企业攒下的积蓄全部投入进去,但该厂的基建款一直拖欠不还,使袁定学的企业无法运转,只好停下来。1990年代末,袁定学到南方去承包一个填海工程,又债台高筑。一次次失败没有把他击垮,21世纪初,他回到家乡,于2004年10月依法起诉了轻工总厂,县法院判轻工总厂归还袁定学本金70.39万元,按银行贷款利息付息,并连本带利一次性还给袁定学。在此期间,根据开县新县城的实际,袁定学经过市场考察,又开办了一家制网盖的工厂,为城市网管建设服务。他诚实经营,如今他的水泥网盖,成为开县以及周边区县信得过产品。

李秋同学是一名退休职工,自己一生非常节俭,但总爱帮助别人。2013年,开县金峰乡一个近60岁的盲人蒋兴才因在开县残疾人联合会申请办理的“残疾证”当天不能拿,过几天再进城又很不方便,十分着急。李秋在开县儿童福利院遇见他后,当时就表示愿意帮忙,她留下蒋兴才的电话,让他安心回家。“残疾证”办下来后,李秋联系蒋兴才,问他们那里是否有人到城里来,她说:我放20元钱在残联,帮你领证的人就用它作路费。从金峰到残联,预计需要汽车费8元,帮助领证的人还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吃点饭。电话另一头传来旁人的声音说:她是一个帮忙的人,还另外给帮忙拿“残疾证”的人饭钱,她真是一个好人。同年,李秋看到重庆都市频道播出在重庆沙坪坝打工修电器的肖强因漏斗胸治疗无钱的事后,又按照电视节目中提供的电话号码,与肖强通电话了解情况,并提出资助他1000元人民币。事后肖强打电话问她是哪里人,她说:你不用问我是哪里的人,你只要把帐号发到我现在这个手机上就是。肖强在电话中说:你不告诉我,我不要。她才说:我们都是重庆人,是刘帅故乡——开县人。

移民建新城,我们骄傲

同学聚会的上午,大家还乘车去参观了开县调节坝(又名风雨廊桥)。三峡工程建成后,每年汛期,开县城区周边形成的24平方公里消落区大面积裸露,致使环境恶化,为消除消落区的危害,2007年,经国家批准兴建了水位调节坝。水位调节坝建成后,可治理消落区面积14.48平方公里,能稳定库区水位、降低水位变幅,形成新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开县政府还将在此基础上打造国家级湿地公园,修建汉丰湖滨湖公园,有效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现大坝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并于今年5月25日下闸蓄水试运行,目前正开展大坝装饰和下游鱼道扫尾工程施工。

参观中,同学们为毕业后近40年来参加的祖国和家乡的建设,特别是自己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中能亲手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老师们也为自己学生为家乡的建设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所感动。

今日再聚,大家的头上都添了不少银发,但当年发生的故事,沉淀了40年依然那么新鲜,那么让人感动,也许需要同学们用一生去回忆、去咀嚼、去收藏……

(本文作者李杰系中共重庆市开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杨山山)

猜你喜欢

城关同学学校
浅议汉阴城关脱贫攻坚与山林经济关系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飞过城关完小门口的蜻蜓
学校推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我的家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