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改革不应该忘记他们
2014-09-03邓明珠
邓明珠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办公室里,名誉馆长王川平就其母亲刘谷音走出重庆企业改革第一步的话题接受了我的采访。他为我泡上一杯茶,然后缓缓地坐在沙发上。谈及母亲刘谷音,他停顿了一会儿,陷入深深的回忆中,又起身从一个黑色文件夹里拿出几份旧资料,其中包括两份载有刘谷音消息的《人民日报》、两篇人物专题报道和1期以刘谷音照片为封面的《管理与厂长》杂志。他指着其中一份《人民日报》说:“照片第一排中间的这个人就是我的母亲。”
这张泛黄的《人民日报》已经有些残破了,但版头清晰地记录了日期:1989年3月4日,星期六。头版正中间,一张黑白大照片上,定格了刘谷音在首都北京接受当时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见的瞬间。报道中这样写道:“重庆中南橡胶厂厂长刘谷音,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同志,她从国家总书记手中接过金球杯奖,心情激动,她告诉记者:总书记表扬我,真幸运!我一定加倍努力!”
一个在重庆生活工作的女性,为何会受此殊荣?儿子王川平眼中的母亲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呢?
从革命者到企业家
“我出生在重庆武隆县,当时父亲王猛是武隆县县长,母亲刘谷音是武隆城关镇党委委员。”王老师向我娓娓道来。对于母亲,王老师有一段特别的儿时记忆,“6岁那年,母亲将我送回江苏老家生活了10年。”原来,当时王氏家族的长子,也就是王川平的大伯家没能生育后代,大婶因此受到家族的歧视和冷落。当时已参加革命多年的刘谷音,对妇女遭受封建思想的欺凌十分痛恨。既出于一个革命者对弱势女性的同情,又考虑到遵从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她不顾骨肉分离,毅然将自己三个儿子中的长子王川平过继给了大嫂。于是,王川平便被送回江苏老家的大伯家,在那里一直到完成小学和初中学业。而刘谷音骨子里的果敢远不止于此。
1931年,刘谷音出生于江苏盐城楼王镇的一个小商人家庭。抗战末期,还是花季少女的她就在丈夫王猛的影响和带动下投身革命,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8岁参加西南服务团干部团,跟随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从此在山城重庆扎下了根。她曾满怀激情投身新中国建设,但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却让刘谷音一家人的命运跌入谷底。丈夫被无辜打成“右派分子”,刘谷音也被扣上“内控右派”的帽子,下放到基层,遭受了整整21年的艰苦磨难。直到1978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刘谷音和丈夫得以平反,但她那跌宕的人生历程并没有在此画上句号——也就是在这非同寻常的一年,刘谷音开始走上从革命者到企业家的转型之路。
1979年,刘谷音出任重庆中南橡胶厂办公室主任,协助厂长搞综合治理。中南橡胶厂是一家专门生产橡胶管带制品的中型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生产经营一直徘徊不前。三中全会的召开,极大地唤起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中南厂开始出现超计划生产和原材料分配指标短缺的矛盾。面对市场日益增加的产品需求,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刘谷音清楚地意识到,企业改革已迫在眉睫。她主张工厂应打破国家计划的旧模式,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向市场出击,向市场要原材料,实行部分产品的自产自销。这种“找米下锅”的经营思想当时在全国属首创,刘谷音把自己的思考撰写成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一时间,“找米下锅”不仅为中南厂找到了出路,而且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
敢想敢干抢先机
改革之年,百废待举。一个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橡胶管带市场急剧发生变化,各种橡胶管带制品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之前的数十家迅速发展到上千家。此时任中南橡胶厂代理厂长的刘谷音,看到了这种变化,为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的国营老厂寻找新的出路已迫在眉睫。当时正在山东大学考古专业读大三的王川平,暑假回家看到的场景至今仍让他念念不忘——
“刚踏进家门,只见父母两个人坐在家里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前面,目不转睛地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知识的一档节目。我当时只有一个感觉:震惊!非常震惊!”刘谷音与丈夫都是老革命,虽然文笔不错,但理工知识相当有限。当时都已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何况刘谷音还只是小学文化水平,却在自学着对于大学生王川平来说都并不简单的知识。“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从来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创新,乐观拼命的人,外来经验总是能够迅速在她这里落地生根。”
是的,面对困境,刘谷音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挑重担。1982年,刘谷音正式走马上任,担任中南橡胶厂厂长。刘谷音常说:“没有党的三中全会,就没有我刘谷音的今天。党把一个3000多人的企业交给了我,就必须干好!”当时,中南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滞销,库存积压,严重影响着工厂的经济效益。如何强化经营、开拓市场,是摆在刘谷音面前的当务之急。刘谷音深谙人才和技术对于保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敢想敢干的她抢占了改革的先机,率先打破旧的用人机制,通过招聘、考试的办法,在全厂范围内启用了20多个精明强干的工人和管理干部充实到销售部门,组成一支通业务、有生气的供销队伍,活跃在全国各省市的销售、供应片区上。刘谷音与职工一起在实践中摸索,集思广益,逐渐确立了有自我特色的企业经营战略,形成了“二十八字经营方针”“三字战术”和“四条经营作风”。这“二十八字经营方针”是: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文明竞争,立足本省,稳住西南,面向全国,打入国际。“三字战术”是:快——转轨变型快,应变措施快;早——计划安排早,原材料抓得早,争取用户动手早;活——经营方法灵活,把市场搞活。“四条经营作风”则是:利润不赚多少,用户不分大小,规格不怕难易,时间不计长短。
经营战略很快落到了实处。当时,安徽省铜陵地区的一个大型水电工程需要订制一根4公尺长的16吋胶管。他们跑了全国好多厂,都因货轻利微,又是特殊规格而被拒绝。求到中南厂门下,虽然中南厂也从未做过这种大规格的管子,可刘谷音拍板决定:决不能让人家空手回去,一要稳住用户的心,二要抓紧时间尽快做好。于是,车间现做管芯,硬是加班加点把管子做了出来。用户满意而归,不消说,后来铜陵地区成了中南厂的客户。
就这样,工厂依靠正确的经营决策和服务理念,开始面对市场,由生产型向经营开拓型转变。
走出重庆企业改革第一步
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又称“扩权十条”),赋予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必要的权利。借着这股东风,刘谷音立即结合“十条”完善自己业已实行的企业改革方案,14日就成立了厂改革领导小组。在3天后的市企业改革汇报会上,她率先拿出了《领导体制改革》《人事用工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经营销售改革》等4个较成熟的改革方案,受到了市有关领导的肯定和与会厂长们的赞扬。
6月18日,市里宣布重庆中南橡胶厂为首批28个试点企业之一,从7月1日起试行厂长负责制。刘谷音回厂当天下午就召集厂里中层干部开会,征得党委书记同意,立即实施厂长负责制。会上,她根据厂长负责制赋予的权力,宣布对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锅炉组组长甘伟年晋升一级工资,任命一般干部何极水为厂长办公室副主任。紧接着,4个企业改革方案交职代会通过后,领导体制、人事用工、分配、经营等改革在企业内全面展开,迈出了重庆企业内部改革的第一步。
而对外,怎样打开市场,刘谷音有自己的一套做法。8月,刘谷音借在北京开会之机,独自闯进中央有关文艺单位,将胡松华、关牧村、胡晓平等著名歌唱家请到重庆,为用户座谈会献艺。8月的山城之夜,万家灯火,重庆人民大礼堂穹形大厅里,悬挂着王川平所拟的“文艺为经济改革服务,为经济起飞服务”“经济改革促进文艺改革”大幅标语。艺术家们美妙的歌声、精湛的表演,将用户代表和中南厂的心拉近了。当天,企业以8000元服务费挣得600万元的订单,净赚118万元。刘谷音以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作了一次“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的成功尝试,也为后来重庆乃至全国的企业队伍与文体队伍结为伙伴探出了一条新路。刘谷音此举在重庆一时传为佳话,一篇题为《女厂长与关牧村》的报告文学对此进行了特别报道。
王川平告诉我,后来在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他刚好碰到了同来参会的关牧村,说起母亲刘谷音由于年迈身衰,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关牧村听了之后马上找来一个信封,在上面写下了对我母亲的鼓励,我回到重庆后立马交给了母亲,母亲很受感动。”“可惜那信封现在已不知存放在哪里了,母亲去世后也一直没能找到。”说到这里,王川平颇为遗憾。
虽然每一次改革,刘谷音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但她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在1986年市里的一次讨论改革座谈会上,刘谷音在总结自己实施改革1年多的体会后,又亮出了自己的新观点:企业的党政应该分开,厂长全面负责两个文明建设。尽管不少人不理解她的新构想,刘谷音还是与厂里的有关同志一起酝酿了工厂政治体制改革方案。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刘谷音觉得条件基本成熟了,与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一道,将构思已久的改革方案付诸实施,又率先走出了重庆企业界工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步——精简政工机构,成立党委工作室,将专职党务干部由24人减为8人;车间党支部书记和分工会主席不脱产,书记兼任行政工作;两个文明建设的重担厂长一肩挑;党委则按职责集中精力抓党的建设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以生产活动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新体制。
在向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刘谷音也有自己的举措。她坚持走只引进设备硬件、自己进行工艺技术研制的国产化道路。1983年和1985年,中南橡胶厂先后在西班牙、美国、日本引进了微波硫化针织胶管生产线和钢丝编织胶管生产线。刘谷音从国情出发,以革命战争年代节约每一个“铜板”的精神指导引进工作,制定了“三不买”原则:能够国内配套的设备,不用外汇买;国内能解决的技术软件,不用外汇买;国内能解决的生产原料,不用外汇买。这一做法,为1986年国家控制外汇后全国各个引进国外生产线企业走产品国际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正是依靠这一次次锐意进取的改革,从1981年开始,尽管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但中南橡胶厂却站稳了脚跟,用户由过去的80多户扩大到2000多户,产品销售到全国27个省市。到1988年的7年间,中南厂年均上缴国家的税利从几百万增加到2000万元,相当于每年为国家赚回一个原有规模的工厂。
中南厂的成绩是响当当的,荣誉也纷至沓来。1985年,刘谷音获得全国首届优秀女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首届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1989年3月3日,全国企业界的精英们汇聚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接受国家最高荣誉奖——金球杯奖。当时,整个大西南片区获此殊荣的只有刘谷音一个人,已是第二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的她从国家最高领导人手中接过奖杯,《人民日报》记下了这珍贵的一幕。
再度出山成遗憾
离休后的七八年时间,刘谷音对继续参与国家经济建设的抱负从未间断,革命热情依然在她心中燃烧。此时的刘谷音内心非常挣扎,一方面她深知随着年岁增大,自己的视野、能力越来越受到局限;另一方面发现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忍不住总想站出来出力解决。
这里还有个插曲,可能也是留在刘谷音心中的一个永久遗憾。1997年中南橡胶厂破产重组为新企业后,曾跟刘谷音一起共事的几十名老工人,拿着破产后分得的钱找到她,希望大家能团结起来,再跟着老厂长干一番事业。刘谷音内心积压已久的愿望一下子又被重新点燃。渴盼再度出山的她,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但当一家人围在桌前商讨时,她万万没想到几个儿女居然都持反对态度。王川平解释说,当时兄弟姐妹几个,包括他自己都很理解母亲心里那份坚定的革命热情,但考虑到母亲毕竟年纪大了,不能拿着老工人们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去冒这个险。“时代变化太大了,生老病死规律无情。当时母亲其实也知道自己精力大不如从前,我们几个做儿女的,最大的心愿只希望二老能好好安度晚年。”刘谷音为此跟儿女们怄了好几天的气,最后极不情愿地婉拒了老工人师傅们的提议。
30多年的工厂工作经历,使刘谷音成长为一名勇敢坚定的改革者,在经历了祖国命运、个人命运的坎坷和曲折之后,她以自己的成熟和睿智坚定地站在改革的潮头,刘谷音冲击波推动着企业改革浪潮一波接着一波行进,而她本人直到离休后还一直念念不忘为国家经济建设尽心尽力。王川平认为,坚定的改革决心是刘谷音他们那个时代的革命者始终坚持的信念,这也应该成为今天我们继续坚持的信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改革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国家的建设蓝图缺乏顶层设计,更没有好的条件支持,母亲她们那一批企业家留下的每一次经验都是宝贵的,是他们奋不顾身杀出一条条血路,勇敢地为改革趟水牺牲。后来很多人都倒下了,母亲还在坚持。他们对国家的忠贞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的改革不应该忘记他们。”采访结束时,王川平满怀深情地说,不只对自己的母亲,更对那火热年代所有的改革者们。
(图片来源:除注明出处外由王川平提供)
(责任编辑: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