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教学的“尺度”
2014-09-03刘凤
刘凤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086-0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教育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给沉闷的语文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转变教育理念、转变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处在教育改革前沿的语文课堂就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语文教师众望所归。那么教者应该把握哪些“尺度”呢?
一、目标把握需要一个尺度
教师对初中三年的教材整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要有一个通盘考虑,把各个阶段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小目标,在每一堂课中去实施,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渐进式过程。在实现阶段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对教材把握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尺子”,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首先根据设定的目标,衡量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和期望状况。不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难免在课堂做重复工作,有时甚至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空泛内容,教师要寻找突破点,降低理解的难度,特别注重寻找与学生切身体会相关事理做铺垫。最后,分析学生掌握知识所需要的先决技能、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是随心所欲、随意而为、千篇一律的模式,应该有选择、有分辨、有侧重、有针对地实施课堂教学,在教师分析目标、学生实际、课堂实情的基础上实现预设的目标,防止盲目拔高,脱离学生实际的枯燥说教。
二、给知识一个尺度
语文课要落实知识层次的要求,立足文本,明确每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要获得哪些知识,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大一部分教师生怕传授知识遗漏,生怕知识没有讲全面,面面俱到,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未能突破,结果面面不到,一堂语文课“散”而“乱”。再者,教师对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没有明确的界定,本不应该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教师却花费大量时间,课堂效率低下。
三、给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尺度
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前提,也是激发创造思维的前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基石,因此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出现的价值观的偏差,教师要选择适宜的方式予以矫正,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学生个体体验不能超越价值观的底线。例如:学生在阅读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后,只感悟到父亲在攀爬铁路时违反了交通规则,学生对至纯的父子之情的漠视,这样的“感悟”说到底违背了选文终极目标,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感悟”大加赞赏,势必造成学生怪诞、偏激、离奇的思维和想象,学生的情感体验失去应有的尺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心中要牢牢地抓住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把尺子,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是一味迁就学生,教师应该因势利导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价值方向,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活动设计也需要一个尺度
语文课堂活动是围绕课堂教学的需要展开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在于探究,在于体验,在于交流。作为课堂的一部分,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有特定的对象,必须科学而适度,必须忙而不乱。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语文课活动缺乏一定的限度,缺乏目的性,教师“稳坐钓鱼台”,学生漫天“飞”,课堂陷入失控的局面,师生互动成为生生互动;学生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独立思考,盲从别人的观点,随波逐流,对活动结果采取拿来主义,学生个体体验偏离活动的目标,学生与文本存在较大的视距差,教师对活动结果蜻蜓点水式的评价;学生活动的时间没有一个有效限度,随意性大,教师对活动时间、空间、对象的预设缺乏全盘考虑,对活动中出现节外生枝、出乎意料的情况没有充分的准备,所以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活动的时间;学生活动次数频繁,活动无价值可言。教师在活动设计之初要对学生知识、能力层次有清楚的了解,对活动分组人数以及人员的搭配心中有数,在语文课中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教师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渐次增加学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垫垫脚摸得着”,切忌超越学生知识、能力的教学活动的设计。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不是没有目的、没有一定“规矩”的课堂,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好效能尺度和价值尺度,教师应该做到在课前、课中,在教学设计、知识传授、活动设计诸多方面有的放矢。
(责任编辑 全 玲)endprint